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冬天氣的中醫保健(5)(1 / 3)

肉蓯蓉90克,白酒浸,洗去鱗片,切片,白湯3碗,煎1碗,頓服,可用於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秘結、胸中作悶。

(3)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味甘,性溫,入肺、腎經,能平補陰陽,補肺腎,用於肺腎不足之喘嗽、陽痿、遺精等症。

常用量3~10克,多單味煎服或研粉吞服,也可與雞、鴨等同燉,或入丸、散。

用藥示例:

冬蟲夏草每日6克,分3次吞服,30日為1療程,可用於慢性腎功能衰竭。

冬蟲夏草15~30克,燉肉或雞食用,可用於貧血、陽痿、遺精。

有表邪者不宜用蟲草。

(4)紫河車

紫河車,即人的胎盤,味甘、鹹,性溫,入肺、脾、腎、肝經,能補腎益精,補氣養血,補肺定喘,用於精血虛少、羸弱無力、頭暈目眩、耳鳴、麵色恍白、喘咳氣短、汗多、易感冒等證。

常用量,幹者1、5~3克,研末吞服;新鮮者可直接燉服。

用藥示例:

水蛭、紫河車,研為細末,量可隨症增減,用於陽痿。

紫河車30克,大棗5枚去核,水煎服,2日1次,連服1個月,用於頑固性失眠。

鮮紫河車1個,大棗60克,燉食,用於體虛貧血。

(5)益智仁

益智仁味辛,性溫,歸脾、腎經,能補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攝涎。適用於遺精、早泄、尿頻、遺尿及白濁、虛寒泄瀉、口涎自流等症。

常用量3~10克,煎服。

用藥示例:

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研末,每服3克,米湯調服,用於兒童遺尿。

益智仁、白術、芝麻和白麵粉烙焦餅食,用於兒童流涎。

(6)菟絲子

菟絲子味辛、甘,性平,歸肝、腎、脾經,功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脾止瀉。菟絲子性柔潤而多液,不溫不燥,補而不膩,是一味平補陰陽的藥物,不論屬於腎陽虛或腎陰虛,都可應用。適用於陽痿遺精、小便頻數、耳鳴眩暈以及腰膝酸痛、眼目昏糊、脾虛久瀉等證。

常用量10~15克,煎服。

用藥示例:

菟絲子、熟地黃、車前子做成丸,用於視力減退、眼花。

菟絲子、蓮須、芡實、金櫻子,煎服,用於遺尿,尿頻,遺精。

(7)淫羊藿

淫羊藿味辛、甘,性溫,歸肝、腎經,功能溫腎壯陽、祛除寒濕。適用於陽痿遺精、小便頻數、不孕、寒濕痹痛等症。此外,本品近年臨床又用以治療婦女更年期高血壓症。

常用量3~10克,煎服。

用藥示例:

淫羊藿不拘多少,為粗末,煎湯漱牙齒,可治牙疼。

(8)杜仲

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之功。用於腰膝酸軟、腳軟無力、胎動不安等症。

為冬天常用的滋補強身藥。

常用量10~15克,煎服。

用藥示例:

杜仲30克,豬腰1對,同煎煮後吃豬腰喝湯,每日1劑,一般用7~10劑,可用於坐骨神經痛。

4.滋陰類中藥

冬天常用的滋陰藥有以下3種。

(1)龜板

龜板,即烏龜的腹甲,味鹹、甘、性平,入腎、心、肝經,能滋補腎陰,適用於憔悴瘦弱、潮熱盜汗、五心煩熱、急躁易怒等症;還能益腎健骨,可用於老人腳膝痿弱、小兒齒遲、行遲、囟門遲閉等症;又有補血止血、益腎陰、通任脈之功,可用於血熱引起的婦科崩漏症。

常用量10~30克,生用宜先煎。

用藥示例:

龜板、杜仲各適量,浸酒服,用於風濕性關節痛。

龜板與棗仁、磁石、丹參、生地、柴胡等配伍,水煎服,可用於神經衰弱症。

(2)鱉甲

鱉甲,味鹹,性平,歸肝、脾、腎經,功能滋補腎陰、散結消,適用於陰虛潮熱盜汗、陰虛動風、瘧母、瘕等症。

常用量10~30克,生用宜先煎。

用藥示例:

用鱉甲40~60克,焙焦研末,分4~5包,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包,用於腰痛。

以炙鱉甲配阿膠、當歸炭、炮薑炭、艾葉、白芍等,煎服,可用於月經過多、崩漏。

(3)天門冬

天門冬味甘、苦,性寒,歸肺、腎經,功能清熱養陰、潤肺益腎、潤腸通便。適用於肺虛有熱、幹咳少痰、陰虛內熱、津少口渴,腸燥便秘等症。

常用量3~10克,水煎服。

用藥示例:

生天門冬9~15克,水煎服,紅糖為引。煎時用砂鍋,勿用金屬鍋,可用於子宮出血。

此外,其他滋陰藥如沙參、麥冬、玉竹、百合等的用法可參閱有關章節。

5、冬天適宜食用的保健品

冬天宜用的保健品主要有以下3種。

(1)靈芝三七丹參酒

原料:靈芝20克,三七5克,丹參5克,白酒500克。

製作:將靈芝、三七、丹參洗淨切片,放入盛有白酒的瓶中,浸泡半月即可。

功效:活血化瘀。

禁忌:孕婦忌飲。

(2)菊花鉤藤飲

原料:白菊花10克、霜桑葉10砍、鉤藤10克。

製作:將白菊花、霜桑葉同入砂煲先煮,煮沸15分鍾後再入鉤藤,煮沸5~7分鍾即可。當茶飲用,每日1次,可分2次飲用。

功效:和肝益氣,安神除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