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想,每年進士錄取的名額不過二三十個,象李漼這樣隨心所欲的把自己喜歡的人點化成了進士,那麼,真正憑學問考上的進士還能有多少個人?
從這一點來說,黃大哥的憤怒是有理由的。
任性的李漼雖然是上一屇領導人李忱的長子,可是,他能走上這個位子卻完全是宦官內部派係鬥爭的產物,因為,上一屇的領導人李忱並不看好他,繼位者是另有人選的。
可是沒辦法,在那個年代,宦官就是牛逼,他們可以定取天子的廢立。
從唐穆宗起,包括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一共七個皇帝都是宦官所立,隻有敬宗是穆宗冊立的。而這七個皇帝裏麵,有兩個被宦官害死,一個被他們活活氣死,完全達到了“弒君,立君、廢君,形同兒戲”的境界。
可以這樣說,唐代宦官的牛逼程度,是中國曆代之最。
上麵說的懿宗就是李漼。
所謂的某宗某宗指的是皇帝死了以後,由他的合法繼承人給他整的廟號,是死人才獲得的殊榮,在有生之年時這樣稱呼,並不吉利。
在那段特定的時間裏,李漼同誌家的家族譜係一直是脈絡清晰、枝葉分明地記錄在正史上,為了能讓大家更充分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下麵特意做一個簡單的梳理,按照流行光盤裏“一人一首成名曲”的樣子,把他的祖宗十幾代以及他們的行為代表作都羅列出來:
第一代:高祖李淵,推翻舊社會,建立新朝代,開創了大唐帝業。
第二代:太宗李世民,創建貞觀盛世,四海共尊為“天可汗”,強悍!
第三代:高宗李治,娶了心愛的女人回家,打擊顧命大臣,為武周之亂埋下了伏筆。
第四代:中宗李顯,皇位被母親一收一放,做了兩回皇帝,悲喜交回。
睿宗李旦,和中宗李顯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兩次登基,三讓皇位,一讓母親,二讓兄長,三讓兒子,孔融讓梨的先進事跡跟這相比,非常渺小。
第五代:玄宗李隆基,創建了開元盛世,寵幸楊貴妃,逃亡四川。
第六代:肅宗李亨,趁亂非法登基,造成既成事實,收複長安。
第七代:代宗李豫,平定安史之亂,同一時間為玄宗、肅宗治喪。
第八代:德宗李適,推行兩稅新法
第九代:順宗李誦,這個……在位時間不足200天,被逼退位,推行“永貞革新”。
第十代:憲宗李純,以法度裁製藩鎮,派出李愬雪夜襲蔡州。
第十一代:穆宗李恒,中風短壽,藩鎮重叛。
宣宗李忱,以皇太叔身份繼第十二代的武宗之位,人稱“小太宗”。
第十二代:敬宗李湛,敬宗16歲登基,18歲被殺。
文宗李昂,敬宗的二弟,勤勉聽政,18歲即位,32歲病故。
武宗李炎,敬宗第五弟,“會昌法難”、“牛李黨爭”27歲稱帝,33歲駕崩。(注意,武宗死後,繼承者是他的叔叔李忱,皇位重新傳回到十一代。)
懿宗李漼是宣宗李忱的兒子,所以,從李淵算下來,他還是屬於第十二代,和敬宗、文宗、武宗是堂兄弟。
李漼在位期間,驕奢淫逸,糟蹋起東西來,隻問貴的,不問對的,倒行逆施,把承載著唐王朝的這輛老爺車加速開向滅亡的深淵。
關於李漼個人的一份小檔案:
姓名:李漼
曾用名:李溫
出生年月:公元833年11月14日
屬相:牛
星座:摩羯座
卒於:公元873年7月16日
享年:41歲
諡號:睿文昭聖恭惠孝皇帝
廟號:懿宗
陵寢:簡陵
父親:宣宗李忱
母親:元昭皇太後晁氏
皇後:惠安皇後王氏
子女:八子,八女
宗教信仰:佛教
愛好:音樂、旅遊、開派對、燒錢(真錢)、拜佛……
如果從這份簡曆上還看不出李漼的敗君之相,那麼,具體從一件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