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人情練達即文章(3)(1 / 3)

勢利人的特質,正如俗語所說:“見高拜,見低踩”,他們都是一些趨炎附勢的人,當然更不會講什麼道義。

知道了勢利人的本質,而又一定要跟他們應酬,那就隻有采用兩種方法:

(1)積極的方法。“反其道而行”,凡勢利人所看不起的人,或者他們不願交往的人,我們都與其交往並借此來教訓他們、挫敗他們,使他們有所省悟,進而有所改變。采取這個方法,要先具備一些條件,那就是自己有足以挫敗他們的各種能力,而實行的方法也不能使他們太難堪或產生反感,否則,就會導致雙方間的友誼破裂,成為敵人。

(2)消極的方法。如果不得不與勢利者應酬,也絕不對他們有諂諛行為,以免受其辱。如能具體表現出自己人格的高尚,意誌的堅定,他們就不得不對你另眼相看了。

同勢利人的應酬,不到萬不得已之時,切勿投其所好、處處遷就,這樣一來,久而久之,你自己也被勢利之人同化了。

4.蠻橫之人

蠻橫人暴戾凶狠兼而有之。遇到這樣的人,根本沒有交往的必要。不過蠻橫人也不會有特別的字號招牌掛在胸前給你認識,在你的生活中,或親戚朋友中,偶爾也會結交上這樣的一個人。等到你知道他是個蠻橫不講理的人時,互相間已經有了某種程度的來往了。

凡是處在這種情形下,交往的原則有二:

(1)與之疏遠,這是上上之策,由疏遠使互相間的感情淡薄,待往來減少了,就可以結束朋友的關係。

(2)雖與之應酬,但處處謹慎,用極溫和淡然的態度來應付對方的強橫暴戾。

如對方仍不知進退,就隻能采取遠避或絕交的方法。

事實上,強橫殘暴的人並不多,但亦不是沒有。故此,交朋結友不能不慎重行事。

5.好諂媚之人

諂媚的人,大都是不知廉恥,好逸惡勞之人。他們諂媚的目的,不外是向被諂媚的人求助取利,所以說他們是“諂媚小人”,再恰當不過。

社會上有些人很會諂媚。諂媚者的目的是為了邀功取利。因此可以說,凡是諂媚者,對我們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他們常常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一個人,其他正直的朋友必然與我們漸漸疏遠。

諂媚的人,大都有取悅別人的一套手法。被諂媚的人,也往往被這一套手法弄得飄飄然。要知今日因你的財勢而來諂媚你的人,亦是他日因你失勢而傷害你的人。因此,凡是來諂媚的人,都應當對他冷淡,對其所說的好話、壞話,隻能是一笑置之。時間長了,使其覺得乏味,自然而退,否則,就難保不受他們的傷害。

6.自私自利之人

自私自利者,不理會別人的利益得失,往往隻為自己打算。替自己打算是人之常情,在這個社會中,完全不替自己打算的人,是很少的。

所以一個人要替自己打算並不為過,但隻替自己打算,而不理會別人的死活,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非常不可取。在應酬中,對這種自私自利的人要特別注意,偶一不慎就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所以,你在交往時,要防備自私自利的人,首先就必須學會辨別自私自利的人。一般來說,自私自利的人在平時是沒有什麼特殊表現的。與他們應酬,可能會使你感覺到他是個忠厚而且體恤別人的人。但事情來了,他要達到目的,就不管你的死活了。因此,你要認識這種人的本質,就隻有在平時的行動中來觀察。而這種觀察,又最好放在看對方是如何對待他至親的人,如父母、妻子、兄弟,等等。如果他對待至親的人也顯得極其自私,那麼朋友就更不必說了。確定對方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以後,我們與其應酬,就應處處小心,步步為營,小的事情吃了虧,還不算什麼,大的事情掉進了對方的陷阱,就後悔莫及了。

★ 社交學提醒您:

君子與小人,是各色人物中的兩極。清代金蘭生所編《格言聯璧》中講到如何對待君子與小人時說:“小人固宜遠,然斷不可顯為仇敵;君子固當親,亦不可曲為附和。”講的是對小人既不親近,也不公開結為仇敵,對君子可以親近,但不可曲意逢迎。這比較合乎潔身自好的待人之道。

有句話說:“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也不得罪一個小人。”洪應明在《菜根譚》中也說到這個問題:“休與小人結仇,小人自有對頭;休向君子諂媚,君子原無私惠。”這雖然有“明哲保身”的味道,但區別待人的思想可供我們參考。勿媚君子的道理是很清楚的,君子有處事的原則,低聲下氣地去討好君子,隻會引起反感,自找沒趣。為什麼不要和小人結仇?這是因為小人胡攪蠻纏,和小人爭論是非,往往是白白浪費精力。

8小時外的應酬未必不是一場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