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在年輕時代曾以擁有“三頭”自負,即筆頭寫得過人,舌頭說得過人,拳頭打得過人。在學校讀書時,已是一員狠將,不怕同學,不怕師長,以為他們都不及他,初入社會,還是這樣鋒芒畢露,結果得罪了許多人。但是還好,總算覺悟得快,一經好友提醒,便連忙負荊請罪,倒也消除了不少嫌怨,但是無心之過仍然難免,結果終究還是遭了挫折。俗話說:“久病亦如醫。”他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訓後,才知道如果言語行動暴露鋒芒就是在為自己的前途設下荊棘,有時為了避免再犯無心之過,就故意效法古人之三緘其口,即使不得不開口,也是盡量謹慎。盡管“矯枉者必過其正”,但是要掩蓋先天的缺點,就不能不如此。

當然你也許會說,采用這樣的辦法不是永無人知了嗎?其實隻要一有表現本領的機會,你把握這個機會,做出過人的成績來,大家自然就會知道。這種表現本領的機會,不怕沒有隻怕把握不牢,隻怕做的成績不能使人特別滿意,你自己有真實的本領,就要留意表現的機會,沒有真實的本領,就要趕快準備。

《易經》上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無此器最難,有此器不患無此時,鋒芒對於你隻有害處,額上生角,必觸傷別人,你不磨平你的角,別人必將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傷害更多,而鋒芒就是人類額頭上的角。

有些人在與人應酬時,總愛顯露自己的才華和能耐,以引起人家的注意,博得人家的好感。殊不知,你越是顯露自己,越是傷害對方,隻會招致對方的嫉妒和打擊,導致交際及事業的失敗。因而要十分注意藏鋒露拙,切勿鋒芒畢露。

從前,一個木匠帶著幾個徒弟到齊國去。師徒一行走到山路的一個拐彎處,看見一座土地廟,旁邊有一棵高大無比的櫟樹。大到什麼程度呢?它的樹陰可以容納幾千頭牛在樹下休息;樹幹又粗又直,在幾丈高之後才能見到分枝,而這些樹枝粗到可以用來做造船材料的就有好幾十枝。許多路人都在圍觀,連聲稱奇,隻有這個木匠瞄了一眼,扭頭就走。

徒弟們看膩櫟樹之後,追上師父,問道:“生平從未見過這麼高大華美的樹木,師父怎麼看都不看就走了呢?”沒想到徒弟眼中的奇樹神木,在師父眼裏竟然隻是一文不值的朽木!

木匠回答:“這棵樹沒什麼用。用來造船,船會沉;做棺材,棺材會腐爛;做器具,器具會破裂;做門窗,門窗會流出汁液;做柱子,柱子會被蟲蛀。正是因為它沒有用,才會這麼長壽,這麼高大。”

晚上,木匠夢見這棵大樹對他說:“你怎麼能說我沒用呢?你想想看,那些所謂有用的橘樹、梨樹和柚樹,在果實成熟時,就會被人拉扯攀折,樹很快就會死掉。一切有用的東西無不如此。你眼中的無用,對我來說,正是大用。假如我像你所說的那樣有用,豈不早就被砍了嗎?”

木匠醒來,若有所悟。他把這個夢告訴了徒弟。徒弟問道:“它既然向往無用,為什麼要長在土地廟旁邊,引人注意呢?”木匠答道;“如果它不是長在廟旁邊,而是長在路中央,不也早就被人砍掉當柴燒了嗎?”

當環境不利於生存時,有許多人想明哲保身,但是不能。從這個故事可以知道,即使想要明哲保身,也需要大智大勇。強出頭、鋒芒畢露,還妄想不遭人忌,那是不太可能的。

然而,以無用之姿出現在世人麵前,也要慎選環境,像故事裏的櫟樹,長在神廟旁邊,人們不敢在它身上動腦筋,反之,如果長在路中央,豈不必死無疑?

一個人有一定的才幹本是好事,是事業成功的基礎,隻要顯露得適時適處,也會得到人家的器重,是有施展天地的。但是如果鋒芒太露,在言語上,便要得罪人;在行動上,便要惹人妒忌,一定會遭到別人的嫉恨和非議,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那麼,我們應當怎樣去做呢?

(1)“才”不外露。

也許你的確智力非凡、能力卓越、超凡脫俗、學識淵博、口若懸河……知道很多別人不知道的東西,見過很多別人不曾見過的場麵,這些都是你的資本。但是,擁有這些並不一定要張揚出來,時間會證明一切,證明你的實力。收藏起你的鋒芒吧,在人際交往中留下較大的回旋餘地,積極保護自己,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周圍真心仰慕你的朋友多了,別人看你的眼神更加尊重和信任了,你的人際關係更加融洽了。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美,想得到別人更高的評價,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人不自覺地會把自己的資曆當作侃侃而談的談資,情不自禁地大談特談,這也是人性的普遍意識。如果實在抑製不住自我表達的欲望,就不妨換個方式表達吧!比如,在別人沒談起他的才能時,就盡量不要單方麵主動挑起話題。讓別人發表完“演講”後,你再徐徐道來,這樣就不太會給別人留下壞印象。所以,當你充滿表現欲時,可以使用小小的計策,鼓動對方:“把您的廣博見聞說出來讓我們聽聽吧!”在對方胡誇海誇的時候,你見縫插針地把自己知道的說出來,這樣會給人留下知識麵寬廣又謙虛的好印象!

(2)把個性留給自己。

這個多元化的年代,個性似乎顯得格外重要,時下的種種媒體,包括圖書、雜誌和電視,都在宣揚個性精神,尤其是年輕人,更是把追求個性作為畢生的事業。他們最喜歡的一句話莫過於拉丁格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然而,作為一個社會中人,我們真的能這麼灑脫嗎?比如你走在公路上,如果僅僅走自己的路而不注意交通規則,警察就會來幹涉你;你走路若是不注意安全,橫衝直撞,還有可能出車禍。所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種處世的態度是行不通的。社會是一個由無數個體組成的群體,我們每個人總是和別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單獨的生存空間並不是很大;所以當你想舒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時候,必須注意不要碰到別人。當我們張揚個性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我們張揚的是什麼,同時注意到別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你張揚的這種個性是對他人人性的壓抑和欺負,那麼你最好的選擇是拋棄它,而不是張揚它。

社會需要個性,但那是一種被公眾所能接受的個性。隻有你的個性融合到創造性的才華和能力之中,這種個性才能被社會所接受;如果你的個性沒有表現出一種與我們所處世界的相容性,僅僅表現出一種格格不入的無禮,它隻能給你帶來負麵的影響。要想成就一番事業,要想與社會融合,就要盡量與周圍人保持一致,這是一種成熟、明智的選擇,所以,是把個性留給自己的時候了!

(3)得意但不要忘形。

一個人是否偉大,是可以從他對自己的成就所持的評價和態度上看出來的。人生在順境和成功之時最容易得意忘形,可是這樣往往容易滋生失敗,正所謂樂極生悲。特洛伊“木馬屠城記”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高興太早,否則失敗會接踵而至。有些人因為順境而感到欣慰,愉快之情不時溢於言表。然而不能光顧著高興,應該想辦法維持好運。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年輕人的好奇心似乎特別重,熱衷於打探別人的隱私,特別是那種觸及別人心靈底線的隱私。

玩笑歸玩笑,其實,很多隱私是聽不得也講不得的。你也許認識高層人士,他或許要向你傾吐秘密,但這一定不是什麼特權或是好事,反而很可能是一種精神負擔。

現代社會因為聽得別人的秘密、被人芥蒂在心的例子還是比比皆是的,所以別人的隱私聽不得!

同樣,很多時候向別人傾吐秘密也是危險的。這裏有個寓言故事,給我們了很多的啟示。

森林裏,狐狸垂涎刺蝟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於刺蝟的一身硬刺——隻要狐狸一靠近,刺蝟便蜷成一個大刺球,讓狐狸一點辦法也沒有。刺蝟和烏鴉是好朋友,一天,刺蝟和烏鴉聊天,烏鴉很羨慕刺蝟有一身好鎧甲,便說:“朋友,你的一身鎧甲真好啊,就連狐狸都沒辦法。”刺蝟經不起烏鴉的吹捧,忍不住對烏鴉說:“其實,我的鎧甲也不是沒有弱點。當我全身蜷起時,腹部還有一個小眼不能完全蜷起。如果朝那個小眼吹氣,我受不了癢,就會打開全身。”烏鴉聽了十分驚訝,原來刺蝟還有這樣一個小秘密。刺蝟說完後,對烏鴉說:“我這個秘密隻跟你說過,你可千萬要替我保密,要傳出去被狐狸知道了,那我就死定了。”烏鴉信誓旦旦地說:“放心好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怎麼會出賣你呢?”

過了不久,烏鴉落在了狐狸的爪下。就在狐狸要吃烏鴉的時候,烏鴉突然想到了刺蝟的秘密。 便對狐狸說:“狐狸大哥,聽說你很想嚐嚐刺蝟的美味,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訴你刺蝟的死穴。”狐狸眼珠子一轉,便放了烏鴉,烏鴉便對狐狸說了刺蝟的秘密。後果可想而知。在刺蝟被狐狸咬住柔軟的腹部時,它絕望地說:“烏鴉,你答應替我保守秘密的,你為什麼出賣我?”

看了這個故事,我們可以領悟到,真正出賣刺蝟的其實是它自己。它生活在一個充滿危險、弱肉強食的森林裏,隻有它的一身硬刺能保護自己,而它為逞一時的口舌之快,卻把自己的破綻告訴了烏鴉,惹來殺身之禍。這個故事並不是要讓大家把自己層層包裹起來,不去處朋友、不去傾訴。它告訴人們:關係到自己正常生活乃至生命的秘密,絕對不可輕易告訴他人;但如果你說了,又被傳出去了,就不要怨恨朋友出賣了你,因為第一個說出這個秘密的是你自己。自己都不能替自己保守秘密,又怎能要求別人替你保守呢!

這麼多古往今來的曆史事件,這麼多充滿寓言意味的故事,都在提醒著我們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動什麼也別動隱私!可是,現實生活中,人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這些突發或者不可避免的場景中總涉及別人或自己的隱私。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種場景下應該怎樣正確處理隱私問題,讓我們能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左右逢源,立於有利之處吧。

場景一:當別人要告訴你他的隱私

你要學會區分,誰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