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軍軍長楊漢烈(2 / 2)

或許是楊漢烈的英勇事跡引起了他老子的擔憂,楊森怕自己的繼承人真會在戰場上陣亡,於是便以接任貴州省政府主席為名,把自己的寶貝兒子調到貴州省保安部隊當團長去了。後來這個團擴編為整編第79旅,楊漢烈也就順勢當上了少將旅長。

楊漢烈是幸運的,由於父親的保護性安排,使他沒有經過同解放軍的陣仗,而是在大後方安然地度過了三年。當楊森的看家部隊第20軍於1949年4月在江防戰役中覆沒時,楊森就準備把重建20軍的責任交給楊漢烈,同時也把軍長的位子讓給他。可是考慮到接任軍長的資深人選太多,比如現任133師師長景嘉謨、前任20軍副軍長夏炯等等。如果突然任命這個軍校十六期的毛頭小子當軍長,可能會引起負麵影響。於是楊森幹脆自兼軍長,任命景嘉謨為副軍長代行軍長職權,楊漢烈還是繼續當79師(整79旅改稱)師長。楊森打算等景嘉謨把部隊建成後,再任命自己的兒子當軍長,造成既成事實。

然而,楊森的如意算盤落空了。由於戰局對國民黨實在是太不利了,自從江防戰役失利後,國軍的防線可謂是一瀉千裏,解放軍一下子就打到四川來了。於是楊森倉皇地乘坐飛機逃往台灣,臨走時正式把軍長的位置交給了繼承人——楊漢烈。命令一發布,馬上就遭到了已經把自己當成軍長的景嘉謨的抵觸。自己為20軍盡心盡力,到頭來什麼都沒得到,實在不甘心。景嘉謨幹脆串聯起134師師長蕭傳倫一起“自由活動”去了。

對於在北平讀書時就接受過進步思想的楊漢烈來說,早在當79師師長的時候就曾經想過起義問題。但考慮到父親的權威,以及家眷問題,他放棄了。這回老子既然走了,家眷也已經得到妥善的安置,那幹脆就放手開幹吧。對於景、蕭兩個師的脫離,楊漢烈沒有出麵製止,走掉兩個反對起義的人,對他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剩下的79師是自己的嫡係,新擴編的349師和獨立師又都對自己言聽計從。如此一來,起義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

1949年12月26日,楊漢烈以第20軍軍長的身份率領所屬三個師在四川金堂宣布起義。此後,他的部隊被編入解放軍第19師,楊漢烈出任19師第二副師長,並配合解放軍說服了景嘉謨投誠,為四川的局部解放做出了貢獻。1955年3月轉業後,楊漢烈先出任甘肅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副主任、甘肅省民革副主委、甘肅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員,同時他還是西安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副會長。1987年7月10日,楊漢烈在蘭州因病去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