第十六章
三十一、【七大臣之錢伯芳】
“誌大識淺暴發戶”,這句話用來形容錢伯芳可謂再恰當不過。
錢伯芳,字偉長,益州東川人,出身於一個軍人世家,他的父親錢讚是順宗皇帝非常信重的將軍,後來在和吐蕃人的戰鬥中壯烈殉國,順宗追賜錢讚為“上柱國、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兼檢校並铖將軍”,並賜錢家良田三百頃,奴婢三百人,彩物二萬段、黃金五百斤,食實封五百戶。
錢讚死時,錢伯芳還沒有出生,他是個遺腹子,這裏還有個鄉間野聞般的小故事。
話說,錢伯芳一步步爬到宰相的高位後,同鄉為其寡母請名旌,這事情正該由禮部辦理,具體經辦人自然是部吏了。
忽然某日三更後,部吏來到錢府私宅求見,開口索要一千貫。錢伯芳大怒:“你敢敲本公竹杠?”這小吏不慌不忙回答道:“小人怎麼敢向相公索賄,這三千貫是為老爺辦請旌的經費,不得不花。”
錢伯芳不解,小吏給他分析說,太老爺是某年陣歿的,太夫人某年生老爺,老爺今年該是幾歲?可老爺當初在故鄉報“腳色”時,少報了兩歲(注:這是古代官場上的通習,少報年齡就可以遲點退休),那就變成太夫人生老爺的事發生在太老爺去世兩年之後了。
錢伯芳一聽大驚,這一下貞節牌坊豈不成了****牌坊 ?於是忙向小吏討教補救措施。小吏告訴他,這得從老爺原籍縣的吏房和禮房所存檔案修改起 ,一級一級衙門裏都得照這樣改過,這就得同具體保管檔案的書吏打交道了,所以合攏來的 運動費須有三千貫才行。錢宰相恍然大悟,立即照付。
這個故事不知真假,但有人認為是虛構的,以錢伯芳得勢時的能力,辦這麼一件小事,根本不用親自過問,自有阿諛奉承之輩幫他辦得妥妥帖帖。不過有這種荒唐不徑的故事流傳,足以證明世人對錢伯芳的鄙棄和嘲諷。
錢伯芳在十五歲的時候以“難蔭”子弟的身份出仕,做了幾份小職務後,很快成為皇帝的近侍官—奉車副都尉。史書上記載他長得非常漂亮,“麵似蓮花,白晳美姿容”,順宗皇帝非常喜愛,將他帶在身邊,簡直是時刻不離左右。
有些野史上記載:“容貌為順宗所幸,由此得進”,意思是說錢伯芳靠出賣自己的男色取媚於順宗皇帝才當上的官。這恐怕是攻擊他的話,不能全信。當時順宗皇帝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且也從來沒有“好男色”的不良記錄,他寵愛錢伯芳,應該更多的是人之愛美之心的緣故。
不過錢伯芳確實利用了他的“美色”上位,他的對象不是順宗,而是順宗的寵妃—牛昭容。
牛昭容在宮中的職位是昭容,雖然比婕妤的品級還要高些,不過這宮中的寂寞是並無二致的。後宮美女如雲,順宗這時候也到了“六十鬆下”的時期了,哪裏應付得過來。好在順宗是個大好人,對於牛昭容等人,雖然非常寵愛,卻不怎麼管她們的私生活,寂寞難耐的牛昭容也樂得在外麵尋快活。
以牛昭容的眼光,找的男人肯定也不差。錢伯芳,出身名門貴族,是赫赫有名的大學者崔公佑的門生。能被崔公佑看中的門生一般都非常有文才,他們家開宴會時,名士雲集,常自比東晉的王、謝二族。
再者,錢伯芳長得非常帥,年紀輕輕就做了官,第一個分配的工作為編輯《大周雲會錄》這本書。這本書集儒道釋三教典籍於一處,類似於後世的《永樂大典》之類的書,該書的主編為崔公佑。和現在的做法一樣,主編往往都是掛個名兒,真正幹活的卻是縮在後麵的那些小編們。不過這些“小編”們可並非平庸之輩,全是大周的學術精英,像李嶠、丘度、杜黃裳、韋求德、元律師等人都在這個工作中付出過勞動。
在編輯部,錢伯芳結識了一位奇人楊美,楊美是長安城著名的浪蕩子,他最出名的事跡是泡到了金城公主,並且將公主迷得神魂顛倒,金城公主甚至不惜為他拋夫棄子,整日和他鬼混。
通過和楊美的交往,錢伯芳成功地把在床上哄女人高興的本事學得這樣精通,這為他勾搭牛昭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錢伯芳這人,簡直就是隻男狐狸精,挺會勾搭人的。他很快就泡上了牛昭容,在床上哄得牛昭容高興。史籍記載:“時昭容牛氏屢出外宅,伯芳托附之。由是順宗遇錢甚厚,俄拜秘書郎,尋轉奉車都尉”。
錢伯芳善於討好女人,不僅是從肉體上,更注重精神層次的安撫。他為牛昭容寫了一首詩:不分君恩斷,新妝視鏡中。容華尚春日,嬌愛已秋風。枕席臨窗曉,帷屏向月空。年年後庭樹,榮落在深宮。
這首詩是《婕妤怨》的題材,是從漢代才女班婕妤因不會取媚於漢成帝而受冷落的故事而來的。從漢代以後,曆代文人題詠不絕。舊時文人常以夫婦喻君臣,而德操高潔、才情靈秀的班婕妤因不會“狐媚惑主”淪落在寂寞的冷宮,無疑讓後人更為同情。像三國時的陸機、南北朝時的梁元帝等都寫過這方麵的詩。但此詩的意味,恐怕和以上文人的泛泛而詠不盡相同,感覺更有味道,也更易打動牛昭容的那顆寂寞之心。
牛昭容對錢伯芳也稱得上是有情有義,比現在那些和美眉們上了床也不給角色的導演們強多了,絕對是投桃報李,讓這些男人們有付出就有回報。牛昭容在順宗耳邊一美言,錢伯芳的官運就像火箭一樣拔地升空,直接升到了刑部侍郎的高位,當時錢伯芳的年紀不過二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