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神聖的上帝的旨意還是被背叛了。似乎並不是人類背叛上帝,而是上帝在一開始就背叛了人類。上帝似乎沒有在乎人性的存在。這是覺醒後(也是迷失後)的人類的一次分離。雖然教堂裏的婚姻還在舉行,但人類的心不再忠誠。他們一邊在給對方戴上價值昂貴的手飾,一邊在心裏捉摸:這場婚姻到底能持續多久?
而婚姻對於中國人來說,遠沒有這樣神聖。在封建時代,也就是一夫多妻製時代,女人永遠隻是男人的衣服,或者誠如有些學者所說的是男人長期包養的合法的妓女(這種說法不是很全麵,但切中了封建婚姻的要害)。中國人是非常在乎宗親的,婚姻的最大目的在一段時期並不是為了人性的需要,而是為了宗親的延續。所謂“無後”便是最大的不孝。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婚姻不是變得神聖,而是變成了魔鬼。中國人婚姻的神聖性並非來自於某種神示,而是來自於個體的體驗,而且這種體驗少之又少。中國人所能體驗到的婚姻的神聖性其實就是那可憐的幾樁愛情的誕生。
其實,中國人的這種對婚姻神聖的體驗恰恰是目前人類所追求的。也就是說,當在婚姻中品嚐到愛情的存在,這婚姻才走向神聖。西方人雖然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晚年重新回到神的身邊,但在他們年輕時一般已經不再相信婚姻的神聖。他們在走中國人的道路。
第20講:或婚姻危機
說婚姻危機是一種調和,其實,我把近前來越演越烈的這場危機稱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四次離婚高潮。說高潮,不說危機,是因為離婚的頻率和指數都相當高。高潮是一種狀態,而危機是一種評價,帶有危難之時想要拯救的意思,而高潮卻不。
這次高潮大約是從本世紀初開始,主要是在30歲到40歲之間的夫妻間發生。當然,30歲以下和40歲以上到50歲左右的也占有很大比例。這些婚姻的基礎與前幾次離婚高潮發生時婚姻的基礎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說前幾次離婚高潮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愛情的話,那麼,這一次卻是愛情死了。這次離婚的人大都是自由戀愛而結婚的,應該說,這種婚姻在我們先前的觀念中最牢靠,最自由,最文化了,可為什麼還是不堪一擊?
前不久,作家池莉在她的博客中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大概是《我們是否應該結婚》,她講了一個讓人可信又可疑的現狀,在她們班同學聚會時,發現“離婚者占三分之一,準備離婚者占三分之一,剩下部分,在大家的逼問之下,麵露哀色,說:孩子都這麼大了,人到中年了,還有什麼可以說的?有人借酒蓋臉,望天呼籲,請婚姻幸福者站起來一下,讓大家看到光明與希望。人人四顧,竟無一人站起。於是,舉坐皆訕然,滿臉盡是過來人的無奈。”從整篇文章來看,池莉是對婚姻的本質持懷疑態度的,似乎是婚姻的敵人,至少是一個婚姻的嘲諷者。他們這代人的婚姻與我所說的第四次離婚高潮中的青年人的離婚是有些不同的。
池莉的這篇文章使人悲觀,但更讓人悲觀的是三四十歲這代人婚姻,因為他們的婚姻正是最理想的結合:在自由戀愛的基礎上結婚。問題出在哪兒呢?
幾家電視台的記者采訪我時,我都講了以下幾點:
一、我們正麵臨一個“性革命”時代的文化大背景。中國人一聽到“性革命”,就兩股顫抖,嚇得無語,其實,“性革命”是一場生活的運動,它無所謂褒貶。它有過分的一麵,也有成績。“性革命”要革的正是傳統的性觀念、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婚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麵。離婚是自然的事情。
二、婦女解放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傳統的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化正在解體,但男性大都不願意接受這樣一種衝突。在家庭中,在婚姻中,在愛情中,甚至在性生活中,女性開始說“我不”,“我要”,“我也要快樂”,“我也要主動”,“我要平等”,凡此種種嚴重地威脅到了男性的深層意識。嚴重的衝突便發生了。能不離婚?
三、對愛情與婚姻的觀念還相當幼稚,結婚時的心理準備並不充分。人們以為,隻要有愛情就夠了,卻不知一個人居然能愛很多次(婚外戀),直到結婚後才發現,社會上流行的那些愛情與婚姻的“主旋律”欺騙了他們。同時,結婚不幾年,便發現,愛情不見了。原認為婚姻不能沒有愛情,沒有愛情,還要這種婚姻幹什麼?不離婚才怪。
四、在有些知識分子中間,傳統的道德被拋棄了,可新的道德在哪裏呢?沒有了道德,一切都失去標準了。婚外戀成了正當的了,一夫一製也成了罪魁禍首。隻有性,才是真的。性,能是婚姻的惟一理由嗎?跟動物差不多了,還談婚姻幹什麼?趕快離吧!
電視台的朋友問我,怎麼辦呢?我說,第一,我們還得等一段時間的轉折,在這段時間裏,我們都是犧牲品。但不知這個時間要多久。第二,要學習愛。我們並不懂得愛。愛是需要能力的,而這能力就是要靠學習來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