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幾年,王府請了不下十位教習,都是無疾而終。小韓健不但學問好,且會“折磨”人,遇上那種死賴著不走的,他就用一些特別手段,捉弄、恐嚇、非暴力不合作,韓健為了逃脫這些先生的“魔掌”,重獲自由,無所不用其極。遇上不識相的先生,他甚至會找人把先生揍一頓,不想走的打到他走。
韓健的叛逆之舉,直到他九歲時,府裏來了一位美女先生以後,才有所改觀。
這位美女先生,道號法亦,是韓健母親的“師妹”,來自於洛陽城外的道觀上清宮。魏朝重道抑佛,跟南朝齊的重佛抑道正好相反,在魏朝上層貴族中,有將女兒幼年送到道觀修習,到成年後再還俗歸家的習慣。而韓健的母親,就曾在上清宮中修習,也是在那裏,韓健的母親結識了時為長公主,後來為魏朝皇帝的女皇。
法亦年十九,人長的漂亮,一身道袍如同仙女一般,韓健見到第一眼便不能自拔。而法亦為韓健母親的“師妹”,這次來王府也是友情當教習,因而對韓健的教導也算用心,吃住都是在王府裏,跟韓健朝夕相對。
法亦不但學問好,且精通劍法,後者恰恰是韓健最感興趣的。韓健為了學習劍法,隻好虛心跟美女先生學習學問,課後更可修習劍法。
可惜法亦隻在王府裏呆了三年,後來發生了韓健跟芷兒練劍,被芷兒所傷的事,韓健的姨娘們覺得練劍太危險,送走芷兒之後不久,也送走了法亦。臨別,韓健依依不舍拉著美女先生的手,囑咐道:“美女師傅,以後千萬別嫁人,等我長大了,娶你。”
法亦一笑,沒回他話,便離開了郡王府,也離開了江都。法亦離開以後回到上清宮繼續修習,同時也把芷兒這個小暴力女帶上山門。後來韓健聽說,芷兒對劍法情有獨鍾,少女時便已經在上清宮裏無敵手。
……
……
法亦一走,韓健立馬被打回原型,此時他已經十二歲,家裏的姨娘徹底管束他不住。
等韓健開始恣意妄為,幾個姨娘才想起法亦的好,但此時悔之晚矣。為了讓韓健的心安實下來,姨娘們隻好同意他繼續練劍,還讓曾經他母親的侍劍丫鬟,也是韓健的九姨娘繼續教授他劍法。韓健更是找出老娘的劍譜自己修習。
長大以後,對韓健來說讀書毫無趣味,沒有電視網絡,也沒有小說,有些趣味的隻有人物傳記,他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隻有那幾本。於是,他便自己動筆寫。
兩個時空的分水嶺在三國,於是韓健自己寫了一本韓氏《三國演義》,到諸葛亮六出祁山,故事戛然而止。因為在這世界沒有陳壽這個人,也就沒有《三國誌》,韓健所寫的《三國演義》中所用的史料和典故,都跟曆史所載有所不同,卻也並非捕風捉影。
演義源自於曆史,卻跳出曆史的框架束縛。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韓健十三歲,便已將寫了半年多的《三國演義》成書,為了刊印,他把幾年來所積攢的壓歲錢包括“非法所得”全都拿了出來。
找了印刷的鋪子把《三國演義》刊印成書,他又找了書店,放進去寄賣。
萬事開頭難。新書,兩個月都沒賣出一本。就連韓健自己都逐漸淡忘這件事的時候,江都突然興起了一陣三國熱,緣起他所著的那本韓氏《三國演義》。
是金子總會發光。另一個世界的四大名著之一,在這世界,同樣會被普羅大眾所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