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護國寺絳珠驚魂下(2 / 3)

每月初七初八是護國寺廟市,街上珠玉、綾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魚蟲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卜雜技之流,無所不有。不僅進京趕考的學子遊人聞名蜂至,連在定阜大街一帶王公府邸居住的貴族婦人千金也常常光顧。

——京城寺廟道觀很多,除了護國寺、隆福寺,還有潭柘寺、白塔寺、紅葉寺……東嶽廟、土地廟、城隍廟、娘娘廟、清虛觀等等,熱鬧的廟會花市也多,不過日期都是岔開的。

這個世界曆史事件與人物雜串,慶陽太祖之所以對護國寺青睞有加蓋因他有一個軍師功成身退後在這裏做了和尚。這個和尚很本事,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醫卜星象、陰陽五行、琴棋書畫,甚至農田水利、經濟兵略等,無一不曉無一不精——聽起來像正史上輔佐明成祖朱棣建有殊勳的姚廣孝及小說人物黃藥師的合體。護國寺本有傳承,又加了他進去,聖眷本事都有,漸漸成了慶陽王朝最負盛名的寺院。

護國寺是一座園林式廟宇,有“袖珍九華”之美譽。全寺分佛事區和休閑區兩個部分,佛事區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殿、藏經樓等,皆為傳統廟宇式建築,飛簷翹角,莊嚴整肅,巍峨森嚴;休閑區為園林式格局,亭台樓閣相映成趣,荷池花木交相輝映,主要有醒園、清涼園、觀音庵、濟公庵等。

黛玉等人在清涼園中的一小院落歇下,然後相偕上香求佛去了。

孫芯求簽解姻緣,晏明珠上藥王殿問平安,黛玉走哪兒拜哪兒,誠心誠意,求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末了,三人又跑到院中看碑刻,其中著名的有趙孟頫書寫的和危素撰並書寫的等。□

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就這麼回去有點不甘。三人出了護國寺,一路看了吞長蟲、吞寶劍、吞針、吞火、掏腸子、變仙桃等戲法,又跑到護國寺西下北口太平胡同的狗市看狗。

這裏賣的大多是貴婦千金們喜歡的獅子狗,即哈巴狗,它們個頭小,身長約一尺左右,短腿長毛,大眼,嘴盔子很短,兩耳下垂,很可愛。孫芯自己早養了一隻純白的,晏明珠也有一隻黑白花的,便替黛玉看將起來,討論哪一隻更可愛。

“哎,快看這隻黃花的,會打滾,還會跳起來用嘴接食物!”孫芯指著一隻在賣主指示下做出靈活動作的小狗說道。

晏明珠又指一隻黑白分明的說道:“這隻還會作揖呢。”

突然一隻原來趴在地上看著十分虛弱的小白狗,“汪汪”叫著朝黛玉撲過來。黛玉錯眼間,仿佛看到小白狗脖子上戴的小銅鈴裏有個書生模樣打扮的人影,嚇得心髒差點停了,臉色煞白。

“姑娘小心!”甘露反應迅速地側身將黛玉護在懷裏,那小白狗卻又掉落下來,趴在地上可憐兮兮地衝黛玉“嗚嗚”個不停。

賣狗的見驚了人,連忙上前道歉,表示願意送一隻狗以表歉意。

黛玉驚魂未定。看了看那人一臉地驚恐,又見小狗可憐,便指著它道:“就它吧。”她雖受了驚嚇,卻不願為難人,示意清霜給錢。

那販子忙推辭,“這小狗生下來就比別的狗兒虛弱,隻怕不好養活,姑娘不若另挑強壯些的。方才驚嚇了姑娘,不敢要錢。”

“拿著吧,你做生意也不容易。我就要它。”黛玉命隨從抱起小狗。她對這小狗拖著孱弱的小身體撲將過來衝自己叫喚的事感到驚奇,想著方才見到的虛影,覺得有些緣由,因此指定這隻小狗,買回去讓父親和姐姐看看。

“這隻小狗說不定有什麼病,你可小心一些。”孫芯有些擔憂,真有人被驚了的小狗咬到後得病死去的。

“嗯。”黛玉認真點頭。小狗真的有問題呢。

作者有話要說:以下為重貼章節內容:

鍾蕙嫁徐媛娘的二哥徐文清也算得上公婆慈善、小姑明理、夫妻和睦了,可還有個妯娌在呢,徐媛娘的大哥徐文和在讀書上沒什麼天賦,至今仍考不上舉人。徐媛娘的大嫂宋氏本就怕公婆偏心二叔,徐文清婚姻蹉跎她還暗地裏高興呢,不想又娶了鍾蕙這個娘家得力的弟媳進門,便時時刻刻提防,害怕家財什麼的被二房得了去。

還有當年權傾江南的惠家,前兒到徐家做客,鍾蕙跟她們講起惠家被抄的事兒。

甄家在江南任上虧空太大,無奈將罪責推到惠征身上,惠征不知出於什麼考慮默認了甄家和九皇子的做法,被判了斬立決,惠夫人在惠征身死的那天也在獄中咬舌自盡了。隻是甄家實在太過薄情寡義,這頭惠家才扛了罪,轉眼女婿甄文瓚就納了嫡親表妹做貴妾。

“惠大人惠夫人肯定沒想到他們的忠心沒能給女兒換來安穩的生活,反而讓甄家更無所顧忌。”女子在夫家過得好不好,真的很大一部份要靠娘家。

鍾蕙道:“你一定想不到給惠大人和惠夫人辦理後事的是誰。”

“惠英蘭?”

“你怎麼猜到的?”鍾蕙吃驚地問。

蘭禎睨了她一眼,道:“我又不是沒見過惠英蘭。她才貌雙全,心存遠慮,又有主意,說不定早料到了惠家的下場才離家遠遁。她是個孝順的,定然也時刻關注著家中,惠家出了事,她又怎麼會不出現。”

鍾蕙歎服道:“你全猜對了。正是她替惠家料理的後事,她的庶弟僥幸被判了流放,她也多番打點。”

“你既知道這麼多,不如跟我講講她這些年怎麼過的吧。”蘭禎猜測惠英蘭處理惠家之事有鍾蕙在後頭出力。

“她那年離家真的與我家養的白玉有關呢。”鍾蕙神情憤憤,“我跟白玉相處了那麼久還不如惠英蘭見它一麵——”

蘭禎哧笑,“你養它那麼久,也隻當它是隻不凡的鳥,惠英蘭說不得當它是知己,有什麼好醋的。”

鍾蕙一怔,竟點點頭道:“你說得有理。惠英蘭說她那天在我家見了白玉,跟它說了一通心裏話,一人一鳥竟交了朋友,後來得白玉相助離了家,一夜之間從揚州飛到了河北滄州一個叫梁子俊的書生家裏。後來嫁給了梁子俊為妻。梁子俊今年春闈中了傳臚,如今已是八品國子監博士。夫妻兩個感情很好呢。”

“惠家的事沒連累到她實在太好了。”

“嫁出去的女兒沒有娘家倚靠,就是不受連累,能過安生日子的有幾個?惠英蘭慧眼識英才,梁子俊也是有情有義。”鍾蕙笑笑,說什麼罪誅九族,實際做到這點的百年難有一例,高門聯姻,真誅九族的話朝堂還有什麼人?且不必誅連,許多女子便因娘家失勢而被夫家厭棄。

許多事情不經念。

才說起惠英蘭的幸運,惠征夫婦的另一個女兒的不幸消息便以風火燎原之勢傳遍了每個角落。

原來惠茹蘭自嫁給甄文瓚連生了三個女兒,在甄家本就不得甄老太君和甄夫人的意,娘家被抄,父親被判斬,日子更是艱難。那個貴妾劉姨娘有甄夫人撐腰,甄文瓚寵愛,很快懷了身孕,大夫說是男胎,一下子成了家中最金貴的人,整天踩著惠茹蘭刁難她的三個女兒,揚言生了兒子要她“退位讓賢”。

然後,不知怎麼回事,惠茹蘭最小的女兒不過偶感風寒,卻幾帖藥吃死了。惠茹蘭大鬧無果,對甄家心灰意冷,自覺對不住父母,吞金自殺。自殺前將兩個女兒叫到跟前,對她們說是甄家逼死她的,叫她們有機會就離了甄家……

結果,不知是惠茹蘭的兩個女兒太過悲痛母親幼妹的死,還是在甄家吃了什麼苦頭,竟在家裏的廚房用水下了砒霜,因闔府忙著掩蓋惠茹蘭的死因,一時不察,被毒倒了許多人,甄老太君、劉姨娘甚至等不到大夫來就咽了氣,而惠茹蘭的兩個女兒卻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