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在相同的時間段,心情好的時候學習效率高,情緒不好的時候,學習效率就低;在一天當中,早晨和夜間學習效率高,下午和傍晚學習效率低。可見,孩子存在一個最佳學習時間。
對孩子來說,一天之內有四個高效記憶的時間段:6:00~7:00,適合記憶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內容;8:00~10:00,適合記憶大量基礎理論知識;19:00~21:00,適合進行綜合性知識記憶;22:00~23:00,適合記憶容易出錯的知識。
好父母可以這樣做:幫助孩子科學用腦,不打疲勞戰
現在,孩子的學業負擔越來越重,很多孩子投入大量時間,爭分奪秒地學習,經常是起五更、睡半夜。但是英子的媽媽就不讚成孩子用多投入時間來換取成績的提高。
英子的學習成績非常好,而且學習、娛樂兩不誤。看著她既能開開心心地去打乒乓球、羽毛球,又能輕輕鬆鬆地保持第一名的學習成績,其他同學很羨慕。英子在談到自己的學習心得時,認為一切都歸功於自己有一個好媽媽,是媽媽讓自己找到了學習的竅門——掌握好學習的黃金時間。
英子說,媽媽讓她重視課上學習,因為課上有老師融入了自己心血的講解,而且對於習慣早睡的她來說,上午的精力是非常旺盛的,而學校也多是在這個時間段安排重要課程。中午適當休息,能使下午精力充沛。晚上再複習一遍,就可以休息了。總之,媽媽使英子養成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
其實英子的成功正如她自己所說的,利用好了學習的黃金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黃金時間是不同的。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能夠高效學習的黃金時間,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必投入大量的時間來換取好的成績。
關於如何讓孩子科學用腦,專家有以下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保證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大腦活動有一定的規律性,隻有遵循這一規律,孩子才能輕輕鬆鬆地去學習。專家發現,小學生隻能保持注意力20分鍾左右,初中生40分鍾,高中生50分鍾,大學生1~2個小時。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利用課上時間,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才是高效學習。
建議二:要讓孩子注意休息,不打疲勞戰
時刻不停地學習,並不是學習的最佳方法。疲勞之後,學習效果一定不會好,學習效率也一定不高。久而久之,持續疲勞之後,孩子極易產生厭學心理。所以,做父母的不但要敦促孩子好好學習,還要讓孩子休息好。該學習時學習,該休息時休息,勞逸結合才能使孩子樂於學習,好好學習。
建議三:學習再緊張,也要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最好的休息。睡得好,能讓孩子朝氣蓬勃,活潑愉快,精力充沛。孩子睡眠一般在八小時左右。到了夏天,晝長夜短,天氣炎熱,孩子中午應午睡半小時到一小時。
輕鬆教子 小妙招
找到孩子的最佳學習時間
孩子的最佳學習時間因人而異。找到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才能高效學習。一般來說,最佳用腦時間有三種類型:一是“百靈鳥”型,善於在早上用腦;二是“貓頭鷹”型,善於在晚上用腦;三是“混合”型,早晨和晚上都善於用腦。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最佳用腦時間,從而使學習效率更高。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英國思想家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