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皆大歡喜(1 / 3)

不知道是不是聽懂了朱祁鈺話裏的潛台詞,於謙並沒在太祖高皇帝禦劍這個問題上再做推辭,就連皇帝要賜下蟒袍也幹脆加推辭一下都省了,直接就受了。

“此次應對韃靼之變與往年不同,須得小心行事。朕有意加強北方各鎮防禦力量的同時安排得力幹臣往江南繼任總督一職。前者百官推薦,朕思慮再三決定拜托刑部金卿往江南總督錢糧鹽布稅賦,還請金卿同於卿兩位安排部內事務,早日履新。”

金濂在景泰朝擔任刑部尚書一職其實有屈才之嫌,雖然金濂最初授官就是監察禦史,而且在廣東巡按就為自己積累了清廉的好名聲而被提升為陝西按察使司副使走的掌刑名這條路子。

在寧夏時金濂展露出了自己善於布局、長於計算的本事。修繕寧夏五渠時沙洲七星、漢伯、石灰三渠淤塞,就憑著金濂請旨後安排修繕使得工程完成後有大約一千三百多頃荒蕪土地得到了灌溉。

正統朝為了忽悠老百姓幫忙把糧食運到邊疆,曾經作出了對於輸送一千石以上糧米到邊疆就給予榮譽性璽書“以示旌表”的獎勵。金濂在考察了寧夏實際情況後認為當地地理環境惡劣,認為隻要接近這個標準也該給予獎勵。在得到朝廷支持後寧夏邊軍的糧食儲備一下子得到了提升。

在大明朝這個靠著讀四書五經當官的年代裏,除了周忱那樣的人之外金濂已經算是個財經好手了。

“加金卿太子少保銜,賜蟒袍,賜上方寶劍總督江南軍民官吏。凡四品以下金卿可先斬後奏,四品以上由卿一言而決革職待參。原本江南還有十幾位掛著監察禦史銜的巡按,一並交由金卿安排,調任革職均由卿定。”

“臣領旨,謝陛下恩典。”金濂接替周忱的職銜後直接被升為了太子少保,已經可以看到太子太保銜在衝自己招手了。

“啟稟陛下,既然金尚書往江南總督錢糧,是否要轉任戶部尚書銜更為適宜?”陳循問道。

金濂在土木之變前被正統扔到了福建參讚軍務,給寧陽侯陳懋當軍事參謀。在設計打九龍山擒獲鄧茂七的侄兒等殘餘叛軍上立有軍功,之後又移師浙江負責平定浙江的起義軍。

土木之變後金濂回朝重掌刑部事,在見識過朱祁鈺的無賴行為後怕引禍上身的金濂一直小心翼翼,但也沒少給戶部出主意解決財賦銀錢調度問題。這也是合理利用現金浮悠量的早期操作手段了吧!

“無妨,仍以刑部尚書銜總督江南,效果更好。”朱祁鈺對於這個建議並不在意。戶部尚書總督江南的效果也許還沒有刑部尚書操辦來得效果好,那可是刑部尚書總督吔……

景泰朝的一幹重臣其實個人性格上都有很大問題,如果要托付這些人承擔朝廷之重還真是扛不下所有。

首先最有問題的就是已經升為禮部尚書的小人楊善,連裝一下偽君子都用不著的真小人,小人到不能再小人了。所有人都知道楊善的黑暗曆史,他想裝也沒有人搭理他。

對於楊善這種能屈成球又能伸成杆的不要臉行徑,朱祁鈺將他安排在外交上成績顯著。景泰朝一改往昔對於屬國厚往薄來之策,楊善以“禮”的名義盤剝屬國用來擴大大明朝的實力,手段卑劣但無人反對。

也不是沒有人反對,隻不過聲音被朱祁鈺毫無情麵打壓過幾次後全天下也都知道了這個皇帝的喜好更為現實,不看重那像表麵上的屬國,更看重自己真實的地盤和人口。

想要繼續對大明稱臣,當然歡迎。作為大明的屬國是要列入大明版圖,按照大明律法的喲~

當然當然,可以一個國家多種製度嘛!大明朝身為中央之國自然是支持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延續的。但是我大明駐軍保護屬國沒毛病吧!軍費就辛苦各位屬國小弟結算一下了…沒錢?沒關係,沒有現錢可以用礦產、物品來抵扣的,咱大明地大物博可不缺這麼點東西,但是規矩是要說清楚的……

楊善的外交工作很出色,坑蒙拐騙各種手段用盡,為大明朝增加了不少的實惠。戶部看到從來是花錢的部門反倒開始幹起為官倉添金加銀的活計之後第一個對楊善另眼相看了,而兵部雖然不恥於楊善的為人也不會反對楊善將這個惡施加到外番身上——不然這老小子該對自己人使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