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並非耶律大石想要留下蜀國公主,一來蜀國公主雖然聲望不如從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不少掌握實權的將領與冷靜的百姓氏族依然堅定的支持蜀國公主,再者耶律大石可以通過此事積累不小的聲望,對於蜀國公主的既往不咎和充分信任,顯得耶律大石的胸襟之寬廣。
待在皇宮之中的蜀國公主很快發現,自己如同一個傀儡一般,根本沒有絲毫的發言權,朝堂之上不少支持蜀國公主的將領,也被安排在對抗蒙古軍的前線,現在朝堂之上過半是耶律大石的嫡係,朝臣也不是傻子,為了自保,也不敢太明目張膽的支持蜀國公主,真是風箱裏的耗子兩頭受氣。
一時間朝堂之上的文武人人自危,現在前去一線作戰,基本便是宣判了死刑,何況耶律大石將所有朝臣的家眷都安排了住處,美其名曰照顧這些將領的家人,其實是一種威脅。
蜀國公主滿是憤怒的看待著這一切,逐漸變得沉默,身心俱疲之下很想一走了之,奈何現在西遼便是蜀國公主的家,若是蒙古將西遼拿下,天下之大真還沒有其去的地方,此時的蜀國公主莫名的想到了趙諶,對於趙諶沒有領兵而來的原因,蜀國公主心知肚明,蜀國公主內心真的很希望趙諶領兵前來,將蒙古軍趕出西遼,不過這一切總顯得不太真實。
就在耶律大石訓斥眾將無人敢領兵出征之時,蜀國公主終於按耐不住,站起來上前沉聲道:“皇上,我願意領兵出征。”
大殿之上頓時寂靜一片,誰也沒想到蜀國公主會如此。
耶律大石看著蜀國公主堅定的眼神,微笑道:“我大遼泱泱大國,武將眾多,怎能勞公主親征,耶律大石恨不得現在蜀國公主立即領兵出征,最好是死在戰場之上,這樣耶律大石就能以為蜀國公主報仇的名義,將更多的實權掌握在手中,到時候,就算不敵蒙古,便向蒙古投誠,也可以保全其一生富貴,雖然沒有做皇帝滋潤,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能保全榮華富貴已經著實不易,耶律大石久居皇帝之位,早已失去了當年的血性和氣魄,隻想怎麼活下來。
蜀國公主淒然一笑道:“皇上,此時乃是生死攸關之時,本不能計較個人生死,僅憑我遼國軍隊,抵禦蒙古軍隻是一時,蒙古軍連屠數城,很多將領都心生畏懼,若是再不請宋軍前來支援,敗亡隻是遲早,我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看到蒙古軍繼續屠戮我遼國百姓,我會以個人名義請求宋朝出兵救援,若是宋軍不來,或是皇上一味阻止,那麼就讓本公主領兵前線,與百姓同在一起,生死由命成敗在天。”蜀國公主言語之中滿是決然。
蜀國公主的一番言論,讓在場不少將領熱血沸騰的同時滿是羞愧,作為將軍居然隻想保命苟安,實在可恥,紛紛請命願意領兵出戰。
耶律大石麵部有些扭曲,沒想到蜀國公主突然的行動會如此招攬人心,對蜀國公主不免起了殺心,耶律大石小心的將殺氣隱忍,微笑著道:“公主嚴重了,若是公主前去,定然能讓大軍重整旗鼓,擊敗蒙古軍,若是宋軍前來支援,朕自然也不會阻攔,還會出城相迎,並且拿出全部的國庫金銀用來行賞,公主是否滿意。”
蜀國公主淡淡的看著耶律大石,這個原先給人如沐春風般親切的男子,現在已經被全力腐蝕,讓蜀國公主再也無法辨識。
蜀國公主微微行禮,轉身離開了大殿,而不少將領也跟著蜀國公主除了大殿。
耶律大石眼神微眯,冷冷的看著離去的眾人。
當趙諶手握蜀國公主的書信時,趙諶有些猶豫,此時並不是最佳的出兵時機,遼國並未出現不可挽回的局勢,雖然蒙古軍進攻推進速度極快,但遼國主力尚有一多半,但蜀國公主的真切言語,讓趙諶無法回避這個問題。
趙諶十分理智,自然不會因蜀國公主一言便盲目出兵,而是蜀國公主提出的條件,簡單的說,若是宋軍幫助遼國擊敗蒙古軍,那麼宋軍基本大致已經可以控製遼國大部,不論是市場還是戰略城市,而讓趙諶最終決定現在出兵的理由是蜀國公主提到耶律大石欲投蒙古的想法,雖然趙諶並未全信,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不可能,趙諶決定立即出兵西遼,抗蒙援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