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第十七章(3 / 3)

天子聞言,大為興奮,與武元宗長談一夜..。半月後,待武元宗傷勢大好,皇帝便任命他為“河北淮南淮西光蔡等道州行營兵馬使、招討處置使”,讓其前往對淮西作戰的前線——濠州整軍備戰,討伐不尊朝令的吳朝光。

臨行前,慧帝親往通化坊為武元宗餞行。武元宗向天子表達此行不成功則成仁的壯誌:“主憂臣辱。此去賊滅,回來見駕有日;賊在,歸京朝拜無期。”)

13,武元宗被朝廷授予招討處置使,也即人們習慣上的稱呼—兵馬大元帥後,持節開府,招募賢才,以武陵人姚可久為“長史”,周俠、李弘楚為左右司馬,節製三大副元帥、四道行軍總管、十七路大軍,一時間彙集名將英豪無數,而其中,原五原縣令周俠,最稱武元宗信重之人。

14,武元宗對淮西鎮用兵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僵局,軍費劇增,國家的財政赤字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李景儉、宇文成等經濟官員,殫思竭慮地想著各種辦法彌補財政赤字

15,想當宰相的殷保素發明了一種“連鎖之堡”,為武元宗的征討淮西創造了勝利的前提。

(原文:事情要從朝廷征討淮西軍鎮說起。殷保素想當宰相,自然知道不立奇功,他的這個心願恐怕一輩子都難如願,於是便時時刻刻留意國家大事,盼望著自己也能插上一腳,積累點政治資曆。武元宗率領大軍征討淮西鎮不利,主要原因是成德、淄青兩個軍鎮暗中援助淮西鎮,朝廷於是采用“封鎖政策”,意圖割斷他們對淮西的支援。但是這項戰略計劃因為動員人員眾多,耗資巨大,進展非常緩慢,殷保素仔細分析周邊的道路交通、山川地形後,想出了一個獨特的辦法。他的這個辦法,簡單來說,就是放棄了原封鎖政策采取的麵麵俱到、無處不守的繁瑣之法,而是計劃以每個縣城和重要集鎮、關卡為中心,在其周圍,每隔多少裏地,選擇良佳地形,修建小型堡壘,以其為點,將其聯成互相警戒、互相支援、配合作戰的“連堡”。這樣的連堡,以縣城為兵員、物資的配給中心,平日隻需留少量人警戒瞭望,一遇警情,四麵八方來援,不僅減輕了朝廷平日的供給和消耗,還能集八方之力,讓敵人無所適從,不戰自潰。。再進一步說,這種小型堡壘,如果當地百姓配合得力,完全可用地方上的預備兵員來滿足它小規模的作戰和防守需求。……寧賽聽了殷保素的連堡設想後,也是大表讚同,想到如果此計真能達到預想中的效果,那憑借朝廷能夠調動起來的巨大能量,克淄青、成德兩鎮,不過是談探囊取物,根本不用吹灰之力,想到興奮處,他喜得手舞足蹈,儀態大失,雖然有些不雅,不過這倒讓丁晉認識了這個硬漢的另一個可愛方麵。寧賽回到定州後,便依照殷保素的圖紙,以統一的標準建造堡壘。這些堡壘不僅設計巧妙、易守難攻,而且耗資非常少,正符合定州前線的情況,不過兩月,寧賽已經在成德軍有可能運輸兵糧的必經之地建成八十多座小型堡壘。這些小堡壘,隨後便發揮了巨大的卓有成效的作用,成德軍的運糧隊經過幾十次慘痛的失敗後,不得不繞遠路而走,最後,三個月內,成德支援淮西鎮的軍需物資,少了一半還多。對於敵軍如此明顯的變化,“前線總指揮”武元宗自然很快便知悉,一調查,原來是寧埂子搞得鬼,於是馬上把寧賽傳喚過來,好一頓訓斥。訓斥什麼呢?訓斥他有了好東西敝帚自珍,不顧全大局。要是各個友軍都有這“連堡”配合,它淄青、成德兩鎮的人員除非會飛,否則休想再從朝廷大軍的眼皮子低下溜過去,支援淮西鎮。立了大功,還被平白無故一頓訓責,這要換了別人,肯定要鬧情緒,不過寧賽無所謂,隻要有仗打,能殺敵報國,對其他事他曆來很遲鈍,於是便笑嘻嘻道:這不是俺的功勞,俺這笨腦袋隻適合上陣殺敵,別的事就不管用了。這個連堡,其實是“將作大匠”殷保素大人提出來的妙點子,元帥你可得給人家請功啊。武元宗聽完後,對自己這個手下愛將很是欣慰,不貪功,不倨傲,精忠報國之心,當為軍人表率。於是便上表朝廷,一五一十地寫明了寧賽和殷保素的功績,請求重重賞賜他們以振奮前線將士奮勇殺敵之念。)

16,丁寶楨將丁晉告到了大帥武元宗那裏,沒想到不僅沒有得到武元宗的支持,反而被訓斥一頓:(懷著憤怒的心情,丁寶楨一狀將襄州刺史丁晉告到了元帥武元宗那裏。……武元宗接到信後,沒有處置此事,而是送給了丁寶楨一冊《職官令》。丁寶楨不解其意,還是幕僚提醒道:這是大帥覺得錯在於你,所以讓你好好研讀朝廷律令。……)

17,襄州大案暴露,丁晉得到武元宗的全力支持,命心腹周俠帶兩千軍馬協助丁晉破案。

(原文:武元宗聽完,更是義憤填膺,沉聲道:“如此肆無忌憚,這襄州可有王法昭日?你放心,本帥立即派周俠過來協助你,再派兩千士卒予你二人調遣。本帥隻有一個要求:嚴查到底,不可放過一個奸邪。”)

18,武元宗平定淮西:通過不斷的勝利,武元宗將淮西軍壓擠到一個非常艱難的境地,此時,他又果斷地采納了周俠等人的奇襲之計,成功拿下淮西老巢蔡州,淮西遂平。

(武元宗名言:丈夫義距千仞一死輕,碎擊白玉聲錚錚)(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