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沿著桃林旁邊流淌的小溪走了快五十裏路的樣子,準備稍作歇息。一個戴鬥笠的老伯在溪邊一棵柳樹下釣魚,身邊跟著兩個七八歲的孩童。一個紮著雙螺髻的女童爬上柳樹,坐在樹幹上晃著小腿,每當老人釣起一條魚準備丟進魚簍中時都得下來看一眼大小,再笑著爬回樹幹上折下一根柳條,將其首尾相連編成一個圓環後又折下柳枝纏在上麵。另一個孩童蹲在老人身邊,呆呆地看著那攜桃花而過的溪流。
老人又釣上一條魚,柳樹上的女童也將手中的柳環編好戴在頭上。看到老人有釣上一條魚也是跳下樹來走到魚簍邊打量,然後便將頭上的柳環摘下,戴到蹲在老人旁邊的孩童頭上。又爬上樹去折柳枝準備再編一個。
近處的柳枝已經被折完,女童不得不站在樹幹踮著腳去夠更高處的枝條。手才剛剛摸到,腳下卻一滑,整個人直直朝溪中鑽去。老人發現頭頂的動靜,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隻能看著女童掉下。反倒是休息的三人反應了過來,陸盞率先衝出去,一手將劍插入溪水中支撐著身體,一手撈起幾乎貼近水麵的女童抱在懷中,腰身一擰,抱著女童穩穩地落在岸邊,長劍一揮,甩去上麵的水滴收入腰間的劍鞘。
早已丟下魚竿的老人站起身,來到陸盞的麵前。陸盞懷中抱著的女童緊閉著雙眼,細長的睫毛還在抖動,尚未從驚嚇的恢複過來,直到陸盞將她放到地上時才緩緩睜開眼。釣魚的老人連連向陸盞道表達謝意,將魚簍拿起,想要將魚送給陸盞作為謝禮。陸盞婉拒後老人拉著他的手說道:“真是謝謝這位公子了,要是沒有您我這一把老骨頭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老農家就在前麵的村子,不過十裏的路程,既然這魚公子不肯收,那能否賞臉嚐一嚐老農的手藝。”
“是呀是呀,大哥哥,我爺爺做的魚可好吃了。”反應過來的小女孩抬頭看著陸盞說道。
陸盞剛想以要趕路為由拒絕,剛剛走過來的裴舟卻是說道:“陸盞你就去嘛,你總不能讓老人家求著你吧?”
“是呀,要是不好好感謝您,我這把老骨頭會過意不去的。”老人出聲道,“這兩位是公子的同伴?那就一起吧,我今天釣了不少魚呢。”
“有一條有這麼大呢。”小姑娘用手比劃著。
“老伯我來給你拿魚簍。”裴舟拿起溪邊的魚簍。
“觀棋!回家了。”老人衝著蹲坐在地的男童喊道。
百裏的桃林旁邊有著一座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雖然人不多,但是空著的房子卻是不少,因為這百裏的桃林總要有人照料,從城中來照看桃林的人都會歇在村莊那些空房之中。每逢采花釀酒的日子村莊也會熱鬧一番。
三人隨著老人來到村中,老人去菜園摘菜,讓兩個孩子先帶著三人去往家中。
“秋軒,你父親一人看管著這百裏的桃林嗎?”裴舟背著魚簍問小女孩。一路走來他已經知曉了爺孫三人的一些情況,老人名叫李荊,看著七八歲,實際年齡卻已經十歲小女孩叫顧秋軒,與老人並不是親爺孫,七歲的男童叫做李觀棋,是老人的親孫子,天生患有啞病。李觀棋的父母與顧秋軒的父親乃是好友,顧秋軒的父親是城中一私塾的先生,孩子交予自己的好友照料,一開始日子過得也還算不錯,但是李觀棋的父母不知從哪得來的消息,三年前出去尋找治療孩子啞病的方法,至今還沒有回來。顧秋軒的父親為了照顧三人便沒有再當教書先生,而是來到這村莊看管百裏的桃林。
“不是呀,我父親管著好多人呢。”小女孩得意地說,一蹦一跳地領著三人來到家中。
“三位哥哥你們等一下,我去給你們倒水。”顧秋軒拉著李觀棋去端水。
“陸盞哥哥,你這把劍好好看,有名字嗎?”顧秋軒拿著一把木劍在陸盞麵前揮舞著,問道:“你會那種厲害的劍法嗎?我爹和我說江湖上有那種很厲害的劍客,可以一劍摧山斷江呢。”
“我這隻是一把很普通的劍,至於你父親和你說的那種劍客呢,確實是存在的,不過我隻會一些基礎的劍術,還做不到那種地步。”陸盞喝著水耐心解答著小姑娘的問題。
“那你能教我幾招劍法嗎?不用多厲害,夠瀟灑就行。”小姑娘期待地看著陸盞。
“小秋軒,你要是想學劍找我啊,我劍法可厲害了。”裴舟不滿意小姑娘隻找陸盞搭話。
“你都沒有劍,怎麼可能會劍法啊?”小姑娘不相信裴舟的話,鄙夷道,“你肯定沒有陸盞哥哥厲害。”
“我沒有他厲害?我沒有他厲害?”裴舟感覺自己被侮辱了,拉著陸盞就要起來比試一番,讓小姑娘看看誰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