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多風,燥氣當令,秋風陣陣,天晴少雨。此時,外界的燥氣容易耗傷人體的陰津,使人出現一派“燥”象,產生所謂“秋燥病”。秋燥病最常見的表現是陰津虧損的病變,如皮膚發緊發幹,甚至起皮脫屑皸裂,毛發幹枯而無光澤,頭皮屑增多等。
對於燥邪為病,中醫學認為應“燥者濡之”,除了多喝開水、淡茶、果汁、豆漿、牛奶以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養陰潤燥,彌補陰津的不足之外,還要“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也就是多食芝麻之類富含油脂的食品。
另外,秋天老年人最好減少洗澡的次數。因為當人進入老年後,新陳代謝緩慢,皮脂腺功能明顯減弱,皮膚缺乏滋潤,會因幹燥而出現瘙癢。這就是老年人好發皮膚瘙癢症原因。適當控製洗澡的次數,洗澡時應盡量不用肥皂或堿性大的洗滌用品,可用一些堿性比較小的沐浴液等。不宜燙洗,浴後可在四肢尤其是小腿等處塗抹一些潤膚油。皮膚可用甘油等護膚品防止水分散失。
(2)防氣象過敏
秋天,天氣變化比較大,冷暖交替,變化頻繁。有些人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困倦乏力、抑鬱焦慮、頭痛眩暈、失眠多汗等症,這就是所謂“氣象過敏症”。因此,入秋之後,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加強體育鍛煉,保持營養平衡,盡可能避免氣象過敏症的發生。
(3)防胃病複發
氣候漸漸轉涼,一些原有胃病的老人,隻要飲食起居稍不注意,就可能舊病複發。因此,在秋天到來的時候,一是要注意防寒,特別是防止腹部受涼,適時增減衣服;二是要注意飲食調節,因為秋天果蔬豐富,飲食不慎,脾胃容易受傷;三是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並注意遵醫囑服藥,以防胃病複發。
(4)防咳嗽再起
秋風一起,有不少人開始感冒咳嗽,或幹咳少痰,痰粘難咯,或痰中帶血,胸悶氣喘。甚者還可使原有的肺與支氣管疾病加重、複發或經久不愈。因此,秋天必須防治咳嗽。秋天咳嗽症屬寒涼者,可伴畏寒、怕冷等症狀,可以用藥物結合拔罐、紅外線等進行治療;肺熱型咳嗽則往往伴有口幹舌燥、大便幹、食欲不振等,可從瀉大腸火入手治療,麻仁潤腸丸等是可選擇的方劑。
2、秋天天老年人的飲食療法
(1)注意補充鎂元素現代醫學研究已證明,糖尿病的糖代謝紊亂與鎂代謝失調有關。研究發現,糖尿病合並微血管病變者細胞內的鎂含量明顯較低。此外,缺鎂還會引起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因此,補充一定量的鎂元素,有益於糖尿病的治療,還可明顯降低糖尿病合並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
另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缺鎂易導致骨質疏鬆症。
這是因為,人在食肉時,消化係統會釋放出一種堿性有機酸,如果它們長期滯留於體內,則會對骨折構成危害,進而加速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如果我們能適時補充一些鎂元素,就可中和這些堿性有機酸。從而延緩老年人的骨質損耗。
另外,鎂對治療頭痛也有明顯療效。研究人員發現,患有頭痛病的人,體內含鎂量較低,如果迅速給患者補充鎂元素,頭痛症狀就能得到緩解,甚至得到根治。
造成人體缺鎂的原因主要有:生活壓力過大,使體內鎂排泄量增加,從而導致缺鎂;飲酒,使食物中鎂在腸道吸收困難,並使鎂排泄量增加,造成體內缺鎂;還可因喝咖啡、茶過濃、過多,或飲食中的食鹽過多促使細胞內鉀含量增多,而相對鎂減少;過食肉蛋蝦,其中豐富的磷化合物能阻礙鎂的吸收,造成缺鎂;另有嚴重的腹瀉、慢性腎衰竭等病症,及長期服用利尿藥物的患者可引起鎂缺乏。
(2)秋食山楂可降壓山楂深受人們喜愛,這是因為它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特有的風味。每百克鮮山楂果肉中含維生素C89毫克,僅次於鮮棗和獼猴桃;含鈣量85毫克,在鮮水果中名列前茅。此外,山楂還含有糖類、胡蘿卜素、蛋白質、蘋果酸以及各種礦物質。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有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化瘀、收斂止痢之功能。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山楂所含的解脂酶能促進脂肪分解;其多種有機酸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使肉食易被消化;山楂有擴張血管、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髒活力、興奮中樞神經係統、降低血壓、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對於高血壓及高血脂患者,可用新鮮山楂10顆,洗淨搗碎加白糖30克共煮爛,食果飲湯,每日1次,可長期服食,其降壓、降血脂效果明顯。還可用新鮮山楂15克,切片加水煮或開水衝泡代茶。如果再分別配上柿葉10克、茶葉3克或荷葉12克,金銀花、菊花各10克,即成“山楂柿葉茶”、“山楂荷葉茶”
或“山楂銀菊茶”。每日1劑,具有消脂化滯,降壓減肥的功效。適用於肥胖症、高血壓、高脂血症等。
也可用新鮮山楂60克,入砂鍋煎濃汁,去渣。然後加入淘淨的粳米100克煮粥。
老年人中的高血壓、冠心病、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絞痛、高脂血症患者可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