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是生命原動力,女人養顏就是…(2 / 2)

腎陽虛患者經常會出現腰膝酸軟、尿頻、小便不利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性冷淡等性功能衰退症。此類女性經常會出現腰痛、腰部發涼、四肢冰冷等現象。

7.胞宮虛寒

胞宮虛寒的人容易痛經,而且還會伴隨著經量下降、經色晦暗等現象。此類患者要高度警惕,及時調養陽虛體質,防止宮寒發展到一定程度導致不孕不育。此外,胞宮虛寒的女性還會出現腰背酸痛、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等症狀。

導致陽虛現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先天不足;大病、重病過後;久居在寒冷的地方;經常吃生冷、寒冷食物;久服或大量服用寒涼藥物,如抗生素等。這些因素都會加重人體內的寒濕,損傷機體陽氣。人體自然衰老也會導致機體內的陽氣下降。陽虛體質者應嚴格規律自己的生活,不要觸及生活中的禁忌,防止加重陽虛現象。

◎陽虛體質的養顏原則:溫陽散寒,脾腎施補

所謂陽虛,其實就是指缺乏陽氣,所以,陽虛體質者應注意補充體內的陽氣。此外,體內如果長期缺陽,得不到溫煦之光的溫暖,身體便會長期處在寒冷狀態。所以,溫陽散寒是這類體質者養生保健的重點。

《黃帝內經》將人體看成一個以五髒為中心的整體,五髒之中,腎和脾分別被稱作“先天之本”和“後天之本”,從脾腎入手補養,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醫認為,腎為陽氣之根本,脾為氣血生化的源頭,隻有脾腎陽氣充足了,身體健康才會有保障,容顏才能有光彩。所以,屬於陽虛體質的女性想做好養顏工作,首先要注重溫陽散寒、補益脾腎,不可直接用滋補功效很強的食物或中藥來補陽。否則,不但達不到補益的效果,還有可能導致上火。

我們都知道,脾胃最怕暑熱挾濕,而夏季很難避免暑熱、濕邪,人體每天都要經曆高熱、高濕天氣,所以,夏季應多吃些健脾祛濕的食物,如冬瓜、薏仁、紅豆等,合理進補。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中有這樣的說法:“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意在強調陰陽為萬物之根本,古代聖人皆知春夏季節養陽氣,秋冬季節養陰氣的原則,以順應自然界陰陽變化,從根本上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如果不遵循這個準則,身體就會一天不如一天。要想養生、養顏,首先要做的就是順應天地間陽氣生長的規律,春夏季節合理進食補陽食物和藥膳,以補足陽氣。

陽虛體質者日常的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安排三餐,多進食一些養陽食物。進食溫熱性食物時,陽虛體質者最好少吃或不吃生冷、寒涼、油膩食物,以保證脾氣順利生化。腎陽充足,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類人的陽虛體質。

此外,通過適當的運動也能夠補陽氣。良好的情緒、日常的保暖工作都能幫助陽虛體質女性積累、節約身體內的陽氣。久而久之,身體內的陽氣就充足了,進而達到質變的效果,擺脫陽虛體質的侵擾,做個不怕冷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