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近在眼前,好在離開京城的時候陳肅就已經準備好了端午節的節禮,隻要留守老宅的人到了時間一一送出門就行了。
端午節的節禮比較簡單,無非就是些酒水點心和綾羅綢緞,再加上時令的粽子和百索、繡品。
不止給林家的親朋好友這麼送,就是給榮國府也是這麼送。
大戶人家送禮其實也不會有多拋費,大多都是自家產的東西,若是往上司乃至更高級別的人家送禮,才會特意按照人家的喜好提前搜羅。
而同僚、同窗、同年之間送禮,則要十分小心,需要率先打聽打聽人家能夠回得起什麼樣的禮,不然送重了人家回不起禮,那純粹是給人添麻煩,不是想要正經往來的意思了。
林如海從前一直在蘇州讀書,但很少在老宅居住,他的老師自然眼下搬家去了杭州,離著這裏也不算遠,所以這一次端午節送禮的重點就在林如海的老師身上。
而林家族人這邊,也隻需要先給與林如海同輩的兩三房送些粽子、布匹和針線荷包之類的東西,其他族人因為都是晚輩,所以要先等他們送了,這邊才回禮。
不過,禮物都已經確定好模子了,就按照血緣遠近酌情增添一二就能送出去。
林家老宅的菖蒲和艾草已經分掛在各個院子裏的好些地方,祛毒、驅蟲的香包也都分發好了,最費事兒的就是準備粽子了。
今年陳肅參考賈敏的記憶,隻準備了五種粽子,兩種甜口、兩種鹹口加一份白粽。
“母親的孝期已經過了一年,家中下人們也不拘葷腥,所以這放了肉的粽子也當是家中主子們的一點心意分發一些。”
陳肅帶著陶表妹去大廚房裏巡視,隻見大廚房的院子空地裏擺上了四口臨時加起來的大鍋,還有不少丫鬟婆子坐在廊下手腳不停地在繼續包著粽子。
眾人見陳肅進來,紛紛放下手裏的活計起身行禮,陳肅趕緊叫他們繼續忙著就是,不用理會她們,可管事兒的還是趕緊湊上來陪著。
“……蒸好了的的粽子已經各有四百個,老爺恩師家和葫蘆廟甄家都已經送去了,剩下的這些都是給族人們的節禮和自家用的……”
知道自己在這兒隻會礙事,陳肅略微帶著陶表妹就走了,等走出院子,陳肅解釋道:“這粽子大多是要用糯米來做,而糯米性黏不易熟,所以做粽子之前需要事先泡過一晚上才好。咱們家親戚故舊多,所以這每年不管是自家用的也好,端午送禮也好,需要的糯米都不少。”
陶表妹年紀還小,從前也隻學過詩書和一點女紅,就算如今被幕後之人派出來用上,事先也隻是給她下了毒,承諾每半年給一次解藥,旁的什麼也沒做,她對這個世界第一次有了好奇,對陳肅則隻剩下感激和忠心。
陳肅可不知道自己在這短短幾天時間裏,給“陶表妹”看了日常生活,她就動了背叛幕後之人的念頭,對她也變得忠心起來。
沒兩天,賈赦和賈政就過來通知陳肅說,他們兄弟倆準備啟程回金陵了。
陳肅當然知道賈赦原本的打算是回金陵跟賈敬一起處理賈家在金陵的族人,他要走無可厚非,“二哥不是要留下來讀書嗎,怎麼也要跟著大哥走?”
賈赦近日來在蘇州城裏晃蕩,雖然沒有尋花問柳之舉,但小日子過得別多舒心了,哪裏舍得離開,不過是因為賈敬那邊在催,且世情規矩如此,他隻當這個妹妹舍不得他,沒好氣道:“老太爺跟老太太可是專程讓老二出來長見識的,既然敬大哥要處理族務,老二當然跟著我一起幫襯一二才好!”
賈政已經提前被賈赦說動了,因此這一回他先是感謝了陳肅的邀請,後又說道:“大哥說得沒錯,既然我是出來長見識了解世情的,這一次敬大哥處理族中事務我也少不了幫著跑腿才是。”
行吧,反正陳肅的意思也不是留人,她隻是單純好奇而已。
這年頭男人們出行的行李跟女人出行的行李沒什麼差別,尤其是中間要走上幾千裏的路,賈赦和賈政又都是公府的公子哥兒,除了銀錢,臉馬桶都帶了幾個。
這現成的教學場景,陳肅當然少不了要帶上陶表妹,這陶表妹在賈赦跟前晃悠的多了,賈赦便有了一點想法,臨走前他特意把陳肅單獨叫過去說話。
“林家那個一表三千裏的表妹,我看是個美人坯子,你日後若是想安生,就把她給看好咯,這樣人家出來的姑娘,見識了你家的富貴,難保不會舍不得走了。”
陳肅十分領賈赦這人情,“多謝大哥提醒,我自己一直注意著呢。”
賈赦仔細看了看,發現陳肅沒有敷衍他,心裏還挺高興,又說了些十九郎的好話,這才一臉欣慰地把陳肅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