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要做好學生(2 / 3)

火柴當然沒有,用的都是幾千年傳下來的火刀、火鐮、火石。普通人家一般在屋內有一個火塘,時時維護要保證火不滅。因為,生火很困難。為此,火災時常發生。所以,古代巡夜的除了防盜就是防火。

點燈當然用的是菜油了,菜油燈發暗。不過那時能點起燈的也是少數,多數人家是點不起燈的,都是天一黑就睡覺,反正又沒有看書學習的。那時,如果真有需要鑿壁偷光的,肯定也鑿了。農忙的時候,需要早起做飯,都是摸黑做。有少數能點起燈的,也都是把燈火控製在黃豆大小。電影裏,好放貧農在夜晚組織武裝開會研究問題,燈火有兩三寸高,滿屋雪亮,哪有這回事。

需要計時間的時候,比方說需要早起出遠門的時候就點香計時,當然這還得是有錢的人家,沒錢的人家就看星,聽雞叫。

治病上,那時沒有醫院,都是土郎中,而且能請起土郎中的,也是少數,多數人有病都是用土方對付,土方對付不了的,就隻能等死了。

搬運東西,在漢朝普通人家隻有肩挑背駝。貨運大車在普通地主家都少見。三國時期,獨輪車出來後,也不是家家戶戶都能有的。

(大家可能不相信這些。但我以上寫的不是自己想象的,除了注明是漢朝的情況以外,其他的情況都是解放前普通鄉間的真實簡述。這些描述都是我父親,我大伯還有幾個解放前出生甚至長大的老一輩人的回憶。寫出來給大家了解一下,那個時候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由於,老一輩人不願意跟我詳談戰爭年間,災荒年間的生活經曆,還有土匪問題,地主剝削問題,宗族在鄉間統治問題,官府和百姓關係問題,舊軍隊與百姓關係問題等等問題。所以,我並不清楚舊社會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但就是我了解到的情況已經讓我觸目驚心了。我的唯一感觸就是——普通人在舊社會生存太難了,每一天每一步都是血淚漣漣。對比現在的生活,我不由的感激毛、周、朱等老一輩革命家。)

劉據想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想改變廣大勞動人民的苦難生存狀態。但是,現在的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現在隻不過是個八歲的孩子,別說執掌大權,就連武功他現在也隻能練套路、養氣血打基礎,不敢真正的練習國術打法。所以,他現在隻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中華民族社會生產力發展起來了,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廣大勞動人民的苦難生存狀態。

而劉據現在要做的主要事情,就是當好太子。將來登基為帝才能有大作為。“大勢不變,小勢可改。”就是劉據現在的形式。做好太子的第一步就是好好學習。

他現在每天一起床,先練一陣子太極、形意、八卦套路和五禽戲,用過早飯後,到書房接受兩個師傅的教導,學習詩、書、禮、樂還有各家經典。下午,還要練習騎術,禦術,射術,還有擊劍。晚上還要溫書。睡覺前,他還要自己再練一陣子太極、形意、八卦套路還有《釣蟾勁》。除了有重要的活動或儀式,一般每十天劉據才可以休息一下。不要說玩,睡懶覺成了他最好的休息。就連他最喜愛的幾條牧羊犬,他都很少親自照料。

劉據私下一盤算了一下他的功課內容後,感慨好久。因為,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要學習得經典有,儒家經典《詩經》、《論語》、《尚書》、《周易》、《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春秋左傳》、《孝經》、《孟子》等等共計156部著作,3988篇文章;道家經典有《道德經》、《莊子》、《列子》、《黃帝四經》、《黃帝君臣》、《管子》、《太公》等等共計37部著作,993篇文章。此外,他還要學習法家10部著作,217篇文章;墨家6部著作,86篇文章;兵家13部著作,257篇文章;縱橫家部12著作,107篇文章;名家部7著作,36篇文章;還要了解陰陽家、雜家、農家等等其他諸家百多部著作,幾千篇文章。(以上資料都是來自於《漢書•文藝誌》,如果您有興趣可去看一下它的全文,那些書籍現在存世的不到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