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養成教育 養成好習慣,擁有好未來(3)(2 / 2)

建議二:傾聽孩子敘述自己的想法

盡管孩子的很多想法在我們看來都十分天真、幼稚,但我們也不要試圖去改變孩子的想法,而是要從孩子的話語中找到有趣的、有道理的話,然後讓孩子進一步具體地闡述,這樣就會使孩子的想法不斷成熟,也能讓孩子在思考中找到很多樂趣,從而更願意進行思考。

建議三:不要限製孩子的業餘活動和興趣愛好

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和空間,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進行思考的積極性,讓孩子不會有被束縛的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思維和想法完全處於一種放鬆的狀態,能夠進行高效思考,找到很多不同的思路。

輕鬆教子 小妙招

對孩子的問題,不要有問必答

孩子總喜歡問“為什麼”,而很多家長能給孩子解答的,當然會立刻告訴孩子,不能解答的,很多家長則是敷衍孩子,或是勒令孩子不要再煩自己。其實,最好的辦法是,父母不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啟發孩子進行獨立思考。可以讓孩子去圖書館找資料,上網查相關知識。這樣,孩子自己找答案,不但印象深刻,還可以讓孩子發現不少樂趣,從而更願意進行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能力,對於從事科學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曆史上,任何科學上的重大發明創造,都是由於發明者充分發揮了這種獨創精神。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

42.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

兒童問題研究專家發現,高情商的孩子在與人交流、溝通和交往方麵具有很大優勢,同時能很好地應對和處理負麵情況和消極情緒,所以,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也能更持久地保持成功。

一個人取得成功需要很多因素,如受教育程度、智商、家庭背景等。但一個人的心理素質、人際關係、處理負麵情緒的能力也很重要,而這都與情商的高低有關。

教育專家指出,一個人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和童年時期的教育培養有密切關係。3~12歲是形成高情商的關鍵時期,即情商培養的最佳時期是幼兒期和小學期。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他的情商。

教育專家指出,80%~90%的人,在智力方麵是不相上下的,而孩子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情商的高低。人的情商是需要後天培養的。在孩子的成長中,3~12歲是塑造一個人性格的重要階段,也是進行情商培養的最佳階段,在這個時期,家長一定要重視對孩子情感、情緒以及心理的教育。

教育專家認為,這一時期又分為兩個階段,即3~6歲的“自信心”期和7~12歲的“目標與競爭力”期。在“自信心”期,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探索求知的興趣、樂觀的心態,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目標與競爭力”期,父母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意誌力、專注力、競爭力、應對挫折的承受力,以及合作與領導的能力。

好父母可以這樣做:讓孩子學會把握時機

遇到問題就要及時處理,但是也要在合適的時機處理,這樣才能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而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學會找到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最好時機。

路路上初中時,就住校了,和同寢室的同學靜靜關係很好。可是兩個小夥伴最近發生了點不愉快的事情,兩個人大吵了一次,都在氣頭上,誰也不理誰,已經有一周的時間了。路路很苦惱,在周末回家的時候,就把自己的煩心事和媽媽說了。路路媽媽知道這兩個孩子的性格、脾氣都好強,誰也不肯先主動說話。於是,路路媽媽就問路路平時有沒有什麼時候是不必和對方直接說話,但是對方卻能夠聽到。路路想了一想說:“哦……媽媽,我知道了。我們這學期開了一門演講課,老師是評委會主席,四個演講、口才特別好的同學是評委,在他們點評完之後,還會找幾個同學再進行一些點評。”聽到路路的話,路路媽媽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覺得呢?”路路很開心地點了點頭。

周三是演講課,這次恰好輪到靜靜的小組進行演講了。當靜靜演講完之後,老師點評、評委點評,當讓同學舉手點評時,路路馬上就舉手了。路路點評時,靜靜看著路路,兩個好朋友都十分地真誠、友好。

把握住一個好機會,才能使交流和溝通達到最好的效果。路路媽媽對孩子的引導無疑是正確而有效的。

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專家建議如下:

建議一:讓孩子友好地參與合作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需要大家齊心協力。而合作中又有良性的關係和不友好的關係存在。這就需要我們告訴孩子要友好而真誠地和同學、小夥伴團結協作,隻有這樣,大家的關係才會融洽。

建議二:讓孩子擁有一個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