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宮闈風雲(七)(1 / 3)

攻殺入宮的賊人不過千人,先前殺敗甲胄精良的北門禁軍就屬吃力,好不容易攻到清思殿前,又累又餓的亂民竟然不顧禁軍就在不遠處,宮內危險重重,竟有不少人掏出準備在身上的米團菜包,就地坐在清思殿階下據地大嚼。

正自吃的興起,卻又見適才敗退的禁軍配合以身著青、綠、甚至朱紫的內廷宦官們張牙舞爪凶神惡煞般衝將過來。各人辛苦一夜,剛剛想休憩一番,養足了力氣再繼續衝殺。此時見人家反撲過後,到是大半慌了手腳。不少人氣憤憤將手中食物一扔,怒道:“還說皇氣蓋頂,一放火,打進來就能殺了皇帝,他來做皇帝,封咱們做大臣享福。現在人家一直和咱們打,哪裏有那麼輕鬆了,老子不幹了!”

各宦官拚了老命衝殺過來,正欲與這夥賊人浴血廝殺,卻見前方不少人亂紛紛怒罵,將手中兵器扔了一地,口中仍在大嚼,同時念念有辭,說什麼:“騙子,無賴,哄老子上當”之類的胡話,各宦官與禁軍納悶之餘,自然亦不會放棄這大好良機,各人都是吆喝一聲,立時追殺上去。

這夥賊人原本已是軍心不穩,此時吃了這麼一衝,扔上兵器逃跑的人越來越多,幾個賊人首領拚命收攏鼓動,卻也是無人理會。禁軍們畢竟是熟練行伍的廝殺軍漢,見對方已然沒有適才衝進宮來的凶橫,此時不撿便宜,更待何時?他們盔甲鮮亮,兵刃耀眼,結隊一衝,立刻將賊人大隊衝散,大部逃往左銀台門外,其餘盡數被禁軍當場殺死。適才那些棄刃而逃的賊人縱是苦苦求饒,卻也是難保性命。

大半賊眾拚命逃出銀台門外,卻又正巧遇著趕來平亂的神策軍將士,他們多半都是拿著菜刀鐵棍的平頭百姓,如何能與京城中最精銳的神策禁軍相鬥,不過幾個回合下來,銀台門前已是屍橫遍野。若不是憲宗下令,命眾將一定要留下相當的活口以備盤問,隻怕不過半個時辰功夫,這銀台門將再無人可以站立。

此次變亂,整整鬧騰了一夜,其間內廷召集兵馬的使者不絕於途,大隊的軍士在皇城及臨近宮城的諸坊中來回奔走,一直鬧到天光大亮還未停歇。眾朝官早已得了音訊,絕不敢在這當口出門上朝。不僅如此,全城數十萬百姓,亦未有敢出坊門者。

雖然如此小心,還是有幾名官員的家中受到了軍士騷擾,損失錢財若幹。至於臨近各坊的百姓,被殺紅了眼的兵士指斥為亂黨同黨,衝殺進坊燒殺搶掠,雖然這幾個坊內哭聲震天,百姓慘不堪言,平時負責京師治安的京兆尹及京師諸府、縣衙門,無有敢出來過問者。而做為彈壓城內****的強力單位,左右金吾仗衛的將士們,此時正在各坊搶的愉快,誰敢在這個當口跑去勸他們平亂?

鬧到午時,這一場變化終告結束。左右神策中尉王守澄、梁守謙各帶五百神策將士,環立在皇帝身前護架,將皇帝護送回宣政大殿。

與抱著愛子李忱,略有些發呆的皇帝相比,這些手握禁軍大權,在這場事變中大大得分的宦官分卻是意氣昂揚。在皇帝坐上寶座之後,各宦官便依次向前,向皇帝賀喜,無論如何,叛亂已被平定,而他們做為此次叛亂平定的最大功臣,自然也該受到皇帝的親口嘉獎。

“諸卿忠勇,朕心感念至極。叛亂徹底平定之後,自然會依照功勞加以封賞!”

在一片萬歲聲中,李純露出苦笑。身為一個盛世帝王,居然在輦下出了這種事,後世非議,無論如何也是躲不過了。

想到這裏,轉頭向王守澄問道:“叛黨悉數平定了麼?殺死多少,又有多少被俘獲?”

王守澄躬身一禮,向皇帝奏答道:“適才臣匆忙趕來護架,左銀台門前乃是左武衛將軍、神策軍都知兵馬使康藝領兵鄛亂。陛下欲知詳情,還需召他前來。”

李純很是不耐,向王守澄斥道:“那便召康藝至此,何需多言。事事都要朕吩咐了才做,要爾等何用?”

“是,此事是臣的錯失,臣這便命人過去召他前來。”

雖然吃了一癟,王守澄到也無有不滿的神色表情,躬身而退,立時派人前往尋那康藝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