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名人們。王健林作為曾經的中國首富,擁有令人恐怖的財富,仍堅持這每天5點半起床,並且會在7點準時到達辦公室,一直工作到晚上七八點鍾。為了保持更好的體力與經曆,他還堅持每天跑步一小時。
如今,李嘉誠已80多高齡,但卻依然保持早起習慣,無論前一天睡多睡,第二天早晨6點一定會準時起床,隨後,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保證在8點前到達辦公室。
伊萬卡·特魯普,川普背後的關鍵女人,也就是他的女兒。6歲開始買股票賺錢、高中成為模特打工、先到基層鍛煉後才回特朗普集團上班,之後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每天工作16個小時,美國大選期間,要抽出時間給川普站台演講,下班之後還要回家抱抱孩子,經常一天隻睡4小時。在晨曦中醒來,在深夜裏睡去。在母親、地產專家和時尚品牌老板這些角色中自如轉換,因她不浪費每一個清晨的時光。
就算你不看NBA,不知道科比,但你肯定聽過一句話:“你見過淩晨4點洛杉磯的天空嗎?”科比說:“早上4點正是睡得最舒服、床鋪最溫暖的時候,但你需要爬起來去訓練!你必須有足夠的毅力,才能把你從床上拉起來去做這些事。”科比在直播裏說道,退役後的他依然早上4點起床。如果之前4點訓練是來自成功的緊迫感,那麼現在的他更多的是享受。
傑克·多西 Twitter和Square聯合創始人,他每天早晨5點半準時起床,靜坐後慢跑6英裏。分管兩家公司的人,還不能早睡,每一天都要工作滿16個小時。因為事情繁多,他把時間規劃精確到分鍾,把眾多的工作內容分配到每一天,並且高度自律嚴格按照計劃進行。
研究表明,早起者通常起床更快,而且頭腦更靈活,能夠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較高的工作和學習中。也不容易疲勞,精力更旺盛,工作效率更高。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任何年齡段的人,早起的情緒更加積極向上,自我感覺更好,健康意識也更加強烈。
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他們懂得克製,擅於利用時間,不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無謂的事上。
看來別人成功並不完全是運氣哦,人家一個習慣就贏了好多人。
說完習慣再說說讀書這件事。古人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古人還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古人看重和尊重讀書人。可是不知到了什麼時候,讀書被人們說的一文不值了。自從博士生給小學生打工,研究生給中學生打工,本科生給高中生打工的時代開始的吧?甚至後來,人們讀了一肚子書,卻不如扭扭屁股賺錢,所以家長們對孩子讀書目的很明確:賺錢。而且好像成了習慣。
但讀書這件事如果硬生生和賺錢這麼直接掛上鉤,那讀書最多又有什麼用?讀成一個舔狗?讀成一個不孝之子?讀成一個沒有廉恥沒有道德沒有家國情懷的廢物?誰也不想這樣,可事實是這樣的廢物越來越多了。很多所謂的精英讀到國外,國也不回了,家也不要了。甚至父母也不管了,這樣的“精英”有用嗎?這樣的讀書有什麼意義呢?
古人說,讀書是為明理,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現在我們很多人明確讀書隻是為了賺錢,作死的賺錢,賺了錢又作死。錢賺到幾時是個頭?沒有人知道。習慣了,就好像這個世界隻剩下了錢了。好像除了賺錢,什麼都沒有了。讀書是為了賺錢,開醫院是為了賺錢,當官是為了賺錢,修房子是為了賺錢,好像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賺錢而生,賺錢而死。今天說得有點多,不過,有些習慣真的要改改了。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