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第十六章(2 / 3)

錢伯芳火箭般的升級速度,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眼紅和不滿,不少人都在暗中尋找他的把柄,想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個冒進的年輕人。但是錢伯芳的靠山不隻是女人,還有皇帝。

順宗很寵愛錢伯芳,幾次對他有所維護,原因是錢伯芳這個人很有文才,得到了順宗皇帝的真心喜愛。

說到才,錢伯芳確實非無能之輩,他的詩文還是非常華美可觀的。像“卷簾雙燕入,披幌百花驚”、“煙霞肘後發,河塞掌中來”、“落葉驚衰鬢,清霜換旅衣”等都是好句。還有上麵那首《婕妤怨》也寫得細致入微,情景交融,相當不錯。像中間兩聯“容華尚春日,嬌愛已秋風。枕席臨窗曉,帷屏向月空”,對仗工整,又刻畫出宮中寂寞的情懷,我想錢伯芳當年拿了此詩給牛昭容看過,牛昭容一看,肯定也唏噓感慨不已吧。

錢伯芳少年顯貴後,很快把持不住。他這人有個毛病就是喜歡奢華的生活,這自然需要大筆錢財做後盾,於是錢伯芳大肆貪汙受賄,這正中那些嫉妒他的人的下懷,他們正愁抓不到攻擊錢的有利把柄,沒想到錢伯芳竟然自己送上門來了。

大批的彈劾呈到順宗案前,這下皇帝也保不住他了,因為當時的幾位宰相:於誌寧、崔鉉、武澄宇等堅持要嚴辦他,順宗能做的隻能是盡量減輕對他的處罰,結果錢伯芳被貶官出京,任舒州刺史。

錢伯芳做了半年刺史,就又回到了長安,原因是順宗駕崩了,肅宗即位,宣布大赦天下,一些貶官被重新召回朝中,錢伯芳幸運地成為名單中的一員。

直到回到京城,錢伯芳才知道自己能“幸運”的原因並不簡單,牛昭容顯然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但是順宗畢竟已經仙去,昔日受寵的牛昭容誰還會再買賬?實際上,牛昭容是托了另一人的關係,才總算將老情人撈回長安。

此人就是肅宗皇帝的親妹妹—華玉公主。

錢伯芳在政治上是根沒有主心骨的牆頭草,東倒西歪,在男女關係也是朝三暮四,不久,他看著華玉公主的勢力更為雄厚,於是毫不留情地拋棄了牛昭容,又鑽到華玉公主的裙子底下邀寵。

華玉公主的個人生活極其糜爛,不過她也不是饑不擇食,她最喜歡和那些名士偷情,前次牛昭容向她求情時,為了打動她,曾把錢伯芳的一些得意詩作送給她欣賞,華玉公主很是喜歡,心中癢癢地急欲想看看這位被稱為“俏郎君”的錢伯芳。

有這樣的前因,兩人可謂是幹柴遇烈火,很快就勾搭在了一起。錢伯芳在編輯部裏沒有白待,盡得楊美真傳,很快又把華玉公主迷得暈暈乎乎的。

閱盡千人的華玉公主最後還是難逃錢伯芳的魔掌,一顆芳心徹底係在他身上,不久就向肅宗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肅宗做主,將華玉公主嫁給了錢伯芳,擢升錢伯芳為“駙馬都尉、尚乘奉禦、控鶴府監內供奉”。

錢伯芳雖然是個靠女人仕進的無恥之輩,但畢竟不是那種“踢寡婦門,刨絕戶墳”的低級流氓,也算得上是流氓加才子型的人物。在當時皇帝親自主持的“詩歌大獎賽”中,錢伯芳頻頻奪冠,也並非全靠獻媚,這廝做起應製詩來還是十分老到的。

早在剛回到長安時,錢伯芳就大出過一次風頭。當時,肅宗皇帝和群臣同遊洛陽龍門,照例宴樂賦詩。看來在當時的官場混,不會寫詩還真不大行,酒席間不是說唱唱卡拉OK就成,而是要寫詩的。當時一個叫東方虯的先寫完了,肅宗看了後,稱讚不已,就賜給他一身錦袍。

東方虯剛披到身上,錢伯芳的詩也做好了,肅宗一看,比東方虯的要強好多。於是馬上讓東方虯脫下袍來,改為賜給錢伯芳。可想東方虯會是何等的尷尬。從此事也可以看出肅宗皇帝的性格,假如是他老子順宗或兒子慧帝等人,恐怕都不會這樣做,肯定會另賜一件錦袍或其他物事給錢伯芳。但肅宗卻是一向以鐵腕著稱,別說奪個小小的錦袍,他想要誰的腦袋也會毫不客氣地擰下來。

不過對錢伯芳的才情,肅宗也像他老子順宗皇帝一樣,是非常喜愛的,否則也不會將自己最疼愛的妹妹嫁給他,臨死前還把自己的兒子慧帝托付給錢伯芳輔佐。

大宗八年,當時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一派盛世的景象。於是,早在前一年十一月份就有大臣們上表(據說是高爽首先發起的),請求封禪泰山。舊時帝王封禪泰山,現在我們看起來可能覺得沒有什麼,又不是興兵打仗,抗洪救災什麼的。但是古人對這件事,看得相當重要,可不是說像我們一樣,想去泰山玩,交上團費就去。

看正規的解釋:泰山封禪是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神地隻的儀式。其儀式包括“封”和“禪”兩部分。

所謂“封”,就是在泰山之頂聚土築圓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歸於天;所謂“禪”,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積土築方壇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恩厚。帝王一定是受命於天,且國泰民安才有資格封禪泰山。所以,封禪泰山是一種非常光彩的事情,而且還要有一定資格,仿佛上天對帝王的一個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