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最後通牒(2 / 2)

就是在金明島處發生了兩次戰事,但當時兩國都心照不宣的認為是衝突,所以這理由不好找啊!

孫誠這時心中一動,他曾聽母親說過,最近最好賣的,也是利潤最高的貨物之一,茶葉竟然滯銷了。

好像西方人都不願意喝茶了,特別是最好賣的紅茶,銷量是一路下降。

後來查明了原因,原來是斯圖亞特王國垂涎茶葉的豐厚利潤。

竟然偷偷的到寧朝偷取了茶種,並高價雇傭了一些茶農,在印地半島教土著種茶製茶。

印地半島的環境非常適合於種茶,而且他們都是用奴隸工作,成本自然比寧朝還要低,奪取了大片寧朝茶葉的市場。

想到這裏,孫誠有了主意,“皇上,理由我這裏有一個,而且這理由很充足。”

“快說。”

孫誠就把茶葉的事說了出來。

衛軒道:“這是對我國經濟有影響,但這也是正常的商業競爭,拿來做理由有些牽強吧?”

“怎麼牽強了?這違反了我朝的專利法。茶葉種植炒製技術是我朝發明的,早已注冊專利,比如說紅茶,綠茶,烏龍茶。

斯圖亞特國在我國偷去了茶種,私自在印地半島種植,並製作出售,這已經損害了我們的利益,這是不是違反了專利法嗎?”

“可這是我朝的法律,能製裁別國嗎?”

“那就要看這一場仗能不能打贏了?打贏了,我們的法律就能製裁他們,這就是長臂管轄。

手臂長不長,能管轄到什麼地方?在於大炮的射程。”

寧皇道:“既然他們損害了我們的利益,那就有了宣戰的理由,就按信國公的意思辦。

給他們下最後通牒,讓他們賠款,並要在我們的見證下銷毀茶樹。否則,一切後果由他們承擔。”

“皇上聖明。”

最後通牒傳到斯圖亞特王國,這讓國中的貴族震驚了,寧朝竟然敢給自己下最後通牒?

自己沒有找寧朝的麻煩,他們就應該謝天謝地,他們竟然還敢來挑釁女王,發出了最後通牒,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在斯圖亞特王國的議會中,眾議員是吵成一團,一致要求拒絕最後通牒,寧朝想戰,那就戰吧!

這時,納爾遜上將說話了,“先生們,在軍事方麵來說,我們剛剛打贏了哈斯堡王國,獲得了大批賠款。

但我們也損失不少,特別是失去了大量訓練有素的官兵,依我看還是要以外交解決為好。

等我們利用賠款造出更多的艦船,訓練好人員後,失去的我們還能奪回來,而且還會加倍。”

一名激進的議員道:“上將閣下,雖然海軍在法爾加之戰中有所損失,但你們也繳獲了不少艦船呀!

軍艦數目並沒有少,至於人員,我們是島國,什麼不多,但漁民多的是,裏麵還有很多退役的士兵。

把他們召回來,經過簡單訓練,不就是一名合格的船員了嗎?所以你所說的我不能同意。”

“損失的人員,可不能從漁民中補,而且退役的士兵已經征召過一次了,再征召的都是年紀比較大的,戰鬥力與年輕人差的很多。

而且寧朝艦隊的戰力也非常強悍,從他兩次擊敗我們的艦隊都可以看出來。所以對於他們主動挑釁,我們還是要謹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