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也沒什麼大事,就是警告他一下,給他提提醒。
隨後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的流逝,很快便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不管在哪個時代,對哪種人來說,節假日過的速度都是飛快的。
僅僅是一瞬,十幾天就這樣結束了。
不過沒有過完正月十五這個年就也還沒算完,正月十五這一天,人們除了看燈以外,還有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那就是看藝伎表演。
對於藝伎來講,元宵節是一個讓他們展示自己的好機會,各個藝伎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
這時大家就有機會可以看到很多絕技,比如使喚蜂蝶、魚跳刀門、追呼螻蟻等。
宋朝有一個叫張九哥的人,他是一個藝伎人。他會表演吞雙麵鋒刃發鐵劍,當然他還有一個拿手絕活,會“使喚蜂蝶”這一幻術。
他曾經在王爺麵前就表演過“使喚蜂蝶”,取一疊帛重疊,剪成蜂和蝶的形狀,蜂蝶就會自然隨著張九哥剪紙飛去,或者聚在那位王爺的衣服上,或者飛到過往的行人身上。
這讓王爺十分高興,張九哥怕王爺因為失去帛而發怒,又將蜂蝶召喚飛回,一匹帛又完好如初。宋朝除了張九哥的使喚蜂蝶,還有追呼螻蟻。
追呼螻蟻是將一紅一白兩種螞蟻,裝在兩竹管中。表演者取紅、白兩麵小旗,分東、西插在桌上。然後取管去塞,分別放在兩邊,用手指各向兩管處彈動數下,螞蟻隨聲而出,自成行列,並分趨止於旗下,排列如戰陣。這兩種絕技隻會在汴京表演,其餘地方並沒有看到。
原因無他自然是會這種手藝的人少之又少,想要更好地表演這門手藝,隻有期望人多的大城市,同時,表演的手藝人還有另一種心態,那必然是汴京王宮貴族更多,指不定一下就發達了。
不過在宋朝,元宵節更多的表演是由娛樂的市民來展示。比如現在仍然流行的舞隊,在那時也是風靡一時。
舞隊,一般分為商業性質的舞隊和自娛自樂的舞隊。在宋朝,舞隊不單隻是跳舞,他們還會唱歌和表演戲劇。例如遠近聞名的臨安舞隊,人數多達千人之眾。
舞蹈演出結束後,還有一些為了賺錢的乘肩小女形成小舞隊。她們有時會專門為豪貴跳舞,也會去人多的地方表演,賺取一些小錢來補貼家用。
反正形式各種各樣,豐富多彩,充分滿足了宋朝汴京百姓的生活需求。
就連皇家時不時也會請上幾支樂隊,畢竟這種讓人看了心情愉悅的東西,誰都不會拒絕。
元宵節中除了賞花燈,在現在來說,還有一項便是吃湯圓,湯圓這種東西最早也是在宋朝,隻不過那時並不叫湯圓,而是叫“元子”和湯圓雖有些差異,但是大差不大。
他是用糖水煮的。一種類似湯圓的無餡甜點,意思是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