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軍軍長舒榮(2 / 2)

石覺對於這位總比自己低一級的老同學可能也不好意思,於是一直在尋找機會推薦老同學外調當軍長。在1948年7月的時候,機會來臨了,霍守義的12軍在兗州被解放軍殲滅。在石覺的舉薦下,舒榮在眾多12軍軍長的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了這個軍的繼任軍長,當然了,這也是最後一任。早已心灰意冷的舒榮終於恢複了生氣,他帶著對石覺的謝意,意氣風發地到12軍上任去了。

命運似乎總和舒榮過不去,在淮海會戰中,他的12軍被編入邱清泉的第2兵團,並成了這個兵團的殉葬品。舒榮在會戰的最後階段,經過化裝,艱難地返回了國統區。當他跑到南京國防部報道時,意外地發現,國防部已經另派曹天戈接任軍長了。可能是舒榮潛行得太成功了,不僅沒讓解放軍找到他,還讓國防部列為失蹤人員。既然原軍長歸隊了,那就把部隊還給舒榮吧,這下輪到曹天戈鬱悶了(參見筆者先前寫的曹天戈一文)……舒榮這時候可管不了鬱悶的學弟,他趕緊跑到杭州重建自己的部隊去了。

曆史畢竟沒有給舒榮“翻本”的機會,就在他七拚八湊地把所屬兩個師的架子搭起來後,解放軍就發起了渡江戰役。第12軍被緊急調到上海,擔負高橋防務。舒榮明白,自己的12軍還差一半兵力,而且沒有完成整訓計劃,這時候就趕上戰場,無異於以卵擊石,但軍令不可違,那就打吧。好在他所負責的第4守備區不是解放軍的重點進攻目標,就在第1、第3、第5守備區激戰的時候,舒榮倒還能勉強維持自己的防線。但是到了5月18日,解放軍利用第3、第4兩個守備區結合部的薄弱環節,集中兵力發起進攻,這樣一來舒榮就擋不住了,他沒那麼多兵來填補空缺。於是在一陣混戰後,他的12軍潰散了。

1949年5月24日,舒榮的12軍殘部在留下當犧牲品的友軍的掩護下,經海運撤到了舟山。就在殘部抵達舟山之後,舒榮絕望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支還剩下4500人的部隊竟然被國防部明令裁編。舒榮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命根子”被編進了友軍,本人則調為國防部中將部員。也就是這個職務,成為舒榮軍旅生涯的終點站,那位被他一直當為競爭對手的石覺則還是官運亨通,官至聯勤總司令。

人比人氣死人,自己也一把年紀了,又何必非要爭這口氣呢?晚年的舒榮總算是看開了,他安然地度過了餘生,於1974年6月21日在高雄病逝。在舒榮的葬禮上,老同學石覺沉痛地獻上了花圈,不知道此時的他又在想些什麼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