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管理自己的情緒(1 / 3)

情緒問題若長期如影隨形,無法擺脫,將會使人產生諸多的心理困擾,從而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因此,40多歲的中年男人,要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消除各種心理障礙。

1.40多歲的男人揮之不去的情緒困擾

任何一個男人都會麵臨情緒的困擾。因為情緒是個體與周圍事物某種關係的反映與表現,當客觀事物滿足人的主觀需要時,就會使人產生積極、肯定的情緒體驗,如得到獎金會高興,職務升遷會使人興奮等;反之,當客觀事物不能滿足人的主觀需要時,就會使人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體驗,如失去親人會引起悲痛,失業會產生苦惱、焦慮,婚姻受挫會導致失望、悲傷等。

同時,情緒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或個體性,同樣一件事,張三可能覺得無所謂,而李四卻會感到非常沮喪。情緒還會表現出來,成為表情,包括麵部表情、姿態表情和語調表情,如:高興時會眉開眼笑,憎恨時會咬牙切齒;高興時會捧腹大笑,緊張時會坐立不安;痛苦時會呻吟,愉快時則有朗朗笑聲。此外,情緒還會影響生理反應,如:發怒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愉快時肌肉放鬆、心律正常;厭惡時肌肉緊張、心跳加快、胃不舒服等。

不論正麵或反麵的情緒,都有其功能,都有助於個體行為的適應。試想我們若遇危險時沒有恐懼反應,就可能不會逃跑或抵抗,我們身體也沒有充分的能量來幫助我們采取應急措施,這樣的後果將不堪設想。適度的焦慮與緊張情緒,可以增進工作效率與學習效果,且是健康生活的必要條件,是一個正常社會所必需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強烈的情緒反應或持續性的負麵情緒反應,則對個體有害。前者會使大腦皮質的高級心智活動,如推理、辨別等受抑製,使個體行為出現不合理、不適應的現象,減低工作效率,影響生活功能;後者影響到生理變化,進而造成軀體上的病症,即產生所謂的心身疾病,妨害身體健康。情緒困擾嚴重者,還會心理失常,產生各種心理疾病。

當情緒衝動時,若采取“抑製”方式,不易收效,因為表麵故作鎮靜,但內部生理變化仍在進行;若采取逃避方式,所謂“眼不見,心不煩”也不是辦法,因為問題並未解決,隻是使活動範圍縮小;若采取“壓抑”方式,則被壓抑的情緒非但未消失,反而改頭換麵以偽裝姿態出現,形成日後不健全的適應行為;若采取“轉移”方式,遷怒他人,則將破壞人際關係,反而造成自我疏離。這些都是不適當的或錯誤的對待情緒的方式,是40多歲的中年男人應該避免的。

2.40多歲男人保持健康情緒七要點

40多歲的中年男人正處在人生的“多事之秋”,過度的壓力、持續的心理緊張都極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而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精神狀態則有利於40多歲的男人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從而戰勝各種不良刺激,與環境融為一體,始終保持心情舒暢,性情開朗,精神飽滿。

40多歲的中年男人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精神狀態,以下七點十分重要:

(1)補充足夠的“精神營養素”

男人40多歲最重要的“精神營養素”是夫妻、親朋、父母和子女之愛,且其內容較青少年時代更為豐富。男人40多歲維護心理平衡的有效方法是宣泄和疏導,別故作深沉,把心裏的不快倒出來,避免加重心理矛盾。

(2)警惕心理積澱的潛在危機

40多歲的中年男人“壯”而忘憂,容易滋生麻痹思想;與之相反,40多歲的中年人的“過午”意識又易產生頹廢、消沉情緒,結果出現身體未老心理先衰的現象。因此,40多歲的中年男人過分與年齡抗爭,或者過度的日暮途窮的緊迫感,或者長期幹一些力不從心、超負荷的工作,都可能會導致身心大虧。

(3)克服種種心理障礙

努力消除自卑、猜忌、怯懦、排他、冷漠等心理。善於調適個人情緒,襟懷坦白,以誠待人,獨立思考,通過思維的“新陳代謝”使自己保持穩定的心態。

(4)承認失敗與缺陷

一個人難免會遇到失敗、失意的事情,或是自己本身存在的某種缺陷。對此,應記住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的一句話:“當你樂於承認既成的事實,並且樂於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就有了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另外,40多歲的男人要建立合適的期望值。對此,應記住這樣一句忠告:“快樂之道無它,就是對我們力量所不及的事,不要憂慮。”否則,就是在自尋煩惱。

(5)堅持經常的體育鍛煉

如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可增強各器官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6)培養業餘興趣

如書法、繪畫、詩歌詞賦、養花、郊遊、垂釣等,使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適當參加娛樂活動,以便自我放鬆,轉換心境,減輕疲勞。

(7)講究心理衛生

學會自我調節,加強自我心理保健,善於化解各種情緒障礙或內心矛盾,就會減輕心理壓力。性格開朗,寬容大度,不嫉妒、不賭氣、不鬥氣、不暴怒、少思慮、勿悲愁、勿狂喜,防止情緒大起大落,維持心理功能平衡。

在出現心理問題,要盡早去接受心理谘詢或心理治療。專家建議,一旦發現自己精神倦怠,四肢乏力,頭目眩暈,耳鳴眼花,食欲不振,心煩意亂,辦事效率降低,失眠多夢,神不守舍等,就應去心理谘詢或到醫院檢查治療。

3.怎樣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緒

現代生活競爭激烈,瞬息萬變。每個男人都可能遇到不順心的事兒:或事業受阻,或情感失調,或家庭糾紛,或人際矛盾,或親朋去世……這些不良刺激,都有可能使那些思想狹隘者,生活或工作環境單調者,鬱悶、憂傷、憤懣纏身。

現代醫學認為,較多的為那些負性情緒所憂,可致神經和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會發生多種生理和心理疾病,從而給男人的事業成就和人生造成很大的負麵影響。故在情緒不佳時,用積極的方法自我調節,很有必要。

(1)自我發泄

日本鬆下電器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七的超級電器公司。該公司的創始人、已故董事長鬆下幸之助便是最會自我發泄負性情緒的人。他在讀小學時,由於長得矮小,不善言辭,經常受到同學的欺侮。

有次,他被三個同學欺侮後,情緒非常低落,一個晚上都沒睡好。他放棄了與同學爭吵打架的想法,而在家做了三個紙人,寫上那三個同學的名字,自個兒拿木棍將三個紙人痛打一頓,並想像這些家夥趴在地上求饒的情景。

這樣發泄心中的怨恨後,便覺得較容易集中精力投入學習了。後來這種發泄法,又被他“引進”到現在的鬆下公司的所有企業中。他要求這些企業都設立“精神健康室”。工人和職員牢騷滿腹時,就可以入室放聲大罵,甚至可以抄起棍子向心裏痛恨的橡皮“經理”、“總管”痛打一頓。

之後出另一個門,守候在此的高級職員,會滿麵笑容地向他們征詢意見和建議。如此之後,當事人的各種負性情緒,早已煙消雲散。

對不佳情緒所采用的自我發泄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不過,這些發泄都含有某些“阿Q”方式,故宜隱蔽而行,免致貽笑他人,又生新的不良情緒。

(2)走去理發

意大利的一個心理研究小組,曾給男人們出了個主意:“假如你心境不佳,那就去理一次發。”按此法試驗驗證,效果確實不錯。

理發能夠調節情緒,道理其實非常簡單。當男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憤怒、或悲戚、或憂鬱、或煩惱,大多有盡快改變環境和自我容貌的潛在意識,以求盡快解脫。基於這種心理,外出理發可暫時脫離引起負性情緒的環境。在理發時,被動地處於安閑狀態,更會使情緒漸漸好轉。理發過程中,受到剪、刮、洗等頭部刺激,特別是對太陽穴、耳部、頭部和後頸部的物理刺激,可以收到如按摩般的效果。香波、發乳等散發的香氣被吸入所產生的化學刺激,又可使人興奮,血液循環增快,腦供氧量增加。這些物理、化學刺激對大腦中樞的作用,可以調節男人的心理,促進情緒好轉。

(3)換身好衣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發現,適當地選擇衣服,有助於調節情緒。他指出,在情緒不佳時,換上最稱心的衣服,會使男人感到非常舒適而增強自信,甚至會產生摒棄幹擾,再次在生活中拚搏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