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氣武一句平淡的話引起朝堂震動,不僅因為其中語氣顯得極為平和,就像是在談論一個自己的老朋友的一樣,更是因為那“看不上”的三個字。
滿朝文武,包括左右丞相在內,看不上某位皇子是常有之事,但絕對不會說出來,更不會借陛下的口轉述出來。
而這位,不僅做了,還讓陛下做的這麼心安理得,可見此人在天子心中的地位。
不少原來因為魏武公出身而輕看對方一眼的王公大臣,如今都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傲慢,想著今日下朝後是不是要去拜訪一下魏公府。
宋王周清光出聲打破了這長久的尷尬,“臣想去蜀州。”
周清明想去交州是因為交州有魏仙川,而宋王想去蜀州是因為藏在那裏的齊氏兵馬最多,將來論功行賞,也可以占大頭。
右丞相朱廷玨提醒道:“隋王在蜀州。”
隋王周氣棠,先皇最小的兒子。
十三歲成名,聯手五哥周氣文,以自身為餌,逼得魏仙川下出一次臭手。後麵更是滅齊的最大功臣,一記藏兵術,將清衣房諸多高手送進齊國都城,是那次血夜的始作俑者。
當周氣武接任天子之後,周氣棠便放下了手中全部的權利,選擇前往蜀州養老,那時候的的隋王不過才剛剛二十歲,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去之前隻留下了一句話,“四哥,五哥,保重,不要掛念弟弟。”
從始至終,這位隋王也沒有把周氣武當成過天子,隻認定對方是小時候馱著自己去樹上摘果子吃的兄長。自己一切的所作所為,都隻是為了這個家而已,什麼權利富貴,都比不上一句哥哥親昵。
遠走蜀州,實屬無奈,隻有這樣,才可以讓那些藏在陰謀中的人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但對於當時年歲還小的周清光來說,根本不知道這位十三叔有什麼特別,隻記得對方好像有點胖,經常跑不了兩步就有些喘。
周氣武點了點頭,“有十三弟在,一切都不會有問題的。正好也可以借這次機會,找個由頭讓他回京,我們兄弟好久未見了。”
宋王還想說話,又被天子打斷,“你要是去了蜀州,你十三叔讓你一人回京領取功勞,你有辦法將他一起帶回來嗎?”
周清光和周清明從未感覺頭如此的大,自認為對於大楚官場有了不小的了解,但一直深挖進去,卻發現還藏著一個個不為人知的老怪物們。
這麼想來,九弟手上的那些勢力,好像也不算些什麼,若是能獲得這些人的歡心,那才算真正的有把握。畢竟就連父皇都將這些人當做朋友而多過當成臣子。
...
中原不太平,南朝也是一樣。
金城百姓已經從寒風中聞到了一股子血腥的味道。燕檄提前埋下的伏筆總算是讓趙騰宇查到了齊家身上。
糧草運輸,兵馬調動都符合當時的情況,即便齊永森對天發誓,說當時齊家私軍因為被突襲,這才派出了數百人進行追擊。
但這種理由,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相信的,哪裏有這麼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