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處倒沒有,隻不過,這個包袱裏鐵定沒被褥子吧?”
丁立點頭。
“咱這林場裏呢,原本給你安排了屋,不過還沒來得及備上被褥子。這沙漠裏,晚上溫度忒低了,你沒帶家什可不行。要麼今晚去供銷社暫住一宿?”
見丁立點頭,張書記回屋,不一會兒便從屋子裏搬出一輛鳳凰牌自行車。
“去供銷社有點路,我載你過去。我們馬上出發,這幾天該來黃湯,要是半路上攤上黃湯了,你我的命十有八九得交代。”
在去供銷社的路上,丁立第一次知道“黃湯”是什麼。它是當地人對沙塵暴的稱呼。原來寶成林場在清初時期還是滿清第一林場,但是因為過度砍伐,清末開始,這裏逐漸被沙塵暴吞噬。如今的寶成林場,其實早已名不副實了。
老書記騎著車,問出心中疑惑,“小丁呀,你怎麼選咱們這來了?咱們這地兒啊,別說外人不願意來,本地人還勁兒往外跑。這地方啊,不養人了。”
丁立告訴老書記,他大學學得農業專業,這寶成林場是他在課本裏學到過的地方,所以當下鄉通知下來後,他就主動提出要到專業對口的寶成林場來。他怎麼都想不到,這寶成林場早已沒有林了。
老書記蹬了近四十分鍾才到達他口中的供銷社。說是供銷社,其實就是一排矮小的土磚房,牆體上刷著鮮紅的六個字:“寶成鄉供銷社”。此刻天色已暗,風也大了起來,黃沙混在風裏,勁往你眼裏嘴裏鑽。
老書記讓丁立先進去,他停一下車。丁立走到供銷社門口,見裏麵閃著燈光。他敲門道,“有人嗎?我是丁立,和張書記一起過來的。”
“裏麵沒人。”張書記停好車走了過來,見丁立跟空屋子問話,頓時笑了。他推開門,請丁立進屋。這是供銷社店麵的後屋,是社員休憩或夜宿的地方。炕上鋪著被褥子,幹淨整潔,像是小姑娘睡的地方,餐桌上放著兩碗麵疙瘩,還有一個碗扣了一個水煮蛋。
“吃吧!我特地讓小姑娘做的,她今晚回家,正好屋子留給你了,等明早我派人去鎮上買了被褥子,你就可以睡林場了!”老書記端起麵疙瘩吃起來。
吃完麵疙瘩後,老書記起身要走,臨走時還不忘叮囑,讓丁立把水煮蛋吃了。
“這都是那丫頭一片心意。這蛋啊,她留了個把月了。”
丁立不知道老書記口中的丫頭是何許人也,聽說她和自己素未蒙麵,就把珍藏的雞蛋煮給自己吃,心中大受感動。
老書記走後,丁立開始收拾東西,他包袱裏東西不多,隻帶了幾套換洗衣服和一本泰戈爾的詩集。
由於連日趕路,身體早已疲憊不堪,丁立翻了兩三頁詩集,就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了,他合上詩集,放到床頭的書櫃上。他看到床頭櫃子上擺著一本小學課本,就隨手翻到第一頁,借著昏黃的燈光,他看到上麵歪歪斜斜的字體寫著“潘小棗”,不過潘字落了筆畫,是一個錯別字。
丁立笑了,說:“這名字倒挺有意思。”
此時一股困乏襲來,丁立放下課本,吹滅了油燈,倒頭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