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新崗位,吳芳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更沒有得意,在兢兢業業做好本職的同時,依然是與人友善、熱情待人。尤其對那些因自己調整工作而無端生妒的人更是以禮相待,以德報怨。久而久之,那些曾經對吳芳當上部門經理一職有怨恨的人也深深地被吳芳的善良所感動了。
多年來,吳芳奉行與人為善忍讓謙和的處事哲學。她說,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善良天性,更需要後天日積月累的修養,隻要不傷尊嚴和人格,有什麼不可以善待和忍讓?是啊,與人為善,善待他人,多了一份坦然,增了一份愉悅,添加了一份好心情。如此說來,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 社交學提醒您:
善心隻在一念間,而善心所結下的善果,芬芳馥鬱,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孟子曾經說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那些心地善良、不求回報幫助人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而那些自私吝嗇、斤斤計較的人則會處處碰壁,很難成功。
謙虛的人在社交中受歡迎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當我從事的石油事業蒸蒸日上時,我晚上睡前總會拍拍自己的額角說:‘如今你的成就還是微乎其微!以後路途仍多險阻,若稍一失足,就會前功盡棄,勿讓自滿的意念侵吞你的腦袋,當心!當心!’”這就是告誡人們要謙虛,不要驕傲。隻有謙虛的人才能進步,才會在社交中受歡迎。
謙虛是人類的美德,對於人際交往很重要。一個人對自己應該有個客觀的評價,實事求是,不貶低自己,也不抬高自己;既能堅持正確的觀點,又能虛心向別人請教。謙虛的人在交際應酬場合總是有許多朋友的,隻有謙虛的人才能成為社會交往中受歡迎的人。
法國哲學家洛希夫克曾這樣說過:“如果你想得到仇人,你就勝過對方,可是,如果想獲得更多的朋友,就讓對方勝過你。”
這該如何解釋呢?因為當對方勝過我們時,那就滿足了他的自重感。可是,當我們勝過對方時,那就會使他有種自卑的感覺,並會引起猜疑和妒忌。
這句話可以成為我們結交陌生人時必須遵循的至理名言。
“胡慶餘堂”是紅頂商人胡雪岩畢生的心血。在世紀更迭、戰火紛飛的歲月中,無數金字招牌都未能幸免於難,而“胡慶餘堂”卻以胡雪岩提出的謙虛誠信支撐了下來。
一天,一位老農到“胡慶餘堂”買藥,微露不悅之色,還不停地抱怨。掌櫃的見老人是一個農夫,買的鹿茸也不多,就不耐煩地趕他走。
這一幕恰好被胡雪岩看到了。胡雪岩和顏悅色地問老人“是不是藥店有什麼招呼不周的地方?”
老人見胡雪岩談吐穿著不凡,知道是個管事的人,就說:“藥店的鹿茸切片放置時間太久,有些返潮,希望貴店不要提前將鹿茸切片,等有人來買時再切更好。”
掌櫃的一聽,辯解說“胡慶餘堂”賣的都是上等鹿茸,並威脅老農夫不要在店堂內胡說八道。
胡雪岩對掌櫃的擺了擺手說:“不要這樣對老人家。”然後又對老人說:“您的建議我們馬上就采納,您以後一定會買到好的鹿茸,這次的鹿茸我們不收錢,希望您下次還能到‘胡慶餘堂’買藥。”當即下令鹿茸一概不得事先切片。
老農夫被胡雪岩的謙虛大度所感動,逢人就誇“胡慶餘堂”貨真價實,每次進城都會給胡雪岩送些土產,兩人成了忘年交。
胡雪岩的謙和不僅沒有失掉藥店的聲譽,反而讓他贏得了老農夫對“胡慶餘堂”的信任,他一生結識了很多這樣的朋友。胡雪岩常對人說:“我一無所有,有的隻是朋友。”朋友們都非常信任胡雪岩,信任“胡慶餘堂”,百年老店就是在信任中傳承到如今。
謙虛的人恪守的是一種平衡關係,即使周圍的人在對自己的認同上達到一種心理上的平衡,讓別人不感到卑下和失落,非但如此,有時還能讓別人感到高貴,感到比其他人強,即產生任何人都希望能獲得的所謂優越感。
尤其是處於現在這個講求合作的社會,一個人光靠個人力量往往是不夠的,再能幹的人,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我們多結交一些朋友,他們就能幫我們解決很多難題,而贏得對方信任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就是謙虛。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兩大黨派針鋒相對,奧巴馬和麥凱恩被推到了政治的風口浪尖。
當兩個候選人為了誰更合適當總統,爭論得熱火朝天時,有些人卻在處心積慮地想找到讓奧巴馬顏麵掃地的故事,想讓他敗在自己過去不良的行為上。
可是,奧巴馬生活中謙虛謹慎,工作中公正稱職,身邊的人都喜歡他,他已經贏得了大量精英支持者,沒有人站出來戳他的脊梁骨。於是他們就在奧巴馬的一次違章停車上做起了文章,指責他不是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市民,哪堪一國之重負?
此時,獲諾貝爾獎的貝克教授站出來說:“多數情形,人們犯規甚至犯法,並不是因為當事人很壞,是個壞蛋。相反,那完全是理性選擇的結果。”
貝克教授用自己的權威成功為奧巴馬解了圍,讓奧巴馬很意外,因為他完全不認識貝克教授。接著,貝克教授對媒體講了個故事:一天奧巴馬去紐約市主持一個會議,因為塞車眼看就要遲到了,和他一起到達停車場的是個老人,他們幾乎同時看到了這個唯一的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