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可給李長祿糾結壞了,若回了這門婚事,就怕錯過了閨女了良緣,若答應了,又怕打聽不全信息害了閨女。
小王氏與孟氏已經回來了,妯娌倆個采了不少的蘑。
此時姑嫂三人正在廚房做飯……
李長祿一進東屋就塌著肩耷拉著腦袋。
許氏見此,見怪不怪陰陽了一句,“又被二嫂訓了。”
也是怪了,她還沒見過哪家的小叔子常被嫂子訓得。
關鍵叔嫂就差一歲。
“你又不是不知道她那張嘴有多厲害。”
“這次因為啥呀?”
李長祿將事情簡單的與許氏說了一番。
許氏瞪著李長祿,“活該,訓得好!”
李長祿覺得,他不能與女人較真,隨即不再言語。
許氏又問,“那倆後生長啥樣?”
“個子說的過去,長的還行。”
許氏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廢話!
“有水生好看嗎?”
李長祿深深地看了一眼許氏,“咋可能有水生好看。”
二哥家的水生,可是當初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好後生,就那一雙瑞鳳眼,比二嫂的都好看。
雖然如今胖了一些。
許氏點頭,家裏的幾個孩子就是水生那孩子長的像娘,其他的都隨爹居多。“那比咱家春生如何?”
李長祿繼續搖頭。
許氏對這門婚事興趣不大,“那算了,村子不咋好,人也平常。”
李長祿,“你又不急了?如今找個會手藝的也難。”
李長祿心裏納罕,這女人變得真快!
許氏撇撇嘴,“那有啥,賺的又不多,能出去做工,說明家裏也沒什麼地。”
這莊戶人沒地,心裏就沒底,空落落的沒安全感。
李長祿,“不管咋說,今天晚上春生他們回來,讓他們明天在鎮上找相熟的人問問。成不成總得給人回話。”
“好了,晚上再說,先去吃飯吧!待會媳婦該叫了。”
天熱以後,一家人已經在廚房的小桌吃飯了。
院子裏還有一張大的圓桌,再熱一些一家人就到院子裏吃去了。
小王氏,“爹,山上的菌子這幾天長了好多,我和二弟妹打算明日帶著幹糧,往遠了走一些,多挖一些回來曬幹留著冬天吃。”
“就在林子邊上轉悠轉悠就行了,遠了迷路。”
“沒事爹,咱村誰家媳婦不上山啊,今天我們還碰到堂嫂了呢!還有潤生家的也在。”
許氏看了看李長祿。
李長祿,“一起上山小心些,”叮囑完以後,又問,“潤生家的也在?那孩子呢?我沒見大嫂哄孩子呀!”
“大堂嫂說了,送去二堂哥家了。”
李長祿點頭,在水生家裏,估計二嫂上午在幫著帶孩子,興許中午幾個小娃都在二嫂家吃呢!
能讓他二嫂沒脾氣的也就是孫子輩了。
許氏,“你沒和你堂嫂說,下次沒人就將孩子送到咱家來?
你二伯母家養那麼多豬,比咱家忙!”
“說了,大堂嫂說,她們兩家挨得近些方便。”
許氏點頭,是近,當初二哥的房子是買的老院子直接住的,離老宅很近。
大哥家的新房又蓋在了離他們不遠處,後來兩個兒子先後成婚,為了照顧爹娘,大哥兩口子又搬回了老宅子。
小王氏看到許氏點頭,又接著說道,“今日閑聊,大堂嫂說好像二伯母家明年開春要蓋房子了。”
李長祿心裏咯噔一聲,“說要蓋在哪裏了嗎?”
他可不想挨著二嫂住。
“沒說,隻說二堂哥嫌棄如今的院子太小了,一家人住不下了,所以要蓋新的。”
許氏心裏跟明鏡似的,知道二嫂房子蓋起來也是孩子們搬過去,他們兩口留在舊房裏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