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作為對比標杆,19世紀初的英吉利皇家海軍,還算不得是一支職業軍隊。嚴格來講,它是一支由大大小小的軍事貴族領導,流氓、惡棍、乞丐和失業者組成的雇傭軍!因此立誌把部下打造成職業軍隊的程海峰,對自己的部署提出如此要求,也不算是苛待。
好在令艦員對“怪獸艦長”恨意稍減的是,這個家夥並非一味苛待手下的弟兄們。他不但在訓練中樣樣帶頭、樣樣都是標杆,而且在訓練之餘,想盡一切辦法自掏腰包為大家夥兒改善夥食。
其間,就在程海峰暴力服眾的當晚,王若飛把自己個兒的另外兩個兄弟王若黃、王若騰都找了過來。
程海峰之所以安排王若飛找來這哥倆,除了他們分別是一艘鳥船和一艘三號福船的管帶以外,更有初步拉起一個指揮班底的想法。作為從小被軍人世家中濃厚的民族主義氛圍培養出來的前軍校學員,程海峰自然是不願意給韃子當順民;至於給延平郡王下跪,對於一個21世紀的85後來講,也不是什麼好的選擇。雖然他還是不清楚未來的路怎樣去走,但身逢亂世,培植自己的勢力以求自保的想法,卻像是細菌一般迅速滋生、發酵起來。何況頭頂有個反複無常的劉國軒,仿似劊子手的鬼頭大刀一般,隨時會要了自己的命。
這王家兄弟四個,都是文武雙全、有頭有腦的人物,若是好好調教,將來未必不能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尤其是小弟王若達,和三個哥哥成人已久、價值觀逐步固定下來不同,這個少年明顯還處於人生觀建立的初期。若是能把他培植成鐵杆擁泵,那他三個哥哥也必然難生異心。
程海峰是在初更時分見到兩兄弟的,王若飛、蘇大德、陳偉涼、王若達幾個都早已等在船長室內。王若飛忙領著自己兩個弟弟給程海峰見禮。
初一見麵,王家兩兄弟就給程海峰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二人眉眼間與王若飛甚是相似,王若黃與長兄一般氣度沉穩練達,隻是言談表情間顯示出遠勝乃兄的銳氣;而王若騰的氣質卻與其他三個親兄弟大異其趣,整個人乍看起來倒也英武,但稍作交流,便發現這是個遊戲人間的混世魔王!此子不但說話行動俱是懶懶洋洋的打不起精神一般,便是眼神都是帶著股嘲笑一切的味道。隻是被那官至軍種司令員、被稱為華夏海軍史上“最優秀帶兵人之一”的祖父從小調教,程海峰觀人的眼光自然有獨到之處,早已看出這小子隱藏在憊懶表情下充滿熱情和振奮的眼神。
說起來,在這個年代,一個允文允武、書香傳家的門第,尬尷的三子麵對既不能繼承家業、也不能反抗現實的局麵,最會近乎本能的用一些假象掩飾自己的熱情,哪怕這熱情毫無惡意。
讓程海峰略微困惑的是,這樣性格迥異的三兄弟,是怎樣練成那孿生奇人的合擊之術的?想來隻有一個理由,就是這三兄弟除了性格不同以外,內心深處都互相認可並把其他兩人當做比自己生命更貴重的要素吧!
仿佛為了證明自己對王若騰性格的判斷一般,在程海峰介紹了劉國軒對這一船人險惡敵意的來由,以及自己對“海狼”號水兵的訓練計劃後,第一個帶著本人都未必覺察得出來的熱忱提出問題的,用表麵顯得懷疑而輕佻的口氣質問他的,就是王若騰。
“那麼以程大人的見識,我們下一步應該如何行事,定然已經了然於胸。我等可否了解一二?”
王家其他三兄弟早就了解這憊懶老三的說話風格,除了為他搶著發問感到微微的意外,倒是對他讓人無法察覺對上官敬意的問話方式習慣性的毫無察覺。倒是蘇大德和陳偉涼二人發出了不滿的哼聲。忠厚的蘇大德自然容不下他人對自己的上官不敬,而原本作為“刺頭”形象為“海狼”號水手公認的陳偉涼,自從被程海峰舉重若輕的擊敗後,便令人驚訝的成為程海峰的忠實支持者,那看家狗一般的做派,讓蘇大德都有些看不過去。程海峰倒是能理解,部隊裏的刺頭兵都是這樣,都是因為手底下有真本事而與常人格格不入,若是上官的本事讓他衷心信服,那麼他的忠誠是最可靠和持久的。
在蘇大德和陳偉涼怒斥王家老三之前,程海峰微微抬了一下右手,把二人的反擊阻止了。王若騰看到這一幕,又微不可查的瞟了一下王若飛,發現一貫縱容自己的大哥似乎也有不滿的神色。察覺到這一點,他玩世不恭的眼神中潛藏的小小火焰陡然旺盛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