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會花才有錢——合理理財(3 / 3)

很多年輕人覺得,花錢還不好花,再簡單不過了,到商場裏一次shopping,錢就花出去了。但是花錢也有訣竅,如何讓花出去的錢更加有效益,這是一門藝術。理財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最小投入最大收益,站在理財的角度看,花錢就是投入,那如何做到收益最大化呢?怎麼花錢才能既節省又合理?又如何藝術地花錢呢?

首先,花錢要忍得。也就是說要理性消費,避免衝動型消費和盲目消費,有計劃有目的地去花錢。買東西之前,先列一個清單,免得看到什麼就想買什麼。不少年輕人在逛超市的時候,都沒有一個詳細的購物計劃,結果錢沒少花,買的東西卻不是自己急需的。放在那裏,浪費金錢,也打亂了理財計劃。所以,消費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實用為標準,控製自己的購物欲。如果不能很好地克製自己,那就慎用信用卡,出門的時候少帶點現金。想衝動,也衝動不起來了。

其次,花錢要舍得。看上去是不是和節約省錢有些相悖,開始說要省著花,現在卻要多花,這是什麼邏輯?這不符合理財原則啊!

實際上,適度地多花錢也是一種理財的方法。比如在買電腦的時候,有的產品雖然價格上貴一些,但是質量有保證,結實美觀,耗電量小。買的時候多花點錢,好用不說,幾年下來,節約的電費也不少。當然,買東西的時候也不能光看價格,還要注意性價比,看這個東西值不值得買。所以,不是一味地節約就好,適度買一些價格貴的耐用品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再比如買股票的時候,更不能貪圖便宜,買一些沒有升值空間的垃圾股。那些有升值潛力的股票,雖然目前的市值相對高些,但是升值空間巨大,將來賺錢。

最後,花錢要享受。享受不是說住高級大酒店,吃海鮮大龍蝦,穿高級的阿瑪尼,更不是拿錢不當錢使。享受的意思是不做守財奴,不做財迷,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必要像個吝嗇鬼一樣活著!年輕人,談戀愛,充電,生活壓力大,適當地花錢,對自己好一點,也是非常必要的。和朋友出去聚聚餐,到外麵旅旅遊,買身新衣服,讀一本好書,享受享受生活,這才是真正的人生,為了錢活著,成了金錢的奴隸,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二十幾歲是一個人價值觀和理財觀剛剛起步的階段,這時候就開始做金錢的主人,相信你的財富之路會更加平坦!

花錢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花出效益,花出回報,花出理財新觀念,更要花出美好的人生,花出精彩的未來!

二十幾歲白領們的低成本時尚方案

二十幾歲的白領們在城市裏生活,花錢如流水,想省都省不下。想過得舒適體麵,時尚又經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知道你聽說過“摳摳族”沒有,這是一群在城市裏悄然崛起的小白領,他們信奉“摳”,提倡物盡其用,節約省錢,過得時尚快樂。

看到“摳”字,你是不是就會想起葛朗台、阿巴貢、嚴監生這一類人,小氣、吝嗇、寒酸、不知變通。摳摳族們所謂的摳門,是指一種學會節約、精打細算,並且不放棄舒適生活的好習慣。摳門,是一種生活態度!

A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上下班從不坐車,常年騎著一輛自行車。他說,在辦公室窩了一天了,騎車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空氣,還能鍛煉身體。

同事們發現B小姐最近不怎麼穿新衣服了,幾身舊衣服來回搭配。以前她的衣服漂亮新潮,現在變得更加知性了。B小姐笑著說,現在學會花錢了,那些錢還不如留著充電呢。

C女士生完寶寶4個多月,發福了不少。她下定決心要恢複以前的苗條身材,於是,就把鍾點工辭了,自己動手打掃房間,和先生一起燒菜吃。

每一個生活在都市裏的年輕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時尚大氣。“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自然非常瀟灑,但堅持“一分錢掰兩半兒花”未嚐不是一種灑脫。追求簡單的生活、自然的幸福,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不也是一種時尚嗎?

其實,幸福的生活也可以很簡單,享受生活並不等於享受物質,更重要的是自己想要什麼。如果我們把節儉的傳統美德和現代的時尚思維相結合,也許你就會發現,時尚並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富人們的把戲,時尚原來真的很簡單!

摳門是一種學問,能省的一定要省,不該省的絕對不能省。節約不僅是一種優良品質的體現,更是一種重要的理財方法。想過得有品位,僅靠揮霍是不能提高的,還需要一顆美好而時尚的心靈。勤儉持家有方法,那白領們怎樣才能過上低成本的時尚生活呢?。

做一個時尚的摳摳族,首先要有一個好心態,不能覺得摳門傷自尊、沒麵子。事實上,西方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比中國人要隨意得多。紐約街頭,穿著球鞋和休閑裝的人比比皆是。國外的時尚達人們把摳門當做一種享受,花錢多就能表示你有品位嗎?不見得!我們不妨學習學習西方人的生活,該摳則摳,能省就省。

第二點要有一個好的理財規劃。你是否每個月都有一個收支計劃呢?你會在每個月做一次明細賬目嗎?時尚的摳門人更要學會統籌學,事事做到心中有數,把收支統籌規劃,通過節約,會集儲蓄,逐步實現理財目的。如果你能夠把金錢打理好,那麼你的工作和事業也絕對錯不了。

第三點要學會購物。購物之前作一些準備,可以節省很多開支。第一絕對不能餓著肚子逛街,原本一袋速凍餃子就能解決晚餐的打算變成采購大堆食品,破壞購物計劃。第二掌握好上街所花的錢,稍微超出計劃一點即可。想買也沒錢買,自然就能節省一些。第三要及時了解打折信息,並做到貨比三家,精明購物。另外,還可以換季購物,這是一個絕對的省錢高招,冬買夏用,夏買冬用,但要注意別貪小便宜吃了大虧,一個成熟的摳摳族,一般都會把離家最近的超市的物價摸清,心中有數少花錢。

最後,做一個時尚的白領,必須有節約和環保意識。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看似很簡單,其實這些細小的節約,蘊藏著巨大的財源。換上節能燈泡,裝上節水水龍頭,不知不覺就能省下一條褲子的費用。就算一節小小的電池,也不要忽視,把一次性的換成充電的,既環保又省錢。腰包少掏的同時你就會發現,省錢的奧妙竟然如此簡單。

時尚生活,其實不需要太多的錢,隻要你能學會省錢,學會花錢,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理財計劃。二十幾歲,我們開始做一個時尚的“摳摳族”,來來來,摳出一個未來!

二十幾歲要懂得的量入為出的理財常識

在我們身邊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畢業快三年了,除了吃喝拉撒、房租電話、衣服人情,一分錢沒撈著,還背著一屁股債。”

李冰和老馬是一屆畢業的同學,李冰現在就是這樣的人,幾年來赤手空空,更不要說買房了,有時候還得和別人借錢維生。而老馬,歲數不大,卻很精明,雖然兩人的工作是一樣的,收入也相差無幾,但是他已經用積攢的錢交了首付,買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一樣的年齡,一樣的工作,差不多的工資,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

李冰從小就是個能花錢的孩子,工作以後也沒有什麼負擔,爸媽都很健康,也沒有女朋友。工資完全由自己支配,“單身貴族”,花起錢來毫不手軟。請客從不在家,下館子、泡酒吧、唱歌跳舞,買單的時候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是典型的“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的超前消費者。沒車、沒房,沒存款,還欠著1萬多的債,是個名副其實的“大負翁”。

而老馬是個“小財迷”,在他這,絕對不可能有像李冰那樣花錢的事。他是個對生活充滿樂觀、對自己充滿信心的小夥子,每個月固定存進銀行1500元,買衣服少而精,招待朋友盡量在家中,開發多種投資渠道,努力創造財富。畢業5年,就按揭了一套房子,和女朋友一起,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你覺得你是李冰還是老馬呢?你想做李冰還是做老馬?

從理論上來說,最容易激發理財yuwang的是組織家庭,但是在婚之前,很多年輕人崇尚獨身,家庭觀念薄弱,經常是賺一分花兩分,入不敷出。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樹立自己的理財觀,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

理財,理得不僅僅是財,理得還是一種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收支平衡、量入為出。量入為出原則,也就是說,有多少收入就規劃多少支出。沒有收入就談不上理財,但是有了錢怎麼去花才叫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一個連花錢都不會的人財怎麼會理你呢?

量入為出,不僅要量一量你手裏有多少錢,還要量一量自己能過得起什麼樣的生活,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比如能坐公車,就絕不去打車;能自己做飯,絕不去館子裏吃飯。這麼說並不是意味著車一定打不得,飯館永遠不能去。隻是,當你把這種打車下館子的優裕生活變成了日常習慣後,優裕也失去了當初的身價。

人不能總是被yuwang控製,依著yuwang下去就是無度,而無度之後便是乏味。如果把揮金如土當做自己的習慣,到最後隻是讓自己的生活更加乏味,世上還有比這更不幸的嗎?所以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更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這樣就不會為了那些現在根本不能享用也享用不起的奢侈生活,去算計卡裏那點可憐巴巴的鈔票了。

把握量入為出的原則,不能打破收支平衡,最好是每月有節餘,每月去儲蓄,花錢花在有價值的地方,花在投資上。不能像李冰那樣,一味相信“能花才能掙”,寧做“負翁”不攢錢。穩定帶來收益,“量入為出”是關鍵。

二十幾歲,把量入為出當做一個常識,最好能當做一個口號,每天念念這句話,也許到了三十歲,你就會驚奇地發現你變成一個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