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好習慣一定要早養成——從一點一滴中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養成教育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良好習慣的訓練,以及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美國著名學者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所以,父母要想孩子擁有好的習慣,就要在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給孩子進行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播下一個行動,就會收獲一種習慣。英國大教育家洛克說:“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而好習慣是在平時一點一滴的細節中培養起來的。
很多家長不重視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和引導,等到孩子長大了,才發現很多事情都是由於自己的疏忽和不注意,而使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這時再想改變孩子的習慣就很困難了。孩子的好習慣是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慢慢養成的。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教育。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麵說,隻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德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一切的行為和活動就是為了要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
而幼年時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霍爾巴赫說:“一種良好的教育,應當使我們在幼年時期就養成思想正確和行善的習慣。”幼年時養成良好的習慣,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和發展,使孩子成為一個有素質的優秀人才。
好父母可以這樣做: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要慢慢培養的,而且也是需要父母有意識地來培養的,絕不是到孩子有了一些壞習慣的時候,才來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像滔滔媽媽的做法就很好。
滔滔現在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了。滔滔的很多同學、朋友的家長都很喜歡滔滔,同時也很羨慕滔滔媽媽能有滔滔這樣一個又懂事又優秀的孩子。別人這樣羨慕自己,滔滔媽媽十分高興,當然也知道這其中自己的用心和孩子的努力。
從滔滔三歲的時候起,滔滔媽媽就讓滔滔自己洗背心、襪子、手絹。孩子還小當然洗不好,但這是在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從滔滔上小學起,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作業寫完了,才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才可以看動畫片。剛開始的時候,孩子當然不情願這樣做,可是強迫孩子一段時間之後,學習成績就前進了幾名,滔滔自然十分開心,那以後回家立即寫作業都是滔滔主動去做的,從來不用媽媽提醒了。就這樣,滔滔一點一滴地養成了好習慣,在學習上取得了很大進步,每次考試滔滔都是班裏的前三名。
從上小學起,滔滔媽媽就讓滔滔每天早晨都跑步,風雨無阻,這極大鍛煉了滔滔的意誌力,養成了滔滔凡事堅持的習慣。
滔滔媽媽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習慣,而又不急於求成,這種做法很好。這些習慣看著小,但對孩子的成長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像滔滔媽媽從滔滔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滔滔良好的習慣,這對孩子的學習和今後的獨立生活都十分重要。
至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專家建議如下:
建議一:家長要有一種堅持精神
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產生膩煩心理。這時,我們做父母的一定不能失去耐心,對孩子又打又罵。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鬆懈的時候,提醒孩子好習慣的好處和重要性,讓孩子自己主動去把好習慣堅持下去。
建議二:告訴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好處
父母有必要讓孩子知道養成好習慣的意義,目標明確能夠讓孩子更有動力地自己督促自己去努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更輕鬆地進行學習,而學習成績的提高隻是一種好習慣養成後的必然結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能夠使孩子有條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和活動。
輕鬆教子 小妙招
好習慣開始得越早越好
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齊聚一堂,在會議期間,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是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
“在幼兒園裏。”
“您在幼兒園都學到了些什麼?”
“把自己東西的一半分給小夥伴們;不要拿不是自己的東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主動道歉;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這就是我學到的全部,而它們讓我受益終生。”
36.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健康是“1”,讓後麵的“0”有意義
孩子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況可以讓孩子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中去。
當前,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是家長普遍關心的大事之一,但有一種情況應引起注意,那就是大多數家長隻重視加強孩子的物質營養,過度保護,而不注意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和體育鍛煉,致使孩子營養過剩,身體過胖。而這些“小胖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不利環境的抵抗能力較差,所以家長應及時糾正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