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克服不良的心理(1 / 3)

病由心生,心靜則體安。男人過了40年之後,身心健康由高峰漸漸下滑,開始進入多事之秋。工作的壓力、生活的重負,使得中年男人的心理出現了種種不良反應,諸多灰色的情緒潛入心底,威脅著男人身心的健康。中年男人的精彩生活,必須從清除心理疾病,保持積極的心態開始。

不良的心理主要表現為緊張、憂慮等,這些不良的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克服,則很容易引起身體的疾病。為了身心健康,為了生活和工作的和諧,40多歲的男人要盡力克服不良的心理。

1.多事之秋:40多歲男人的灰色心理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40多歲的男人沒有一個知己不足為奇。許多人都承認他們沒有一個可以完全信賴和吐露心事的親密無間的朋友。內心世界的封閉使他們無法通過情感交流建立真正的友誼,友情的缺乏使40多歲的男人陷入一種強烈的孤獨,一個40多歲的男人對自己的感受如此描述:“在這個世界裏我感到孤獨、嫉妒、憤怒、緊張。”正是這種孤獨感和對他人的排斥感加劇了40多歲的男人的情緒危機。

而導致這種狀況的根源是40多歲的男人的“灰色心理”,這種心理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化解,就會產生心理重負,釀成心理危機,導致精神崩潰。要化解心理危機,就應當建立一個充實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建立起多種多樣的情感寄托、情感發泄方式和情感溝通渠道,保持一個充實平衡的心靈空間。

40多歲的男人在生理上已由生長旺盛期進入緩慢衰退期,並開始感到與現代生活及工作的快節奏脫節,在“內憂外患”的衝擊下,40多歲的男人開始出現心理偏差,其失落感與灰色情緒自然都甚於女性。

一般人都視40多歲的男人為強者,認為他們事業有成,家庭穩固,責任重大,是成熟的階段,理應能處理所有工作與生活中的問題。所以,40多歲的男人的心理問題常常被忽視。

“灰色心理”一詞源於美國。美國社會醫學專家經過調查發現,許多40多歲的中年男性常會出現消沉頹廢、鬱悶不樂等不良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被稱之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如得不到及時防治,不但影響工作和生活,還會損害身體健康。

如果我們以40歲為界將人生分成兩個階段,就可以清楚地看到,40歲以前的人生是個不斷增長的過程:升學、知識積累、就業、事業有成、成家、娶妻生子……但是,中年以後,人生卻好像進入了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健康退化、子女離家、事業發展緩慢、婚姻危機等。若遇上外界的變遷,如下崗失業、經濟危機,就更加重了40多歲的男人的失落與挫敗感。可見,40歲~50歲的心理危機是人人都將會遇到的現象,現代社會尤其難免。

40多歲的中年心理危機其實就是指人過40多歲,需要麵對這一人生階段特有的問題、變化和挑戰。而這些挑戰是人到40必經的階段與考驗,人人都不例外。

麵對40多歲的心理危機,如果能順利度過,人生就會進入新的裏程;如果不能順利度過,人生就會受阻,產生混亂感、無能感、空虛感、失落感,妨礙人的發展,影響人的健康,失去人生的意義。

2.不讓過度緊張危害自己的身心

緊張是一種人人都具有的、在一定情景下出現的情緒狀態。適度的緊張情緒能提高人的反應速度和活動效率,但過度的緊張則是一種不正常的情緒狀態,對人的心理和活動本身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長期過度緊張會演變為緊張症。緊張症狀表現為精神的和體力的失常,包括:疲乏,食欲不振或食欲過旺,頭疼,好哭,失眠或睡眠過度,常常通過喝酒、吸毒或其他強製性行為來解除緊張。伴隨緊張情緒的可能是吼叫,莫名其妙的煩惱或者無所事事的感覺。

現代的人們生活太緊張,自己把自己逼迫得太厲害。他們瘋狂地逼迫自己賺錢,以把自己弄得更闊氣、更高人一等。結果常常得不償失,所得到的物質財富並不能補償他們失去的健康。

我們每天都可看到許多神經緊張、被逼得團團轉的人。另有一些人雖然表麵很輕鬆,但其實內心很緊張,隻是他們懂得如何掩飾自己而已。

物質成就的取得需付出多大代價?值得我們因此而患高血壓嗎?值得我們犧牲個人的健康嗎?

現在很多人患了神經過度緊張的毛病,這個毛病甚至比我們所謂的“傷風感冒”更為普遍;心情真正平靜的人十分少見。從各種方麵來說,因此患高血壓的人數,可能比我們所擔心的任何其他疾病,諸如癌症、心髒病等多得多。

緊張可導致你得高血壓,鬆弛則可令你身體健康。

醫學專家已經指出,鬆弛對心髒病患者大有幫助。對於從事神經需高度緊張的行業以及心髒病患者,醫生往往在處方中把“放鬆心情”列為良藥,或甚至把它當作是恢複健康的惟一藥方。“放鬆心情”主要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1)一吐為快

假如你正為某事困擾,不要悶在心中。把苦惱講給你認為可信的、頭腦冷靜的人——妻子,父親或母親,親戚或好友,醫生或老師等。講出來,可使你心情放鬆,有助於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苦惱,還往往會幫助你明白如何解除緊張。

(2)暫時回避

暫時回避一下使你傷腦筋的問題,有時是有好處的,不妨去看會兒電視、看本書,或玩點什麼,也可做短途旅行,換換環境,以擺脫苦惱。讓自己“原地受罰”是自我折磨而非解決問題的方法。但當你冷靜下來,情緒及理智趨於正常時,即要準備回過頭來解決你的問題。

(3)強壓怒火

你如果動輒發火,請不要忘記,最終你往往會因此感到愚蠢並後悔的。如果你想痛斥某人,盡量推到第二天再說。與此同時,找些諸如修整花園或做木工的體力活去幹,也可去打網球或長距離散步。平息怒氣有助於你放鬆緊張的情緒,從而更有把握地、理智地處理問題。

(4)不妨做些讓步

你若與人經常爭吵並且固執己見,強詞奪理,請記住,隻有小孩子受挫發怒時才會這樣。你應當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但要冷靜,同時要考慮到結果可能證明自己是錯的。即使你絕對正確,不時地做些讓步也會有益於你的心身;你這樣做了,別人也往往會讓步,結果是免除了你精神上的緊張,事實上問題得以解決,同時還會給你帶來成熟和滿意的快感。

(5)為別人做點事

你若一直在為自己的事緊張和煩惱,不妨幫別人做點事,這樣可以緩和你的緊張和煩惱,甚至給你增添助人為樂的熱情。

(6)逐一處理問題

人若處於緊張之中,對普通的工作也會覺得困難重重,一籌莫展。這時你可先挑出一兩件當務之急的事,一個一個地處理,別的暫且擱置一邊。一旦首戰告捷,其餘的便會迎刃而解。假如你覺得萬事都不能舍棄,那就需反省一下:你是否過高地估計了這些事情的重要性,也就是說,把你自己看得過高了。

(7)避免當超人的欲望

有的人陷於緊張狀態是因為,他們總認為自己的事本應做得更出色,他們企求萬事都做得完美無缺。這種欲望必然招致希望受挫。你應先明了哪些事可穩操勝券,然後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些事上,這樣便可望獲得最大的自我滿足。至於其他的事情隻需盡力而為,結果即使不盡如人意也不要對自己求全責備。

(8)不要過於挑剔

有些人對他人期望過高,一旦他人不遂己願,便感到失望、灰心喪氣,或緊張得不知如何是好。這些“不堪造就”的人可能指的是妻子或子女。我們總是希冀他們能符合我們預想的模式,甚至希冀他們能投我們自己之所好。請不要忘記,每個人都有權發展自我。因為親人的缺點而感到泄氣的人,實際上是對自己泄氣。不應挑剔他人的行為,而應看到別人的優點,並幫助他發揚光大。這樣做,將使雙方都感到滿意,也有助於我們正確地看待自己。

(9)給別人留有餘地

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往往企圖處處爭先,事無巨細,就連在公路上開車也不甘人後。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競爭,非贏即輸。生活不需如此,競爭是易受傳染的,而合作也是同樣。你給別人留有餘地,自己也往往更加從容。別人不再感到你對他是個威脅時,他也就不成其為你的威脅了。

(10)讓自己易於接近

我們中間不少人覺得自己為人們所遺忘、輕視或怠慢,這往往是一種想像。我們不應回避、退縮,相反,應主動表示友好,這樣做才是有益的,也更實用。在退避三舍與鋒芒畢露之間有一塊中間地帶,你不妨試一試。

(11)安排出娛樂的時間

不少人總感到忙得不可開交。對這樣的人來說,規定出一個固定的娛樂時間將會大有助益。應培養一種愛好,使自己的業餘時間有所寄托。你可以將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得到樂趣,暫時把工作統統忘掉,這幾乎對所有的人都是可取的。

情緒上的緊張往往起始於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手頭拮據,職業問題,子女的撫育,老人的贍養以及婚姻的不幸,等等。然而,一個人長期的習慣和處世之道也會成為不安的原因。這些內外因素左右夾攻、火上澆油、愈演愈烈,使你的精神每況愈下。這種情況僅靠自助已不足以解決問題,還需求助於谘詢或其他服務機構。他們將會給你以具體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