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別人,讓對方感覺自己很美好,就應該讚美對方想得到,但又還沒有得到的東西。同時讚美應該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麵:
(1)讚美要“誠”。
所謂“誠”,就是要發自於內心,讓別人切實感受到你的誠意。
首先,態度要真誠。在讚揚別人時,要與對方有目光上的交流,如果東張西望,就會給人以心不在焉、虛情假意的感覺;讚揚的話要實在,如果一個女孩長相一般,你卻對她說:“你真是美若天仙。”對方會立即認為你是油腔滑調或是有意諷刺她,往往會弄巧成拙。如果你著眼於她的服飾、談吐、舉止,發現她這些方麵的出眾之處並予以真誠地讚美,她一定會高興地接受。真誠地讚美不但會使被讚美者產生心理上的愉悅感,還可讓你經常發現別人的優點,從而使自己對人生持有樂觀、欣賞的態度。同時,要養成在第一時間給別人以肯定的習慣,不要在有事求人時才稱讚別人。太過功利的讚美會讓他人產生懷疑和不屑。
其次,言語要真誠。最真誠的讚美往往是最自然樸實的,不是過分誇張和矯揉造作的。
(2)讚美要因人而異。
人的素質有高低之分、年齡有長幼之別。所以,讚美別人要因人而異,突出個性。年長者希望別人不要忘記他“當年”的業績與雄風,因此在與其交談時可多多稱讚他引以為榮的過去;對於年輕人,不妨讚揚他的青春活力、創造才能和開拓精神,並舉出具體的實例,證明他確實能夠前程似錦;對於商人,可以稱讚他頭腦靈活、管理有方、生財有道;對於領導幹部,你可以稱讚他一心為公,廉潔清正;對於知識分子,則可以稱讚他知識淵博、寧靜淡泊……當然,這一切要依據事實,切不可虛誇。
(3)讚美要獨具匠心。
一個學識出眾但長相一般的女孩,如果你讚美她的專業水準高,也許她並沒有多少感覺,因為她自己對這一點充滿了自信,而且這方麵的讚揚她已聽得太多了。可是如果你讚揚她“走路姿勢很優雅,顯得很有氣質”的話,她可能就會深深地記住這句話。
(4)讚美要合乎時宜。
讚美的效果在於相機行事、適可而止,真正做到當別人計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時,開頭的讚揚語能鼓勵他下決心做出成績,中間的讚揚語有益於對方再接再厲,結尾的讚揚語則可以肯定對方的成績,為其指出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5)讚美不僅要錦上添花,更須雪中送炭。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當一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他很難聽到一聲讚美的話語。這時候如果我們鼓勵、讚美他,不僅可以使得他振作精神,還可以大大增進彼此間的友誼。
(6)讚揚還可以有間接、含蓄的表達方式。
對於任何一個人,最值得讚美的,不是他身上眾所周知的明顯的長處,而是那些蘊藏在他身上,極為可貴又尚未引起重視的優點。這種讚美,為進一步開發他潛在的智慧與力量開辟了一個新領域,有助於他在攀登事業高峰的征途上,更上一層樓。內容明確,有創意的讚美更可貴也更可信。與其空泛、籠統地讚美對方很聰明、能幹,就不如具體地讚美他辦成的幾件聰明事,這樣才有助於他真正發現、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激發起更強的上進心、榮譽感、自豪感。讚美也不一定局限於對個人,也可包括對他所從事的職業、所屬的民族,及至他工作的單位、就讀的學校。這種對群體的讚美,在現代的集體社交活動中,具有特殊的公共關係效果。有些人不習慣當麵直接讚美別人,或不習慣當麵被別人直接讚美,恰如其分的間接讚美,其意義與效果並不亞於直接讚美。
還可以運用眼神、動作、態度等非語言形式向對方暗示,比如,你可就某一問題恭敬地請教別人;十分認真地傾聽某人的談話等。有時候,我們還可以通過轉述別人的話:“某某覺得你……”來讚美對方,這樣雙方都會覺得更自然、更親切。
(7)在背後讚美別人更能收複人心
多在第三者麵前去讚美一個人,是你與那個人關係融洽、獲得他認可肯定的最有效的方法。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對你說:“某某朋友經常對我說,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動的心情會油然而生。那麼,我們要想讓對方感到愉悅,就更應該采取這種在背後說人好話、讚揚別人的策略。因為這種讚美比起一個魁梧的男人當麵對你說:“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讓人舒坦,更容易讓人相信它的真實性。這種方法不僅能使對方愉悅,更具有表現出真實感的優點。
《紅樓夢》中有這麼一段描寫:
史湘雲、薛寶釵勸賈寶玉作官為宦,賈寶玉大為反感,對著史湘雲和襲人讚美林黛玉說:“林姑娘從來沒有說過這些混賬話!要是她說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
湊巧這時黛玉正來到窗外,無意中聽見賈寶玉說自己的好話,“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歎。”結果寶黛兩人互訴肺腑,感情大增。
在林黛玉看來,寶玉在湘雲、寶釵、自己三人中隻讚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會聽到,這種好話就不但是難得的,還是無意的。倘若寶玉當著黛玉的麵說這番話,好猜疑、使小性子的林黛玉可能就認為寶玉是在打趣她或想討好她。
背後說別人的好話,遠比當麵恭維別人說好話,效果明顯要好得多。不用擔心,我們在背後說他人的好話,是很容易就會傳到對方耳朵裏去的。
要讚美一個人時,當麵說和背後說所起到的效果是很不一樣的。如果我們當麵說人家的好話,對方會以為我們可能是在奉承他,討好他。當我們的好話是在背後說時,人家會認為我們是真誠的,是真心說他的好話,人家才會領情,並感激我們。假如我們當著上司和同事的麵說上司的好話,我們的同事們會說我們是在討好上司,拍上司的馬屁,從而容易招致周圍同事的輕蔑。另外,這種正麵的歌功頌德所產生的效果是很小的,甚至還會有起到反效果的危險。同時,上司臉上可能也掛不住,會說我們不真誠。與其如此,還倒不如在公司上司不在場時,大力地“吹捧一番”。而我們說的這些好話,是終有一天會傳到上司耳中的。
人往往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明知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裏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的弱點。一個人受到別人的讚美時,絕不會感到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作為一項學問,讚美的奧妙魅力無窮,然而,最有效的讚美還是在第三者麵前讚美他人。
設想一下,若有人告訴你,誰誰誰在背後說了許多關於你的好話,你能不高興嗎?這種讚美,如果是在你的麵前說給你聽的,或許適得其反,讓你感到很虛假,或者疑心對方是否出於真心。為什麼間接聽來的便會覺得特別悅耳動聽呢?那是因為你堅信對方在真心地讚美你。
當你直接讚美對方時,對方極可能以為那是應酬話、恭維話,目的隻在於安慰自己。要是通過第三者來傳達,效果便會截然不同。此時,當事者必定認為那是認真的讚美,沒有半點虛假,從而真誠接受,還對你感激不荊
要讚美一個人時,當麵說和背後說所起到的效果是很不一樣的。如果我們當麵說人家的好話,對方會以為我們可能是在奉承他,討好他。當我們的好話是在背後說時,人家會認為我們是出於真誠的,是真心說他的好話,人家才會領情,並感激我們。
讚美的話一定是字字珠璣,讓人如沐春風,就好像空氣清新劑,可以振奮精神,可以“美化”氣氛,但是再好的清新劑也會有過敏者。所以,一定要掌握好使用讚美話的原則。20幾歲在與他人交往中,言語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擁有讓人稱道的口才,能言善辯,應對如流,確實能夠展示自己的風度、才幹,獲得交往的預期效果。但是,在許多場合,滔滔雄辯、侃侃而談的好口才卻不一定能派上用場,甚至還會存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風險。
日本金牌保險推銷大師原一平曾有這樣的推銷經曆:他去訪問一位出租車司機,那位司機堅決認為原一平絕對沒有機會去向他推銷人壽保險。當時,這位司機肯會見原一平,是因為原一平家裏有一台放映機,可以放彩色有聲影片,而這是那位司機沒有見過的。
原一平放了一部介紹人壽保險的影片,並在結尾處提了一個結束性的問題:“它將為你及你的家人帶來些什麼呢?”放完影片,大家都靜悄悄地坐在原地。3分鍾後,那位司機經過心中的一番激烈交戰,主動問原一平:“現在還能參加這種保險嗎?”
最後,他簽了一份高額的人壽保險契約。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有的時候,緘口不言——閉著嘴巴不說話,反倒更利於與人打交道,更能收到交往的預期效果,具體來說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把握好不該說的場合。
在一個人情緒失控的場合下,任何方式的安慰都難以使當事人接受,倒不如等對方冷靜下來,恢複了理智,再同他交談為好。
有些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常常是喋喋不休,嘮叨不止,殊不知這樣正好暴露了自己的弱點。處於尷尬情況下,與其聒噪不停,甚至說出錯話,倒不如保持沉默。宋代詞人黃升在他的詞中這樣說道:“風流不在談鋒盛,袖手無言味正長。”這是不無道理的。
莊子曾經說過:“大辯不言”,“至人之用心若境,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意思就是說,最有口才的人,往往表現在善於閉著嘴巴不說話。其內心裏卻像鏡子一樣明亮,雖然清晰地映照著事物,但卻對任何事物的來去不加以迎送。因此能夠鎮定自若地應接事物而不勞其心神,最終戰勝事物而自己卻無任何損傷。
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人際交往的效果,是不能籠統地以“說”與“不說”這一形式來衡量的。“說”與“不說”從表麵看來,是兩個互為矛盾的概念,就其實質而言,二者有一個共同的目的——為了獲得最理想的交往效果。但從人的接受心理來看,從說話的場合來看,有時候“不說”卻能收到“說”所不能收到的特殊效果。
“不說”,不是不會“說”,而是會說卻不說。它是為了某種需要而有意為之的行為。也可以說是一種在特定場合下的辦事、交際的策略。事實上,在特定場合下,它是一種更好的進攻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管是哪一種“說”——聊天、座談、辯論、詢問、質疑、發言、講課,等等。對言者來講,都是以聲音這一載體形式對聽者施加刺激。這種刺激被聽者感知以後,會迅速地產生理解上的反射,繼而做出決斷,促成自己應對的行為。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有來言,我有去語”就是這種應對行為。於是,俗話中就有了“聽話聽聲,鑼鼓聽音”之說。
反過來,交往之中如果本該說時卻偏偏不說,這就等於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完全掩藏起來,讓對方莫測高深,也就無從產生理解的反射。並且還會讓對方在心理上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引起一係列的疑問和猜測:對方是默許、讚許、同情、反對、膽怯、恐懼、輕視、尊重、懷疑、動堯鐵心、抗拒?由於對方的不說,什麼都無法知道,於是引起內心的不安、惶恐、煩躁,導致自信心的喪失,情緒的低落,意誌的動搖,鬥誌的銳減。
思想觀念的迥異,或追求利益的不同,往往在社會上形成一定勢力的團體或派別。這些團體和派別之間不時發生摩擦或爭執,甚至是針鋒相對,你死我活的鬥爭在這種複雜多變的形式中,要盡可能地避於其外,就不能輕易地表露態度和心跡。否則,就很容易參與到其中,惹火燒身,自食惡果。
因此,在特定的環境中,你完全可以不必要說那麼多的話,以你的沉默來表達不滿,這會讓他們感到不安,從而反省自己。通過這種毫不費力而又不傷和氣的方法來達到目的,是真正明智的選擇。
(2)不要隨意打斷對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