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愛情受三種力量支配》一文中其實將這一問題基本回答了。愛情的三種力量也可以說是愛情的三種形式:美之愛、道德之愛、非理性之愛。三種形式常常並非單獨存在的,而是相伴而生的。比如,在柏拉圖的愛情中,非理性的愛是缺失的,美之愛與道德之愛(理性的愛,或者說是善之愛)是合為一體的。但對常人來說,三種愛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而且非理性的愛還會占優勢。
現在我們來看看什麼樣的愛情適合於婚姻。事實上,當婚姻的定義發生改變時,即婚姻由過去以生育和性為主的兩性關係變為以情愛為主、性或生育為輔的兩性關係時,婚姻的內涵發生了質的變化。婚姻成為愛情的延續,成為“愛是永恒的”這樣一種信念的世俗保證,那麼,在這種改變中,我們應該建立一種新的婚姻觀:婚姻實際上就是一種愛情。
假如我們把三種愛情的形式來進行分析的話,顯然,道德之愛便是婚姻的愛情。當然,在這種愛情中,其他的兩種形式也共於一身,隻不過,道德之愛是最為重要的。道德是人類社會化的產物,婚姻也是。其實,這一關係被我們顛倒了。道德的產生依賴於兩性關係的衍生,也就是說,道德就是在婚姻中產生的。人類不知道道德產生於哪裏,隻好本末倒置了。
美之愛是人一生中綿延不絕的力量,尤勝於少年時期。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講的就是這樣一種愛,一種沒有性的愛(非理性的愛),一種沒有任何道德的愛(因為他還無法理解什麼是真正的道德),一種被人們稱為純粹的愛,但這種愛是脆弱的,往往是單向的,因此也必將是夭亡的。單相思便是這種愛。
非理性之愛也是一個人終生都燃燒的生命之火,一個人可以沒有性能力,但性的意識往往還很頑強。隻要生命不息,這種愛必將伴隨口柏拉圖雖然貶低這種愛,但他依然是無法回避的。所有的宗教也在極力批判這種愛,但並不完全否定它。
隻有道德之愛,即善之愛,是在一個人覺悟後才能獲得的,它是社會賦予我們的,但依然屬於人的屬性。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道德之愛是一個人對生命、對人、對世間萬事萬物、對情愛以及一切都有一種善的理解後獲得的,它是人成其為人的重要標誌。當然,這裏的道德並非指一般意義上的道德。這裏的道德指所有哲學、宗教所闡發的關於人的精神,是指詩所能表達的人的一切。
在三種形式中,隻有當道德之愛占主導地位時,美之愛與非理性之愛也便歸屬於它,人便成為一個理性的人,一個向善的人。這種形式便是婚姻。但是,並非所有的婚姻都能達到這種理想的結果,很多婚姻是非理性因素占主導地位,因此往往會出現婚外情和離異;有一些婚姻也可能是美之愛占主導地位,但這種婚姻也是極不穩定的,情愛中的凶殺、朝三暮四、見異思遷等都是它導致的。隻有戀愛雙方都以道德之愛為心靈的主導時,他們的情愛才可能長久,婚姻也才可能完善。現實中,這樣一種愛的形式往往是人們到三十歲以後甚至四十不惑時才能達到,因為它需要一種對人與社會的通透認知。
第33講:為什麼會有“一見鍾情”
賈寶玉第一次見林黛玉時,驚歎“天下掉下個林妹妹”,說是在哪裏見過。這種感覺在以佛道為主題的《紅樓夢》裏,自然和前一世有了因果關係。實際上,這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幾乎人人都有。年輕人把這個叫戀愛時的感覺,在愛情學中,它叫“一見鍾情”。這是個值得探討的愛的美學主題。
這個話題也是我在課堂上與我的學生們重點討論的話題。為何非要討論這個話題呢?
一是自從有了愛情這個名詞後,多數人都喜歡談“一見鍾情”,在很多文人說“愛是沒有理由的”之後,愛似乎真的成了神秘的力量,讓人無法把握。特別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一見傾心”給人們創造了一種愛情的典範,還有《魂斷藍橋》等很多影視作品也在渲染這一不可言說的情感。
二是這種言談在人們的生活中也被一再地印證。類似於藝術家的“靈感”、“通感”,“神來之筆”等,有靈魂創造的奇跡。在人們無數的體驗中,雖然它是那樣傷感,甚至是悲劇,但人們還是願意當飛蛾,義無反顧地撲向那烈火。俗世中的詩人、藝術家總是一再地歌唱這讓人靈魂驚悸的愛,隻有聖人才將其當成幻象,棄置不顧。為何如此?
三是在我開設《愛情婚姻家庭及性社會學》課程的一年多來,我收到的350多個學生的作業中,幾乎絕大多數同學都希望能碰著那個“一見傾心”、“以身相許”的人。似乎他們都在等待。沒有戀愛的同學自不必說,但正在戀愛的同學也有這樣的想法,他們大概覺得目前的戀人並非心目中廝守一生的伴侶,而那個生命中的人還沒有到來。為什麼有這樣“愚昧”的…種等待呢?