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軍軍長
劉仲荻
第23軍與前麵提到的19軍一樣,都是先由晉軍使用,到太原覆滅後才歸了中央。和19軍相比,最後關頭的23軍也曾經打出過一次漂亮仗,可惜的是,人家19軍的對手沒有援軍,而23軍的對手有源源不斷的後續部隊,其結果自然是被滾滾洪流給擊敗了。
劉仲荻,字崇逖,江西龍南人,生於1906年1月22日。雜牌軍出身的他有著自己的一段曲折經曆。經過奮鬥,他終於爭取到官費保送日本留學的名額。不過他進的不是士官學校,而是位於千葉的步兵學校。學習期間的劉仲荻驚訝地獲知了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於是他和一批誌同道合的同學們宣布退學,作為對日本政府的抗議。而回國後的劉仲荻在錢大鈞的賞識下開始過起了長達18年的坐辦公室生涯。
如果按照國民黨軍隊規定的資曆去當軍長或者師長的話,劉仲荻這位常坐辦公桌的將軍就沒有絲毫機會了。但是劉仲荻有他的過人之處,他在去意大利熱那亞軍事學院進修之後,開始提倡山地戰術在對日作戰中的重要性。這個見解獲得了胡宗南的支持,並且被調到胡的七分校專研山地戰術。對於“中華民國”的軍隊來說,劉仲荻可被認為是山地兵之父,在他的努力建設下,中國的第一個山地兵師誕生了,政府給的番號是陸軍第42師。但是這個師成立的時候,抗戰已經接近尾聲,此後在政府的裁軍政策下,這個成立了僅一年的部隊就被裁撤了。劉仲荻對於政府的短見,實在是痛心疾首。
劉仲荻在抗戰時期不僅長期研究山地戰術,而且還在胡宗南的賞識下先後當過黃埔軍校7分校的教育處長和1分校的主任。劉仲荻的學生遍布全國各機關和軍隊,可說是桃李滿天下。或許就是這種機緣,為他出任第23軍軍長作了鋪墊。
1949年4月,劉仲荻被任命為第23軍中將軍長。按說以他的資曆,是不可能當上軍長的。可誰叫23軍前任軍長李誌鵬不爭氣呢。這李將軍打仗是個能手,可要他去征兵,可能就很棘手了。這不,自打23軍在1948年11月成立開始,李誌鵬用了半年時間都沒能補完23軍實有人數的一半,於是他被調走了。而當時正擔任贛南師管區司令的劉仲荻手下,可是有著大把的補充兵可用。於是在江西打不開局麵的23軍在贛南師管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征兵目標,劉仲荻也就這樣坐上了軍長的位子。
讓劉仲荻頭疼的是,23軍當初不僅兵員奇缺,就連裝備也不足,單就步槍來說就少得可憐,更別提其他裝備了。這時候劉仲荻的頂頭上司——第4兵團司令官沈發藻就說,保安司令部的倉庫裏有一批庫存步槍,我已經和保司說好了,這批槍交給你的23軍來用。於是劉仲荻興衝衝地帶著人去倉庫取槍。但是管倉庫的保安副司令胡素卻說我沒有接到開倉交槍的命令,這槍你們23軍不能拿。這可把劉仲荻給鬱悶死了,他意識到可能4兵團和江西保司之間在打馬虎眼。可23軍的槍是必須得要的,幹脆,直接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