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一切都還在繼續(2 / 2)

但百事在關鍵時刻顯示了他們的騎士精神——他們不僅不看這個武功秘籍,還把內鬼送回可口可樂公司懲治。

於是現在百事還在鍥而不舍地追趕著可口可樂……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百事在關鍵時刻這種“騎士精神”作祟,自己早就應該成為可樂行業的老大了吧;甚至,百事可以根據可口可樂的配方改進自己的產品,讓喝百事的人終身不能喝可口可樂,否則藥劑在人體內發生反應,吐血身亡……

好吧,我知道很多人會把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君子之爭當笑話。中國確實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互聯網行業,不知多少巨頭在這裏吃了苦頭,真正能夠活得滋潤的,都是深刻理解中國國情的土鱉,或者能在土鱉和海龜之間自由切換的跨界者。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曆史學家早有定論: 由於高度發達的封建社會,中國是小農意識最為發達的國家。這種小農意識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所以,在這件事情的解決方式上,360和騰訊乃至整個互聯網行業所表現出來的小農意識也就不足為奇了。哪怕雙方從事的是和國際接軌程度最高的互聯網,但是說到底,就算受了國外思想的啟蒙,最多也是舊社會喝了兩年洋墨水的假洋鬼子,關鍵時刻還是會顯露出自己的小農意識。

這與從事的是傳統行業還是朝陽產業無關,隻與商業環境的積累有關。而這種商業環境和思維的差異,或許與中西文化的差異有關,而中西文化的差異或許與曆史有關。

中國的故事,大概要從秦始皇的時候說起:

話說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國家版圖大了許多,人口也多出很多。突然他覺得當大王的日子很沒意思,覺得權力不夠大,地位不夠崇高,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很好的主意,他要當皇帝。

這個皇帝的職權被他定得很大,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都歸他管。比如哪裏打仗,哪裏要賑災搶險,哪裏要裁員,這些都得聽他的。這樣一來,他的權力就比原來當大王的時候大了很多。他又設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管製製度,但是這些人都得聽他的,這樣一來,他的權力依然很大,但不那麼累了。等到全國大體製度建立了,他又讓地方按部就班照他的想法實施起來,在全國各地設立郡縣,這樣一整套從高到低的製度就像一座金字塔被建成了。

這樣的中央集權製度,有利於皇帝統治全局,於是就一代代地傳了下來。

美國的故事則簡單得多。在獨立戰爭中,華盛頓帶領美國人民取得了勝利,被尊為“國父”,並以全票當選為第一、二屆美國總統。但是接下來的故事是,在華盛頓不顧美國公眾的強大壓力,堅拒連任第三屆總統。他在對美國人民的《告別辭》中,宣布他將退出政治和公共生活。其後他果然退隱弗農山莊,直至病逝。

華盛頓的這一舉動開創了一個先例,那就是美國沒有人可以成為終身總統,也不允許連任三屆總統。不僅如此,華盛頓還奠定了三權分立的基礎,簡單地說就是自己當上總統之後,不僅沒有把所有權力抓在手裏,而是找了幾個人來分自己的權,監督自己。

為什麼?

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有著一顆敬畏之心。

“純粹的政治家應當同虔誠的人一樣,尊重並珍惜宗教和道德。”如果這句話出自張三或李四之口,說不定會引來哄堂大笑。但難得的是,華盛頓一生中都在盡可能地身體力行。

這就是中國思維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思維根源上的區別。

如果歸結成一句話,那就是中國人說,人定勝天;西方人說,要保持敬畏之心。

再回到東方小農意識VS西方商業智慧的話題來。

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這是CCTV《贏在中國》一位來自深圳、從事互聯網行業的選手所說的話,嘉賓俞敏洪點評: 靠天,靠地,也靠自己。

這當中就是東方小農意識與西方商業智慧出發點的不同。

在這裏我並沒有貶低中國思維,或者崇洋媚外抬高西方思維的意思。我隻是覺得,要做一件事,至少要知道其他人是怎麼做的,還有其他什麼樣的做法。唯其如此,才能做到全麵、客觀地評估,讓自己走得更遠。

所以,如果這本書的讀者隻是想看TABLES之間的故事,到這裏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中國互聯網的未來格局,或許就是在這幾家之間的進一步延伸。但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遠一點,想要像當年的TABLES一樣找到未來中國互聯網的機會,或許要行千裏路,讀萬卷書,從更高的格局上著眼。

因為:

未來將由你來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