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花生味甘,性平。能補脾胃,熟食補益脾胃,治反胃、白帶少;花生皮能補血止血,可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等症的治療;花生還可潤肺化痰、補血增乳。此外,由於含有氨基酸及維生素E等成分,花生還具抗衰老作用。
(7)糯米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能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少食腹瀉,氣虛自汗,消渴口幹等。由於其性溫,含糖量高,吃後有暖感,尤適宜冬天食用,故民間有“大寒”時節吃糯米飯的習慣。糯米飯不易消化,故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4、冬天6節氣的特效進補
冬天的特效進補主要有以下3種:
(1)人參——補益作用大人參是一味世界聞名的貴重的滋補強壯藥材,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臨床實踐證明,人參主要有以下幾方麵作用。
①大補元氣
人參對全身各髒腑皆有很好的補益強壯作用,且療效顯著而迅捷,是中醫治療氣虛欲脫的首選藥物。對於治療大出血、大汗、大吐瀉,或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冠心病、心絞痛等疾病導致的麵色蒼白、精神疲憊、肢冷汗多、脈微欲絕以及元氣虛極欲脫的危重症候有明顯療效。
②補脾胃之氣
人參是治療脾胃氣虛的要藥。常與白術、茯苓、甘草等同用,治療脾胃氣虛性慢性胃炎、慢性腸炎及其他一些腹痛吐瀉;人參配黃芪、白術、山藥等健脾祛濕止瀉,治療老年性因脾氣不足造成的勞作後腿足腫脹:人參配黃芪、升麻、柴胡等補氣升陽舉陷,治療中氣不足、清陽下陷導致的胃下垂、子宮下垂及久瀉脫肛等。
③補益肺氣
人參單用或配合黃芪、山藥等,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日久不愈,損傷肺氣,肺氣耗散,加強補肺益氣之力。人參還可配蛤蚧、胡桃肉、五味子等補肺益腎、納氣定喘,可治療喘促氣短,形神疲憊,動則加重的肺腎兩虛性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心病。
④補氣攝津
人參用於治療氣虛不能固攝,津液外泄引起的自汗,可配白術、黃芪、牡蠣、浮小麥等,以補氣固表止汗。
⑤生津止渴
人參可治療氣虛津傷性的糖尿病、尿崩症。
⑥安神益智
人參能治療心氣不足、心神失養的神經衰弱,夜寐不安,失眠多夢及記憶力衰退。近年來治療心氣虛型心律失常、風濕性心髒病、心肌炎和肺心病也很有效。
⑦補氣生血
人參有補氣而生血之功效,用於麵色萎黃,口唇、眼瞼、結膜色淡的貧血,產後體虛及白細胞減少症等,如與黃芪、熟地黃、當歸、白芍、阿膠等同用療效更佳。
⑧補腎壯陽
人參常與鹿茸、菟絲子、冬蟲夏草等藥同用,治療腎虛早泄、陽痿,以增強補腎壯陽之力。與桑螵蛸、益智仁等藥配合,可治療腎虛膀胱虛寒之尿頻。
⑨扶正祛邪
常配合祛邪藥治療正氣不足、實邪內盛的便秘、虛體感邪病症。具有祛邪而不傷正作用。
⑩滋補強壯
人參可用來輔助治療肝炎、風濕性關節炎、低血壓等病,還可減輕癌症病人放、化療後出現的白細胞減少、咽幹、惡心、消瘦、胃口不佳等副反應,及預防老年心腦血管疾病。
人參的用法:
一是煎湯。單味每日3~9克,大劑量可用至9~30克,分2次服。若與其他藥同用,宜另煎,取其煎液對入其他藥物的煎液,混合後服。
二是研末服。每次1~2克,每日2次,溫開水衝服。
三是人參片(每片相當於人參0、32克)口服,每次2~4片,每日2次。
四是人參膏(每次相當於人參2克)每次1匙,每日2~3次,以熱水衝服,亦可酌加蜂蜜或糖等同服。
五是人參蜂王漿(每毫升含人參0、02克)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1~2次。
六是人參酒。每次20毫升左右,每日2次。
七是切薄片。每日3~5克,開水泡,代茶飲。
八是燉雞。每次10~15克,食肉喝湯。
九是煮粥。每次15克,同米煮粥食。
使用人參禁忌:如感冒發熱、咳嗽初起、出血及大便秘結等實症、熱症而正氣不虛者禁服。人參反藜蘆,開處方時不宜與之同用。服人參期間,不宜食蘿卜、喝濃茶。忌鐵器。
(2)刺五加——補腎安神刺五加是一味療效較好的補益強壯中藥,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安神之功效,適用於脾肺氣虛,脾腎陽虛,心脾兩虛之症,亦能除風祛濕,用於風濕痹痛之虛實夾雜症。
刺五加的補益作用有:
①益氣健脾
用於脾虛乏力,食欲不振,頭昏。可單用煎服,或製成片劑、衝劑內服,或配黨參、山藥等益氣補脾之品同用。與五味子配伍治療苯中毒、放療、化療等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頭昏、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②補腎安神
可治療心腎不足型神經衰弱,症見失眠、健忘、多夢。浸酒內服或製成糖漿、片劑、酊劑應用。若與何首烏、夜交藤、酸棗仁等一起使用,則安神作用更佳。可緩解冠心病,心絞痛、心悸氣短等症狀。
③補腎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