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坤見大勢已成,當即推舉吳兆麟為革命軍臨時總指揮,起義軍為湖北革命軍,布置進攻總督署。起義軍策反了武昌城內外三、四千人,約占當時清廷駐守武昌總兵力的一半,用機關槍和大炮轟開了武昌城的大門。經一夜血戰,到東方黎明時占領督暑,武昌全城克複。滿城都是臂纏白巾的革命軍,一麵醒目的鐵血十八星大旗,在黃鶴樓頭迎風招展。
10月11日上午,槍聲停息,革命黨人聚集商建軍政機構,推選領袖。此時,在武昌城中逃走的黎元洪正藏在部下劉文吉家裏。找到他時,他以為要被起義軍正法,嚇得渾身哆嗦。當得知起義軍要他當總督時,黎元洪更是嚇得麵無人色,最後,李翊東大怒,舉槍對黎說:“再不答應,我就槍斃你!”後來幹脆拿起筆簽了一個“黎”字,說:“我代簽了,看你還能否認不成!”於是《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黎布告》,貼遍全城。
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在12和13日,分別光複漢口和漢陽。到11月底,內地18省全部獨立,留給清廷的隻剩下了河南、直隸和東北三省。
1911年12月,孫中山被選為臨時大總統,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該政府通過了一係列有利於民主政治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法令。但它隻存在了三個月。1912年2月12日,溥儀宣告退位,滿族人建立的清王朝正式在中國的曆史舞台上謝幕。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11日,孫中山在南京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用法律形式把資產階級民主共和製肯定下來。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除大總統職務。至此,以袁世凱為首的,代表大地主大買辦階級掌握了政權,中國近代史進入北洋政府的反動統治時期。
辛亥革命是一場偉大的革命,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推翻了統治中國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專製製度,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殖民統治的各個代理機構,建立起了中國也是在亞洲建立了第一個現代民主國家體製的共和國,締造了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觀念。這些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政治現代化的進程,還為亞洲的覺醒提供了優秀的榜樣。但是,由於民族資產階級的弱小和軟弱性,使得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攫取,遠遠沒有完成建立新中國的曆史任務,中國的複興之路還需要更為先進的階級來開拓。
邊欄:
孫中山(1866~1925年),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結束了封建王朝在中國統治。孫中山幼時名叫帝象,本名孫文文,字載之,號日新、逸仙,化名中山。他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 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也是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尊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75. 伊朗的立憲革命
在伊朗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凱伽王朝(公元1779~1921年)時期,伊朗一步步走向殖民地化社會。1813年,俄國崛起,用武力打敗了愷伽王朝,迫使其與自己簽訂了伊朗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古利斯坦條約》,後又與簽訂《土庫曼恰依條約》。從此,伊朗的衰落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從古到今伊朗地區也經曆過生存在不同民族的統治下,但西方國家不但要求伊朗割地、賠款、通商、傳教權、領事裁判權等一係列不平等條款,還對伊朗進行文化滲透,儼然要將伊朗納入資本主義體係中去。伊朗陷入國破家亡的危機之中。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伊朗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凱伽王朝殘暴,成為新興的資本主義的極大阻礙。開明紳士、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上層僧侶發動的國內君主立憲的呼聲日漲。19世紀末,先有改革思想家馬爾科姆汗(公元1833~1908年)起草《改革書》,最後被貶歐洲,後又哲馬魯丁?阿富汗尼(公元1839~1897年)因勸告國王改革而被放逐至奧斯曼帝國。但是立憲改革大勢所趨,伊斯蘭教徒中的愛國者紛紛鼓動穆斯林同國王的賣國和苟且偷生的行為展開鬥爭。
20世紀初,昏聵腐敗的凱伽朝廷把電報線敷設權、貨幣發行權和南部伊朗石油開采權賣給了英國,把裏海漁業租讓權、保險與運輸業租讓權賣給了俄國,把海關事務交給了比利時,更加堅定了伊朗民眾的改革決心。
1905年12月,德黑蘭發生了地方官毒打商人和阿訇的事件,在塔巴塔裏和比哈比哈尼兩位著名的阿訇的領導下,德黑蘭5千餘群眾湧入清真寺避難(“別斯特”)的傳統反抗形式,成為伊朗革命的導火線。抗議活動持續了8個月,先後有幾萬人參加。1906年夏季的抗議群眾,提出了罷免宰相、改革內政、召開議會製訂憲法的要求,並成立革命民主組織和誌願部隊。1906年7月,國王穆紮法?厄丁(公元1896~1907年)被迫罷免宰相,8月宣布實行憲法,並且讓位於穆罕默德?阿裏(1907~19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