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什麼是愛情(3)(1 / 3)

弗洛伊德在他的《愛情心理學》中說,男人所喜歡的女人往往是那些在道德上有缺失,即水性楊花的女子,男人渴望與這樣的女子戀愛,即所謂的“寧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而女子則喜歡那些道德不堅定的男子,即所謂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為什麼呢?一是人類的身上繼承了一夫一妻製以前人類的性心理因素,人類始終有一種突破現有體製道德的衝動,這是人性深處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力量。它會時進地提醒人類。二是欲望是無窮盡的,按弗洛伊德說法,男人始終想證明自己比別人強,所以往往要找那些人人都向往的女人談戀愛,即使決鬥也無所謂。三是這些女子和男人比別的同類相比,有更強的性吸引力。

當然,我以為,這僅僅是愛情的一種表現形式。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男子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有操守的異性身上,是將他們視為終身伴侶來看的。

六、愛情的生理基礎與心理基礎

(一)愛情的生理因素

什麼是愛情?對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按照柏拉圖和弗洛伊德的理解,人在童年時期就會產生愛情。如戀母情結便是一種。《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一部中寫小克利斯朵夫和他童年夥伴之間的那種友情,其實就是一種戀愛關係,隻不過是同性戀情結。’那種戀情使人神往、迷醉。

但是,這種愛情肯定不是普通大眾所理解的愛情。一般人們所理解的愛情是與性有關,這便是青春期的愛情。在這裏,我們不得不借助於實驗室裏的科學。

青春期是性機能成熟期,在此階段位於性腺的功能開始顯化,性機能逐漸趨於成熟,丘腦下部分泌出促進性腺素,促使腦垂體分泌出性激素,再促使人的生殖器官中的性腺發育並分泌出性激素。性激素的作用在於刺激性器官的發育、成熟,激發副性特征的出現。主性器官的變化稱為第一性特征,隨之而來的第二性特征,即副性持征的出現。第二性特征是指青春期男女特有的在性激素的刺激下所出現的身體內外的一係列變化,如男性喉結突出,肌肉發達,長出胡子,聲調變低,體格變得高大;女性乳房隆起,聲調變高,骨盆增大,皮下脂肪豐富等。由於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機能迅速發展,男女開始強烈意識到兩性差別和性意識的覺醒,人們通常稱之為“情竇初開”。

在青春期,一個人生理上將發生重大變化,其中表現為含有性因素的刺激與反應增多,對有關性的問題反應比較敏感,體驗比較深刻。首先,表現為由於性機能的成熟,使人對性的刺激的反應特別敏感,這時來自異性的刺激,如俊美的容貌,柔和的聲音,溫馨的肌香等,都有可能引起人的性衝動。另外,外生殖器官受到刺激時也會引起人對性的衝動。人對這些由視覺、聽覺及嗅覺所引起的性衝動的反應和由於外部刺激部分外生殖器官所得到的性快感,使人開始對異性渴慕和幻想,甚至追求。屠格涅夫的《初戀》中描寫的男主人公正是青春期前期,他非常迷戀女主人公,他為她的裝束,聲音,容貌、家裏的一切,甚至她的惡也非常喜歡。他情不自禁地開始追求她,每天都去看她,但事實上他還沒有這種能力,對方對他也是忽視的。當他最後發現父親與自己的戀人消失在遠方時,那種難以表達的痛苦油然而生。

其次,隨著性機能和性感知的逐漸成熟,特別是成人世界的誘導,對異性的渴望會越來越強烈。這便是社會的倫理在起作用。在影視世界極端發達的今天,不要說少年,就是幼童也常常會模仿成人的性遊戲。

再次,由於在日常與異性的接觸中,人逐漸地認識了兩性的差別及關係,對異性開始抱有一定的態度,如對異性的好感、思幕、愛情和性嫉妒等。在這個階段中,是人的道德觀正在形成的階段,善與惡共生,寬容,愛、犧牲等一些善的精神隨著愛而產生,同時,由於人性的一些弱點而形成了嫉妒,狹隘、自私等一些惡的心理。這一切將直接影響他們的情愛觀。

最後,由於性生理的成熟,青年產生對性知識的興趣,這是青年性意識發展的必然產物和正常表現。隨著第二性特征的出現,特別是男子的第一次遺精、女子的“初潮”之後,青年男女對性知識的興趣明顯增加,希望了解有關性方麵的知識。如愛看有關性知識方麵的書籍;同性在一起常談論有關異性方麵的問題,男女青年,尤其是女青年特別喜歡看愛情小說和有關家庭生活方麵的小說,常把描寫愛情的語句、詩詞細心地摘抄下來,甚至背熟。但是,由於成人世界對性的禁錮,使他們常常不得不偷偷摸摸地獲得性知識。在這種情況下,越是好奇,便越是想品嚐性的滋味。這是人的生理基礎所誘發的,是不可抑製的欲望。我將其稱為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也是愛的一種內在的推動力,假如失去了這種力量,愛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動力。不能將這種力量過分地抑製或貶低,如柏拉圖和後期宗教所宣言的禁欲觀念,但是,也不能將其過分誇大,以為它才是愛的惟一源泉,那也就錯了,就會變成縱欲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