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別人——你的朋友。馬克·吐溫說過:“每個人像一輪明月,他呈現光明的一麵,但令有黑暗的一麵從來不給別人看到。這座埋葬記憶的小島和月亮上黑暗的一麵,就是隱私世界。”即便是進入朋友的隱私地帶,也是朋友交往中的一個需要慎重對待的問題。朋友之所以把隱私告訴你,是因他們深知你作為一個忠實的朋友是值得信任的。他們總是推心置腹、毫無保留地向你傾訴。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也要以同樣的態度和方式對待他們。你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好嘴巴這道關口,守口如瓶,不讓朋友的隱私泄露出來。如果撕開朋友的傷疤,暴露朋友隱匿的秘密,隻會使朋友尷尬、不快,飽嚐痛苦,而且會給搬弄是非的小人惡意中傷的機會,這樣不僅你和朋友之間的友誼會蕩然無存,還會使你們反目成仇,最嚴重的是,這種不保守朋友秘密的行為,會給你的誠信度大打折扣,你將不再受到其他朋友的信任,並被劃入黑名單。

第二種別人——一般的熟人。曾經一位哲學家說過:“許多人因為分享了別人的秘密而不得善終。”很多時候,人們吐露隱情是因為出於虛榮心,由於想說話,想引起別人的重視和對自己的信任。對這種人,不管他是否值得信任,你隻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就可以了。對於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統統不說就對了,你要永遠保持不泄露他人秘密的高度警惕性。另外一些時候,有人與你分享秘密是想交換秘密,即知道你的秘密。對這樣的人,你一定要清楚識別他們的目的,但是也不要因此而抱怨,對他們這種人,記得保守住他們的隱私,並以一些無關緊要的知心話回報就行了,千萬不要對他們說出你的秘密。

場景二:當別人窺探你的隱私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自然也沒有人無緣無故迫切想知道你的隱私,除非這人有窺視癖。 別人想窺探你的隱私的時候,你一定要思考他是不是有什麼隱私被我看見了?他是不是有什麼地方有求於我?我們是不是激烈的競爭對手?綜合考慮了以上種種情況後,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西方有位哲人說過的話可以被用來作為解決之道:“袒露之心如一封攤開在眾人麵前的信。胸中要有因此能夠保守秘密的城府。當有人想摸透你的心思,冒犯你、試圖控製你,或設置圈套,使最精明的人也泄露秘密,你沉澱深藏的東西便會受到威脅。要做之事莫講出,要說之話莫照做。”

場景三:當別人想從你這裏探聽他人的隱私

很多時候,向我們打探他人秘密的往往是我們的好朋友,這就造成一個兩難的境地,於是我們被迫麵對一個殘酷的現實:或者失去珍貴的友誼,或者違背保守秘密的諾言。這種情況無疑是對忠誠最嚴厲的考驗。但是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正直的人,你決不能動遙你的首要責任是完好地保存住別人托付的東西,即他的隱私。但是對朋友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分寸,讓朋友從你的言談舉止中看出你的嚴肅和認真。真正的朋友是會理解你的,甚至會因此更把你當作可以深交、推心置腹的朋友。

有一所著名的大學,曾經舉辦一個為期三十天的經營管理研習班,主題就是“誠實與坦率的好處”。一年後,有人作了調查,發現當時參加研習班的人,有一半以上的人已經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經過一連串的追蹤采訪,才知道他們把研習中所學的管理方法應用到工作上,卻因此而發生了嚴重的矛盾衝突,最後不得不棄職而去。

合理的坦率與正直,乍看之下是非常可愛的,但是如果一再應用,卻會把友誼、婚姻、商場交易、事業等慢慢導向破滅之途。僅僅學到基本管理常識的人,常常落入“瞎子賽跑”的境地。這種人在邁向成功的路上,不能觀察其他對手們的動靜。他們的目標是要抵達終點,而對對手毫不在意,隻顧自己往前衝刺,沒有發現由於自己的愚直和魯莽,把灰塵和泥土都濺到別人身上。即使發現了,也毫不在乎,所以競爭對手第一場敗給他之後,就一直耿耿於懷,到了最重要的一場決賽,終於合力將他推倒。

一個滿口講理論,個性坦率而耿直的職員,多半不會受到周圍人的歡迎。這種人如果擔任公司的主管職務,等於將最脆弱而無防的一麵,暴露給一些想討好他上級主管的下屬,為他們製造許多越級打小報告的機會,同時將自己的把柄也落在工作上的競爭對手中,更甚者,還在不知不覺中,樹立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最好采取不經衝突,也不招惹別人來達到所期待目標的方法,一個崇尚坦率作風和理論主義而又同時具備巧妙政治手腕的人,才是最理想的。

單憑“誠實和正直”處理事情的人,絕不會發現一般人都具有自我優越性,因而高估了自己的“形象”,這裏所說的形象,並不是純指客觀上的,而是帶有一些主觀性的執著。

如果坦率而愚直地評價個人,即使評價得毫無偏頗,也會傷害當事人心目中的自我形象,無論是上司、同事或下屬,都不願將真實的自己暴露在別人麵前,因為任何人都認為自己比別人優越。身為主管的人,可能會有如下的自我形象——我待人親切又體貼,我的薪金雖然不多,但這並不代表我的能力不好,我在所屬的單位,擔任重要的職務,貢獻很大,使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收到許多訂單,這都是我個人能力的體現,我的下屬也因此受惠而能保住這份工作……

但是,在一個誠實而又愚直的下屬眼裏,這位主管的形象就不是這樣了。在他心裏可能是這麼想——我的主管好像還不知道,大家都對他敢怒不敢言。工作效率不但差勁,領導統籌也不好,在這次簽訂訂單前,他不是一連三次改變銷售計劃嗎?還有,由於他的貪杯酗酒和無禮行為,不知道失去了多少次交易的機會,否則,收到的訂單遠不止這些……

每個人都有自我形象,且在心中以最高的誠意供奉著這個形象,不容別人加以詆毀,更不歡迎那些心直口快的人,任意將事實點破,或作毫不留情地批判。因此,自認坦率正直的人,不得不對這個問題多費一點心思去深入地了解。

很少會有上司主動征詢下屬對他的感受如何,或是提及這類有關的敏感話題,大多數人想必都會無條件地讚同馬克·吐溫的這句話:“我歡迎批評,但那必須投我所好。”

在《皇帝的新裝》中,我們已經知道:如果你看到國王光著身子,就直諫:“陛下其實什麼東西都沒穿呀”時要謹言慎行。因為國王不但不會坦然接受你的這個忠諫,反而會認為你對他不忠。

假定有一天你和上司到酒吧喝酒,上司突然問你:“老實說,在你心目中,我是怎麼樣一個人?”你一定會回答:“你很了不起,經理!”這時上司也許還會執意地說:“你盡管告訴我,我不會怪你,我想聽你說真話!”這時你可千萬別上他的當,要記住由於直言陳述對上司的不滿而斷送了錦繡前程的例子,可是屢見不鮮的。應變主要是指能根據情況的變化采取適當的應對行為。應變性在講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一切講話的進行,不一定完全按照事先預定的步驟發展,必然隱藏著一些不可預知的東西,講話者如果冷靜機智,應對得當,便會使講話過程更加生動,從而優化傳播效果。擁有良好的應變思維能力可以將往來應酬處理得如行雲流水,滴水不漏;可以積極回應偶遇的外界刺激;可以機智地處理不可預料的突發場麵。總之,如果沒有靈活的應變技巧,麵對一些出其不意的事情時,可能就會陷入一種很尷尬的境地。

有一個大家庭,因為小媳婦心靈手巧、才智過人、賢惠溫順而頗得公婆寵愛。對此,大媳婦、二媳婦則嫉恨在心。一天,家中輪到小媳婦做飯。她把飯做好後,又去門前的池塘邊洗衣服。這時,大媳婦、二媳婦使出一惡計:她倆又往灶膛裏添了一大把火柴,欲使鍋中米飯焦糊冒煙,讓一貫心靈手巧的小媳婦在家人麵前丟人現眼,陷入尷尬之境。不一會兒,小媳婦洗完衣服回屋,突聞鍋中米飯冒出焦糊氣味,一看灶膛,木柴還在燃燒。生性聰慧的小媳婦已猜出個中原委。她靈機一動,遂把略呈焦糊狀的米飯熬成了稀飯,另外,還做了一些大餅。待眾多家人在一起就餐時,她說:“這兩天天氣較熱,大夥兒總吃米飯胃口一定不大好,所以,我熬了些鍋巴稀飯,做了些大餅,給大家調調胃口。這一言一行,即刻博得了家人們的同聲稱讚。此舉,既討好了眾多家人,又暗中讓大媳婦、二媳婦下了台階,可謂一舉兩得,使得一貫嫉妒並有心加害於她的大媳婦、二媳婦不得不敬佩之至。此後,她倆對小媳婦善意相待,而聰慧的小媳婦則不計前嫌,對兩位嫂子加倍尊敬。就這樣,妯娌之間的關係從“山雨欲來”的險境,步入了“柳暗花明”的勝境。

隨機應變是一種靈活的處事方法。它能化衝突為喜悅,變危機為幸運,它是緩解尷尬氣氛的調和劑,幫助你走出困境。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臨事之智》中雲:“大凡臨事無大小,皆貴乎智。智者何?隨機應變,足以得患濟事者是也。”從一定意義上說,智者便是能隨機應變,見風使舵之人。應變的最終目的是使自己永遠處於主動地位,駕馭事態發展,以實現既定目標。

在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常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有時,這些事情難免會讓人覺得尷尬、下不來台,這就需要當事人有一個穩定平和的心態、睿智機變的思維、隨機應變的靈感、靈活巧妙的口才。

應變思維是指能從客觀實際出發,根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變化,通過正確的判斷,科學的分析,及時巧妙地處置各種複雜變化的情況的思維方法。從思維能力角度看,應變思維屬於思維的爆發力,是思維運動中的一種噴薄狀態。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思維爆發力的形成,一方麵是大腦中暫時的神經聯係突然接通,貯存在大腦中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感知到的外界刺激和信息出現了對撞,於是出現了思維的飛躍;另一方麵,是感知到的外界刺激和信息拓展了思維的領域,開辟了新的天地,經過大腦及時的彙總、分析、判斷,做出創造性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