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熙十一年三月十五,春光正好,翠柳綠了江北江南,暖風中捎著懶洋洋的花香。
顧況站在平留府的城隍廟前,抬頭看樹梢上濃濃的新綠。
城隍廟前很熱鬧,廟裏鬧哄哄地擠滿了人,有的站有的坐,都灰頭土臉衣衫襤褸,小孩子在門檻內外鑽進鑽出,幾個孩子滾在顧況腳邊打成一團,有一個生得最壯的孩子給了另外一個孩子肚子上一拳,趁機搶走他手上的半塊饅頭幹,拔腿就跑。剩下的孩子便扔下那個挨打的,追著搶饅頭的孩子一窩蜂地跑了。剩下挨打的孩子在地上破口大罵,罵啞了嗓子,慢慢蹲到地上,眼睛裏的水啪嗒啪嗒地滴。
顧況低頭瞧那個孩子,有那麼一瞬間似乎瞧見十幾年前,自己也揣著兩個饅頭惴惴不安地站在城隍廟門口,不知道能不能窩進一個屋角避避風雨。
顧況從袖子裏摸出一把銅錢,看了看四處無人留意,彎腰擱在那個孩子身爆孩子立刻擦了一把眼淚,迅速地將錢揣進懷裏,眼巴巴望著顧況道:“多謝大老爺!”
顧況沒看他,繼續瞧著樹梢,低聲道:“我不是什麼大老爺,你揣了錢就快些到別處去,被人知道你身上有錢越發要打你了。”
那孩子抽了抽鼻子,用力一點頭,哧溜跑了。
顧況小歎了口氣,在廟前又站了站,負手離去。
他的人影剛走遠,方才那個孩子便忽然從一堆破爛後轉出來,兩眼滴溜溜地轉了轉,將手指放進嘴裏,打了個響哨。
方才將他圍住打的幾個孩子從另一個牆垛邊一窩鑽了出來,為首的那個高壯男童大聲道:“噯,四巷兒,弄了多少?”
被喚作四巷兒的孩子卷起褲腳,一屁股坐到地上,從懷中摸出那把銅錢,叮叮當當全堆在地上:“喏,就這麼多,還不錯。”
高壯的孩子蹲下來,抓起兩個銅錢在手裏顛了島“均分?”
四巷兒將手一比:“我抽大頭份,剩下你們均分!”
高壯孩子斜眼道:“噯,不帶這樣的罷,我們幾個也出了不少力。”
四巷兒橫起眉毛:“有能耐你們幾個明天輪流被爺爺揍一遍?下拳都下實的,我的胳膊現在還疼!這樣罷,你們一人讓我打三拳,就均分。”
高壯孩子立刻笑道:“你拿大份就大份吧,你出的力多,以後有這個好買賣大家再一起上!”
一堆孩子湊成一團分錢,城隍廟門口坐著一個老宅摸著胡子道:“這幫淘孩子,又詐那個顧軍師了。”
這話順著風,偏偏就被四巷兒聽到了,梗起脖子道:“先生,這叫劫富濟貧!他們那些當官的老爺們爭什麼天下不天下,鬧得我們房子塌了又沒飯吃,詐他點油水怎了?還抵不上當年我家的屋頂錢!”
老者歎氣道:“唉,小不怕死的,小聲點,不定被兵老爺聽見就抓你砍頭!”
四巷兒伸了伸舌頭,不說話了。
顧況沿著街道,慢慢向營帳中賺平留城和十來年前他見到的平留城一樣,斷牆殘壁東倒西歪,流民處處,見顧況衣著齊整地走過,都伸出手來,乞討聲此起彼伏。
誅婁軍的大營就設在南城門外,遠遠便看見營頭的旗幟上飄著一個碩大的“程”字。
當日從蓼山縣衙脫逃後,蓼山寨的人和段雁行的手下將他兩人又弄到尚川城內的秘宅內藏身。藏了兩三天後,有消息傳來說,蓼山寨被婁尚書一聲令下,剿了。嘍羅們死了大半,還好幾個當家的都逃了出來。玉鳳凰大怒,欲去半夜宰兩個官兵頭目泄番被段雁行擋了。
段雁行道:“江湖一向與官府兩不相幹,但自古民與官鬥都沒什麼好下場,況且你逞了一時之忿,禍事可能更大。”
再後來,傳來司徒暮歸認罪的消息,眾人都道司徒大人忠肝義膽,但都知道他擔了罪後可能性命不保,都歎過幾聲惋惜的長氣,惟獨程適還看得比較開些:“那位司徒大人精得像鬼,不像做這種冤大頭事情的人。我聽旁人說,其實那個小皇上和司徒大人之間有那麼一腿,就跟我和小幺似的,私情稠得很,恐怕床頭就把事情解決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