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生活教育理論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來的,他主張教育要同實際生活相聯係,反對讓孩子死讀書,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生活教育也是細節教育,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教育孩子的素材。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的培養,從每一件小事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獲取成功所需要的素質。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既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話,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力爭上遊的人。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說看小孩3歲時的行為,就能知道他長大後的脾氣秉性;看孩子7歲時的處事,就能知道他一生的性格。可見兒童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父母在這個時期培養孩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對一切都有很強的感受能力,他們對外界的一切都感興趣,模仿能力極強,父母是他們的第一個模仿對象。孩子的記憶力也很強,對看過、聽過的事物都有很深的印象,我國宋代著名思想家張載就說:“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曆事皆能不忘。”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和成長環境,端正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來說,孩子10歲之前是對父母的崇拜期,10歲至20歲則進入對父母的輕視期。因此,孩子10歲之前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時期。
好父母可以這樣做:給孩子布置一個好環境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獲得好的發展,所以就給孩子穿好的、吃好的,讓孩子學各種特長班,以為這樣就是在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但有時也會事與願違。
冉冉媽媽看到很多家庭在孩子身上花了很多錢,卻沒有看到應有的效果。經過深思,冉冉媽媽認為,孩子的良好未來不是用錢鋪出來的,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更重要。
於是,冉冉媽媽把很多以前看的書和最近在看的書都整理出來,擺在客廳的沙發旁、茶幾旁、電視旁,自己的房間和冉冉的房間也都放了一些書,還在冉冉的房間掛了很多毛筆字的條幅和繪畫作品。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冉冉已經上初一了。冉冉的學習成績很好,每次都是前三名,而且知識麵很廣,這和冉冉愛看書有很大的關係。冉冉還是班裏的宣傳委員,他們班辦的報總是全校最有特色、最新穎的,因為冉冉在媽媽布置的環境下從小耳濡目染,書法和繪畫都是自學的,而且還寫得相當不錯。冉冉也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無論是寒暑假,還是節假日,冉冉總是和媽媽一起去孤兒院或敬老院。
冉冉媽媽的做法很好,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家庭環境的積極影響。所以,我們想培養出怎樣的孩子,就要營造怎樣的家庭環境。這樣,孩子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一定會出現父母想要的效果。
關於如何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專家有以下建議:
建議一:家庭環境中的無聲影響最重要
給孩子買一個書架,讓孩子知道家裏有書,從而可以在玩耍的時候看到書,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我們做父母的也要愛看書,也要有閱讀習慣,這樣家裏擺著的書才會動起來,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看書是一種享受。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父母愛看書,孩子就會產生探索的衝動,這樣,在父母的引導下,孩子就真正地走進了書的世界。歸根結底一句話,父母的無聲影響才是最重要的。
建議二:家庭環境是培養孩子良好道德品質的最佳場所
有位優秀的兒童教育家說過:“優秀的品格,隻有從孩子還在搖籃之中時開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靈中播下道德的種子,越早越好。”
孩子的可塑性是極強的,受到怎樣的熏陶,就會成長為怎樣的個性。家庭環境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而且是孩子長時間接觸的一個環境,所以,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就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十分重要的。
輕鬆教子 小妙招
抓好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歲是孩子開始學習自我約束、建立規則意識的關鍵期;4歲是孩子開始學習外語的關鍵期(6~8歲是學習外語書麵語言的關鍵期);5歲是孩子掌握數的概念,進行抽象運算以及綜合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期;5歲半是孩子掌握語法,理解抽象詞彙以及綜合語言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期;6歲是孩子創造性開始成熟的關鍵期;7歲是孩子操作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期;8歲是孩子自學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期;8~9歲是孩子閱讀能力和綜合知識學習能力開始形成的關鍵期。
46.從小事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盡快解除孩子的依賴情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要讓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靠人、靠天、靠父母,不算是好漢。”
有的孩子在家裏什麼家務活都不幹,甚至連整理書包都是家長代勞。這是父母對孩子嬌生慣養、孩子缺乏自立意識的表現。而這並不是愛孩子的最好方法,因為孩子終歸要長大。而自立意識需要從小培養,對於一些事情,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親自去實踐、去努力,這樣才能讓孩子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