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事實,以理服人
批評通常是比較嚴肅的事情,所以批評他人一定要有事實依據,批評人要尊重事實,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實事求是,以理服人,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既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無限上綱。否則,對方對你就會感到非常反感。
在批評他人前,一定要弄清事實的真相,不能捕風捉影、想當然。如果你的批評超出了事實範圍,甚至進行人身攻擊,就會嚴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使他感到在人格上受到了侮辱,這就會把對方推到你的對立麵去,使問題變得不容易解決。
(2)態度誠懇,客觀公正
批評他人是為了幫助對方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積極把工作做好,所以,態度一定要誠懇。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以關懷、愛護、誠心誠意的態度來對待他;而不要擺出一副很嚴肅或陰沉的麵孔,鄭重其事地用指責和強硬的口氣說話,因為這樣會造成緊張的氣氛,使對方產生逆反心理。
誠懇的批評還表現在對對方客觀公正的評價上。一個人偶犯過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因此把別人說得一無是處,這就不客觀了。比如誇大對方所犯過失的事實,形容過分,甚至否定一個人的前途,這些都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在批評他人時,“不可救藥”、“我算把你看透了”等語言是要避免的,另外,像“你向來都……”、“老是”、“從來就沒有”等字眼也會使對方認為你抱有成見、態度不誠懇,因而會產生對立情緒,這樣自然就會削弱你批評的力度。
(3)適可而止,不可重複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種批評如果反複進行,就會失去作用。有經驗的人在批評他人時,總是“見好就收”,適可而止。
要想一個人對一次已知的過失引起注意,一次批評也就足夠了。總是把別人過去的過失拿出來嘮叨沒完,對對方是一個很沉重的心理壓力,對你自己來說也是愚不可及的。這樣會加深對方與你的對立情緒。所以要記住:你所批評的他人的過失一旦得到糾正和解決,就永遠把它忘掉。
一般來講,采用如下的批評方法,會使對方更易於接受,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夾心麵包批評法
夾心麵包批評法就是將批評夾在肯定和讚揚之中,像夾心麵包一樣。先肯定和讚揚對方的優點和取得的成績,待對方防衛心理鬆弛下來後再開始批評,最後還要友善地予以鼓勵,這樣的批評方式易於被人接受而不致引起反感。
(2)含蓄暗示批評法
為了保護對方的自尊心和“麵子”,可以不直接批評他的錯誤和缺點,而是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使對方心知肚明。
交際專家指出:“指責他人之過,需要稍做保留。最好采用委婉暗示的譬喻,使對方自然地領悟,切忌露骨。”這句話,說的正是“暗示”的積極作用。
唐代名相魏征以直言善諫聞名於世,而他在批評唐太宗時也很善用含蓄的方法。一次,有人送給唐太宗一隻鴿子,唐太宗很高興,就托在手臂上逗著玩。見魏征進來,怕他看見,趕緊揣到懷裏。其實魏征早已看見了,隻是故意不言明,奏事時有意慢條斯理,拖延時間。結果等魏征走了,鴿子也悶死在唐太宗懷裏了。
這裏,魏征就是用含蓄的方式批評了唐太宗“玩物喪誌”的行為。唐太宗當然會明白他的用意。
(3)滾雪球式批評法
滾雪球式批評法就是剛開始隻批評對方一些不痛不癢的枝節問題,使其高度戒備的情緒鬆弛下來,然後循序漸進,逐漸涉及到問題的要害之處。這就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此法適合於勸導糾正那些明知自己犯了錯誤,但不準備承認錯誤的人。
(4)幽默批評法
幽默批評法指通過靈活巧妙的語言形式,寓教於樂,讓對方在忍俊不禁中認識自己的錯誤和缺點,受到啟發和教益。
有一則宣傳戒煙的公益廣告,上麵完全沒提到吸煙害處,相反的卻列舉了吸煙的四大好處:一省布料:因為吸煙易患肺癆,導致駝背,身體萎縮,所以做衣服就不用那麼多布料;二可防賊:抽煙的人常患氣管炎,通宵咳嗽不止,賊以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竊;三可防蚊:濃烈的煙霧熏得蚊子受不了,隻得遠遠地避開;四永葆青春:不等年老便可去世。
這裏說的吸煙的四大好處,實際上是吸煙的害處,卻顯得很幽默,讓人們從笑聲中悟出其真正要說明的道理,即吸煙危害健康。
秦朝的優旃是一個有名的幽默人物。有一次,秦始皇要大肆擴建禦園,多養珍禽異獸,以供自己圈獵享樂。這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但大臣們誰也不敢冒死阻止秦始皇。這時能言善辯的優旃挺身而出,他對秦始皇說:“好,陛下這個主意很好,多養珍禽異獸,敵人就不敢來了;即使敵人從東方來了,下令麋鹿用角把他們頂回去就足夠了。”秦始皇聽了不禁破顏而笑,並破例收回了成命。
優旃之所以成功地勸服秦始皇,主要是使用了幽默的力量。他的話表麵上是讚同皇上的主意,而實際意思則是說如果按皇上的主意辦事,國力就會空虛,敵人就會趁機進攻,而麋鹿是沒有能力用角把他們頂回去的。這樣正話反說,因為字麵上讚同了秦始皇,優旃足以保全自己;而真正的含義,又促使秦始皇不得不在笑聲中醒悟,從而達到了說服他的目的。
當然,對於不同的人,批評要因而異,或以一種方法為主,或幾種方法配合使用,總之,成功地批評他人,就如同藥品中的“糖衣丸”一樣,既要讓對方樂於接受,又要達到“治病救人”之目的,運用之妙,完全存於批評者的心。
4.別讓衝突升級為明爭暗鬥
工作場所內發生的衝突一般包括兩點——有些是屬於業務範圍的,有些是關於工作關係的,但所有的衝突都包含人。因為人是問題的主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談的主體,在衝突產生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並不是所有的衝突都是有害的,衝突產生的後果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待衝突時的態度和方法。有兩條路供你選擇:一條是陽光大道,也就是說你采用富有創建性的措施,將衝突引向積極結果方麵;一條是獨木橋,這樣會將衝突引向破壞性後果,使衝突進一步升級為人們之間的互相慪氣以及毫無原則的明爭暗鬥。顯然,前者才是我們應當采取的正確選擇。
下麵我們將上述兩種方法的不同表玩以及產生的不同結果列出來,使你能夠更清楚地看清兩者的利弊所在:
(1)解決衝突的建設性行為
[1]找到當事人
解決爭執和衝突,沒有任何方法能夠取代麵對麵的交流方法。你需要積極主動地直接會見對方,進行交流,解決分歧。
[2]控製情緒
在交談中,尤其是在有挑戰性的交談中,你要對付的最強硬的人,是你自己。如果你的情緒受到你自己的控製(和你受到別人的控製相反),你能更好地引導談話方向,取得積極的結果。爭吵至少需要兩個人,但如果你控製情緒不參與,爭吵就夭折了。
[3]始終聚焦問題
這個方式和控製情緒是相互關聯的。你的對手可能表現出破壞性的行為方式,會讓你的注意力離開問題。在你的討論中,不管衝突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在工作問題上產生了哪些不同行為、不同方式或不同觀點,關鍵是要把中心放在問題上,而不要放在你或傾聽者的個人觀點上。
[4]積極傾聽
在存在衝突的環境中,你對對方問題的傾聽和理解能力,對產生積極的結果是至關重要的。有時,產生分歧時,你聽的越多,越有可能取得諒解,化解緊張狀態。積極傾聽通過促進雙方對話,幫助你解決衝突局麵——是成功解決衝突的關鍵。
[5]率真而誠懇
一個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對對方要誠實,尤其當想說明問題和你關心的事情時。用盡好的方法表達你的信息。但不要羞於切入正題——即使對方可能很不願意聽。對衝突問題既不要和藹過頭,也不要采用中庸之道;要努力解決問題和分歧,得到正確結果。
[6]尋找解決方法
如果你正在解決問題或衝突,全部重點一定是想要和對方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隻有傾向於解決問題,這樣,你最終能取得重大改進,才能更正錯誤,或使事情比以前狀態要好。
[7]假定對方用意是好的
假定對方的用意是好的,能夠讓你免受攻擊,這是因為它把你的注意力從了解對方的意圖上轉移開來。相反,把注意力放在了你所看到的行為上,這樣那麼輕易地就擺脫了你所謂的對方“玩陰謀”的理論。與其擔心你猜想的對方的意圖是否正確,不如處理行為和問題本身。如果你能夠轉移注意力,解決問題的行為就會改變,你會步入建設性的軌道。
(2)不理智的舉措導致衝突升級的行為
一般來說,處理衝突時不理智的舉措有以下10種行為:
[1]大叫
在你設法和他人交談時,幾乎沒人會對你的大嗓門表示讚同。如果在公共場所,可能更加糟糕。大叫會讓一些人感受到壓迫,容易激怒其他人,並且招致對方也大喊大叫。
[2]責備
責備是找岔子的方法。當你把問題集中在所有錯誤的方麵,你就失去了和有待解決的問題之間的聯係。與此同時,你阻礙了而不是鼓勵了——人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讓人不能和你一起尋求解決方法。
[3]自衛反應
這種行為——經常是打斷對方講話,大叫;反擊——讓和你討論問題的人覺得,在你們之間豎起了一堵牆。
[4]把注意力集中在別人的意圖上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你對他人意圖的揣測上,你就遇到了問題,你很可能會妄下臆斷。假如你不能看清楚人們的意圖,你可能會產生偏見,這對解決衝突毫無益處。
[5]不解決問題
某些人在某個大問題上,對某事或某人產生反感時,他們就會逃避問題。然而,事情本身不會改變。在通常情況下,問題變得越發嚴重。隻要對方沒注意到你正關注著他或他所做的事,他就覺得沒有必要,也沒有理由去改變什麼。
[6]話中帶刺
這種表達方式讓他人受到侮辱,或是讓他人受到輕視。隱含著暗諷,用所謂的幽默手法進行表達時,有時僅僅加重矛盾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