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丫頭婆母死得早,生牛寶珠和牛寶蘭那會兒,什麼吃得都沒有,她從家裏帶了幾隻老母雞,幾版雞蛋來住過一段時間,照顧沈魚的月子。

那時候牛大家是這裏漏風,那裏漏雨的,哪裏是人過的日子呦!女婿牛大雖然勤快,四處補屋補瓦,但若是光顧著修修撿撿,也免不了缺吃少喝,有時候哪能都顧及到哩?

好在,女婿那時候窮是窮了點,但從沒嫌棄閨女都生的女兒,吃得穿的都是先緊著閨女來的。

窮人家哪有想過大富大貴哩,隻想著日子吃飽喝足了,也就心滿意足了。

“六丫頭,你們家的房子也建得差不多了,春種也過了,沒那麼忙了,我呀,得跟你爹回去了”

沈自山老兩口有四個兒子,最小的孫子已經七歲,不需要鍾老婆子帶了,所以才有空來幫女兒看孩子,不然也是來不了的。

牛大趕緊從錢匣子裏拿出六貫錢,道:“二老把這錢拿著,也省得嫂子們心裏有嫌隙”

沈魚拿著尺子過來,道:“我再給你們量一量,冬月初四,爹爹生辰,給你們再做一身新衣服!”

沈自山和鍾老婆子沒有拒絕。

小福寶把玩著鍾老婆子花白的頭發,“婆婆,八九”,小奶娃子的眼裏續著淚水,“八九,八九”

雖然小福寶的發音有些不準確,但鍾老婆子還是聽懂了,含著淚水,摸了摸小福寶的小腦袋,道:

“婆婆有自己家的,有兒子兒媳婦,哪能一直在這兒哩?”

“婆婆,不走嘛,不走嘛!”一歲半的牛寶蘭和三歲多的牛寶珠拉著鍾老婆子的衣角,哭道。

“婆婆遲早得回自己家的!”

牛大雇了一輛馬車,親自送嶽父母歸家,盡管心裏有些舍不得嶽父嶽母,但他知道,遲早是得回去的。

沈魚心裏也有些舍不得:“媽,過了中秋再走不行嘛?”

鍾老婆子淌眼抹淚的說道:“中秋就不必過了,家裏的收成也得幫襯著點兒!”

沈魚捆了十匹提花料子的好布,叫牛大雇的馬車,並著一塊兒送過去。

小福寶兒許是知道鍾老婆子走了,心裏難過,都不精神了,這天兒好似也印著她的心情似的,烏雲密布,沉沉的。

“妹子,咱們重新給兩個丫頭取名字吧!那賤丫盼弟的,也太難聽了!”黃家二丫頭叫黃盼弟。

“可,取什麼名字好哩!”牛小妹道,“要不叫黃桂花”

沈魚一下笑了起來,她這姑子取名的方式可是跟她大哥一模一樣,便道:“可別什麼花不花的了”

“我看,大的就叫可兒,小的就叫巧兒,隨咱們姓,不姓黃!”,“巧兒體弱,凡事都從這個巧字上來,逢凶化吉,遇難成祥,都離不開這個巧字”

隨了牛家姓牛。

“我看挺好,還得是嫂子!”牛小妹早已經出了月子,家裏裏裏外外的活兒雖然不用她幫忙,但她自鍾老婆子走了以後,便主動幫著帶小福寶和牛寶蘭。

“舅母,我有新的名字了是不是?牛可兒,牛可兒!好聽!舅母,我喜歡你取的名字!”牛可兒拍著手道。

四歲多的牛可兒管牛翠花和牛梅花叫表姐,管牛寶珠,牛寶蘭和小福寶叫表妹。

兩歲多的牛巧兒隻管牛寶蘭和小福寶叫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