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並不甘心於取得這樣的成績,覺得賺錢太慢了,於是就想方設法,偷工減料,從小商品的原料上下手。可以想象,顧客需要的是物美價廉、經久耐用的商品,在小青年這買了質量差的商品以後,一傳十,十傳百,漸漸沒人再光顧他的生意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感到,不管是做什麼事,從事什麼行業,都要保持高尚的品質,而且應該不惜一切來保持這種品質。大凡曆史上真正的偉大人物是不會因金錢、權勢、地位等種種誘惑而出賣人格的。
無論有多大的利益,無論有多麼難以抵擋的引誘,具有優秀品質的人都不會出賣人格。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辦任何事,在自己做事的過程中都應該保持自己高尚的品質。在我們做一個律師、一名醫生、一個商人、一個職員、一個農民、一個議員,或者一個政治家時,都不要忘記:我們是在做一個“人”,而且要做一個具有高尚品質的人。這樣,我們的職業生涯和生活才能有重大的意義。
★ 社交學提醒您:
人格是一個人性格、氣質、道德品質的總和,它蘊涵著難以估量的力量,如無聲的命令,潤物的春雨,凝聚人心的磁石,撥開雲霧的燈塔。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曾用金子比喻人格的“純度”,其“含金量”愈高,影響力愈大。古往今來,高尚的人格令人敬仰,卑劣的人格遭人唾棄。我們要取得別人的信任,提高我們的人格是關鍵。
尊重你身邊的人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係好。等到弟子轉身離開後,他又趁弟子不注意的時候,蹲下來將鞋帶解鬆。這個細微的動作,恰巧被一位旁觀者注意到了。他非常不解,很有禮貌地來到大師前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鬆呢?”
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鬆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這位旁觀者更是不解了,問:“那您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
這位大師笑了笑說:“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
聰明的大師麵對因不明白用意的弟子提出的“鞋帶鬆了”,體現了對他人真誠的尊重,而不是藐視、甚至嘲笑弟子。
眾所周知,力是相互的,同樣尊重也是相互的。從小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叮囑我們,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別人。現代社會處在一個生活節奏空前快捷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在講究質量的同時,更追求效率。因而,人們的言行更直接、更簡潔了。與此同時,人們在交往中希望得到尊重,得到重視的渴望更加強烈了。
在人際交往中,這一點更是重要。試想一下,在我們麵對一個陌生人時,我們態度謙虛、說話誠懇,那麼,對方沒有理由不尊重我們。
如果我們想得到他人的讚揚,讓別人承認我們的優點,處處受人歡迎,那麼我們就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優點,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嚴。
有一個年輕人應邀去參加一個盛大的舞會,可是年輕人卻顯得心事重重。一位年長的女士邀請他共舞一曲,隨著歡快的舞曲,年輕人也變得開朗起來。
一曲結束,年輕人對年長的女士給予由衷的讚美,對她的舞技大加讚賞。年長的女士聽到有人這麼欣賞她的舞計,顯得很開心。出於好奇,女士忍不住詢問年輕人剛開始時,為何愁眉不展。
年輕人講出了原由,原來年輕人是一家運輸公司的老板,可是由於自然災害的原因,他的公司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已經接近破產的邊緣。年輕人已經沒有多餘的資金維持公司的周轉了,即使想翻身也沒有機會。
事有湊巧,年長女士的丈夫是當地一家大銀行的行長,女士很爽快地把年輕人介紹給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隨即找人對年輕人的公司進行了分析和調查,給他貸款100萬,幫助年輕人渡過了難關,解了燃眉之急。
每個人都希望在人前保持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所以,在與人交往之時,有必要讓對方明白,你承認他的優勢並肯定他的存在,並且真誠地承認和肯定——這是打開對方心扉的鑰匙。
在與陌生人交往時,我們要做到尊重對方,就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首先,從內心要有尊重他人的基本認識。現實中人確有職業、身份高低之分,但不存在人格貴賤之別。要善於根據時間、地點的變化及角色轉變,做好每個角色應該做的。還要根據對方的年齡、身份因素等轉化語氣、語速、話題,表現出對人的尊重。
其次,從外在言行禮儀中表現對他人的尊重。在與人交往的態度上,要特別注意我們的舉手投足,要從細節上讓對方敏感的神經因我們的善意而放鬆,比如注意傾聽、謙虛禮貌、實事求是,都屬於尊重別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