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大夫,求求你,行嗎?
賀蘭進明臉色難看,喝了口酒,搖了搖頭……
賀蘭進明的確是有苦衷的,因為房琯。
房琯為相的時候,相當討厭他,所以才讓他當河南節度使,用自己人許叔冀(這人奸猾無比)當他的都知兵馬使,兼禦史大夫。許叔冀自恃兵馬精銳,而且和賀蘭進明是同品,不受他的管轄。賀蘭進明怕房琯誣陷,所以不敢分兵。然而還有一點似乎才是重點,要知道,賀蘭進明不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除了房琯,他還怕張巡、許遠有功。
別人拚死,他卻不戰,豈不讓人怪罪?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讓睢陽陷落,這樣大家都有罪,法不責眾,如此不工作的就沒罪了。
南霽雲懂了,他知道賀蘭進明的意思了,在他這裏搬救兵,沒戲!
南霽雲跑到寧陵,城使廉坦,願意帶著自己的步騎三千,加入南霽雲的隊伍。這天夜裏,三千兵馬,殺到了賊軍的後尾。他們知道城裏頭沒吃的了,於是刺入賊軍腹心,想要搶奪賊軍的牛車。然而,牛車是沒有的,隻有牛,沒有糧車。牛被放在了一起,所以南霽雲當即決定,隻驅牛入城。
賊軍營盤亂成了一團,可是,這新來的三千士卒,卻在城上人的關注下,一個個死在了賊兵的刀槍之下。南霽雲發狂,拚死力戰,殺到城下的時候,隻剩下了一千人。城牆上的人,眼睜睜看著戰友一個個死去,哽咽著哭得淚流滿麵。
幾百頭牛也被趕了進來,賊軍損失不少,尹子琦卻很高興,因為他知道了一件事,張巡找的援軍根本就沒來。於是,他下令加緊攻城。而睢陽一千多守兵,得到了補給,戰鬥力也開始恢複。
雙方又進行了一番驚天動地的較量,在這麼久的一段時間裏,睢陽保衛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睢陽保衛戰,就是大唐生死戰!
【永王東巡】
估計李璘到死都沒聽說過張巡這個名字,別人殺敵的時候,他幹謀反幹得很帶勁。
從湖北開始東巡後,他覺得自己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了,故而很瞧不起李亨派來的李成式與河北招討判官李銑(總共才一萬人)。李璘站在江津旁的城牆上,瞧見官軍的時候,事情起了變化。他臉色鐵青,因為跟著李璘造反的將軍,知道跟著李璘難成大事,於是私底下開了個會,大家表示,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也別跟著他瞎混了,應該早早離開,否則死在官軍手裏,你不樂意也是逆賊,而且會是天下最二的逆賊。
諸將紛紛點頭同意,於是,在廣琛的率領下,麾下全都奔去了廣陵,渾惟明奔去了江寧,馮季康奔去了白沙。
人馬都跑了,李璘一個人,手下非常少,所以他有點憂傷。這一憂傷,就憂傷到了晚上。江北的幾千官軍人手一把火炬,李璘的軍人也人手一把火炬,見官軍的火悠悠在江邊晃動,李璘軍發出了響應,搖搖晃晃舉起了火炬,高呼李亨萬歲,並盡可能說明大家其實很不想造反,是李璘這家夥逼著大家反的。
李璘本就沒主見,見大江兩岸都有火,以為是官軍過了河,立刻飛奔回家,帶著家眷和親信,快馬加鞭地往城外跑去,等跑到城外,天都亮了。他是個很二的人,大清早的,他扭頭觀察了一下,發現官軍根本就沒來,於是入城收兵。
就這樣,李璘幾乎被擒,他南奔鄱陽,收了庫物甲兵(這家夥是三道節度使),想要往嶺南或者是越南跑。
然後,他死了。
這就是永王東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