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遜說了這些,不是說他怕了,而是剛剛大戰後,艦隊有所損失,沒有恢複皇家海軍的巔峰狀態。
這時候出擊,他認為勝利還是可以的,畢竟皇家海軍的軍艦數目可是寧朝的兩倍,但現在作戰,會損失很大。
這是軍事方麵的考慮,但納爾遜忘記了。戰爭可不隻是軍事因素,還關係到政治與經濟。
一名議員道:“上將閣下,如果按你的說法以外交手段解決,萬一解決不了,那我們付出代價可就大了。
首先,我們印地半島就會遭至襲擊,那可是女王頭上的王冠啊!
那裏生產的棉花,糧食,還有茶葉都是緊俏商品,為我們帶來了大量稅收。這個地方,我們絕不能失去。”
“寧朝雖然國力比我們強,但寧朝就像他們賣的瓷器一樣,外表堅硬,其實隻要你用鐵錘輕輕一敲,他們就會轟然垮塌。
而我們的皇家海軍就是這隻鐵錘,隻要他們擊敗寧朝海軍,封鎖他們的各個港口,他們就會屈服。”
“我們都擊敗了曾經天下第一的哈斯堡海軍,東方大陸的落後海軍難道還能讓我們的皇家海軍害怕嗎?”
“對啊!我們的海軍已經是天下第一了,怎麼都天下第一了還能避戰呢?”
“寧朝那個專利法,那是他們的國內法,怎麼管到我們頭上來了?
這是霸權主義,我們必須拒絕最後通牒,我們斯圖亞特人決不能避戰。他要戰,我們就戰。
“皇家海軍必勝。”
“宣戰。”
“宣戰。”
……
眾多議員個個臉紅脖子粗,敲擊著桌子,一個個都要求宣戰。
納爾遜看著他們瘋狂的樣子,心中歎了口氣。
議長敲敲錘子,讓他們靜了下來,“那各位先生們投票吧!”
經過投票,幾乎都要求宣戰,唯一的幾個還是棄權票。
議長望向女王,“女王陛下,議會討論的結果是宣戰。”
維多利亞女王站了起來。“那就拒絕最後通牒,與寧朝宣戰,”
議會中一陣歡呼,這一段時間,斯圖亞特王國正在上升期,屢次征戰都能獲得獲勝,得到了大量好處。
他們已經視戰爭為獲得好處的最快方法。其實就是寧朝不對他們宣戰,過不了多少時候,他們也會找個理由向寧朝宣戰的。
寧朝雖然國力強大,陸軍也很強,但海軍建設還不到十年,他們想趁這個機會擊敗寧朝海軍,逼迫他們割地賠款。
可是寧朝竟然搶先宣戰,斯圖亞特王國海軍艦隊雖然沒有恢複到巔峰期。但他們從女王到貴族,從議員到百姓,還是都認為自己贏定了。
西方各國聽到斯圖加特王國和寧朝宣戰後,無不驚詫 ,在他們眼裏,天下第一的哈斯堡王國艦隊都失敗了。
那寧朝新建的海軍,能是斯圖亞特王國皇家海軍的對手嗎?
寧朝的陸軍好像很厲害,完成了統一,還將自己的宿敵匈奴吞並了。但他們的海軍好像才成立十年呀!
斯圖亞特國拒絕最後通牒的消息傳到寧朝,在港口集結好的艦隊馬上出發了,他們的目標就是印地半島最大的海軍基地加爾港。
隻要占領了這個港口,寧朝海軍就有了一個前進基地,艦隊就以這個基地為基礎迎戰皇家海軍。
孫誠主動擔任了此次遠征部隊的監軍,他也要感受一下自己堅船利炮欺負別人的快感。
寧朝的艦隊出發了,現在的寧朝海軍,共集中了三艘戰列艦,和五艘巡洋艦,十艘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