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勝(22)(1 / 2)

第二卷南方第三百四十七章決勝(22)

何騰蛟的雄心壯誌在左良玉來說就是個笑話。在他看來,流賊戰力在官兵之上,李自成就不是大明所有人所能敵。

現在清軍把闖軍打的慘敗,李自成已經往西邊去了,聽說都已經兵出玉門,看來這一生是要自成化外,再不複有機會返回中原。

此人一走,清軍也鬆了口氣,放在西安休整的大軍開始往中原調度,一部份恢複好的,就直接編給了葉臣所部。

清軍實力隨著時間的拉長會越來越強,而明軍雖然在山東戰場和河南戰場打了勝仗,不過在左良玉看來,這其中定有岔子,或是朝廷誇張其事,用來駭人,或是清軍根本不是放主力在那裏,是以被鑽了空子。

一想到十萬八旗兵在自己眼前,他一張臉就苦的跟什麼似的,什麼雄心壯誌,都是不必再提起了。

“父帥,咱們可不能再猶豫了!”

看到左良玉病仄仄的歪在榻上不說話,眼神也是渾濁不堪,左夢庚一跳老高,叫道:“現在朝廷正逼父帥回南,兒子這個平賊將軍也指定當不成。大明這邊容不得咱們左家,大清又派人來招致,咱們還猶豫什麼啊?”

“正是。”一邊的黃澍也道:“將軍也不必抱有華夷之分的成見了。夷入華夏主則自然為華夏,當年周朝也就是西夷,秦也是夷狄,中原諸國看不起它,結果如何?大秦最終成了天下之主,成了華夏。今大清雖原本是東虜夷狄,但一旦為天下之主,也就沒有人說這個話了。再者,如果抱有君臣之見,也不必要。守君臣之義的是大臣,伯爺是武臣,根本不必守什麼臣節,至於學生,隻是六品小臣,便降了也不要緊,不算不忠。”

黃澍所說,倒確實是儒家信條的核心部份,句句都在理上。

但左良玉確實老了,也病的厲害。他不打算折騰了。

翻開眼皮,看看眼前的左夢庚和黃澍,左良玉一聲冷笑,吩咐道:“大軍準備上船,直放九江。請總督大人也上船,同我一起走。到了九江,你們駐防,老夫去南京麵聖請罪。念在我戎馬一生,皇上不會真的怎麼樣我,小子,你不要做夢,在大明,好歹你有世襲的寧南伯了,在大清,你能比寧南伯更高?”

“誰說不能?”左夢庚擰著脖子道:“吳三桂那廝,也就三萬不到的兵,一降了大清立刻封王。咱們左家,論聲威,實力,哪樣比吳家差?咱們也能裂土封王!況且,大明這伯爵,兒子怕當不了幾年了。”

“是啊,平賊將軍所說甚是啊。”黃澍也是苦口婆心的樣子,也是苦勸道:“大明看似還有不少地方,但河南是什麼情形?人相食啊伯爺!山東也好不到哪兒去,雲貴向來不能自足,湖廣現在要大打,隻有一個江南和兩廣閩浙,這都是民風柔懦無用的地方,北軍一至,一定是望風而降。算算時間氣運,這天下,一定是大清的了。”

“老夫倦矣,你們先下去吧!”

左良玉雖老,神思還清楚。江南和閩浙一帶的情形,他也知道。經過改營兵製度和捐納,士紳又被綁在了朝廷的戰事上,火耗歸公就是把地方雜費歸中樞,中樞的財力當然就會有顯著的不同,如此種種,明清之間的戰略態式實在有變化,絕不是眼前這兩個利欲熏心的人能知曉的。

“小兒輩太不曉事……還是歸於大明要穩妥的多,真的撐不住了那時再降,豈不更穩?好生不曉事啊……這個舵,還是得我來掌。”

攆走了兩隻蒼蠅,左良玉昏沉沉的睡去,他倒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和黃澍居然有拚死一搏的想法。

“少將軍,當斷不斷,盡必受其亂。”到了左府二門,外邊的甲士已經露出蹤影。

自從接了平賊將軍印之後,因為左良玉老病,軍權已經大半落在左夢庚手中,左良玉隻是以寧南伯和舊日威望在影響整支大軍。

此時左夢庚已經把忠於自己的軍隊調來,把父親的幾個親軍大將調開,現在隻要衝將進去,把左良玉的親軍殺個幹淨,然後號令全軍易幟投清,清軍前鋒一至,那就大事定矣。

“可是……”

“少將軍怕影響父子之情?”黃澍笑的燦然,隻道:“任由伯爺糊塗下去,左家一門無幸那才是不孝。今少將軍引伯爺投奔新朝,得大富貴,這才是大孝,世人都不會說什麼的。”

“那好,就這麼辦了!”

左夢庚一意想封王,想從少將軍或少伯爺成為小王爺或是王爺,這個夢他怎麼也做不醒,哪怕是背叛自己的父親,也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